第052章 八百破国引来四方震动
天幕之上,“永乐快乐曲”那喜庆又诡异的调子还在嗡嗡作响,一条条“飘红”留言如同疯长的野草,不断刷新着奉天殿前所有人的认知底线。
太子朱标整个人都僵住了。他温润的脸上血色尽褪,嘴唇微微颤抖,看看天上那“奉天靖难”的英武中年形象,又缓缓转头,看向身边瘫软在地、年仅十九岁、脸上还带着稚气和惊恐的四弟朱棣。
这……这真的是同一个人?
那个未来会领着八百人,就敢对抗他儿子(如果允炆真的继位)掌握的整个大明王朝,并且……还他妈成功了的“永乐大帝”,是他眼前这个会因为父皇一个眼神就吓得哆嗦的弟弟?
朱标只觉得一股极度的荒诞感和冰寒同时袭来,让他头晕目眩。他下意识地伸手,想去扶朱棣,却又不知该如何面对这个“未来”会掀翻自己儿子江山的亲弟弟。他的手停在半空,最终只是无力地垂下。
一旁的秦王朱樉,拄着拐杖,忘了腿上的疼痛,张大了嘴巴,下巴都快掉到地上了。他脑子里反复回荡着“八百家丁”、“杀到应天”这几个字眼。
他看看朱棣,又想想自己未来那憋屈的死法和臭名,一股极其复杂的情绪涌上心头——有难以置信,有一丝隐秘的嫉妒,但更多的是一种“老子就算不瘸也比不过你这疯子”的崩溃感。
他猛地抓住身边的晋王朱棡,声音都变了调:“老三!你听见没?老四……老四他以后……”
晋王朱棡的脸色同样精彩。他素来自诩聪慧,心思缜密,此刻却觉得自己的脑子完全不够用了。
八百人起兵?对抗全国?这已经不是胆大包天了,这简直是失了智!可偏偏……后世那欢呼雀跃的劲儿,分明在说老四成功了?!
他死死盯着朱棣,眼神里充满了审视、惊疑,还有一丝连他自己都没察觉到的忌惮。这个平时不声不响、就喜欢琢磨兵事的四弟,隐藏得竟如此之深?!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而被三位兄长以及满朝文武用看怪物一样的眼神聚焦的朱棣,此刻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他跪在地上,头埋得极低,浑身都在轻微地颤抖。八百对六十万?还赢了?这根本不是勇猛,这是神话!是后世的人在胡说八道吧?可那天幕……似乎又从不说谎。巨大的恐惧和茫然将他吞噬,他完全无法想象,未来的自己究竟踏上了一条怎样疯狂而不可思议的道路。
奉天殿外的震撼与喧嚣,同样穿透宫墙,清晰地传入偏殿之中。
这里的气氛,比之外面男人们的震惊骇然,更多了几分压抑的窒息和隐秘的惶恐。女眷们虽然大多不太懂军国大事,但那“八百人起兵”、“从北平杀到应天”这些词组合在一起,带来的冲击力丝毫不弱。
所有人的目光,或明或暗,或惊或惧,或带着难以言喻的探究,都聚焦在了那位身着亲王妃服饰、身姿依然窈窕但已能看出些许孕态的燕王妃徐妙云身上。
徐妙云此刻,只觉得天旋地转。
她原本正因有孕而有些精神不济,强打着精神参加这宫宴,那天幕的声音却像一道道惊雷,接连劈在她的心头。
“一家五口……一夫一妻三个儿子……率领八百家丁……从北平一路杀到应天……”
每一个字都像重锤,砸得她耳中嗡嗡作响,心口一阵阵发紧,气血不断上涌。
一家五口?三个儿子?
她下意识地抚上自己尚且平坦的小腹。这里,是她和殿下第一个孩子,才刚刚三个月。未来的她,竟然还会生下两个儿子?而且……听起来,这三个儿子都安然长大,甚至还跟着他们的父亲一起……造反?奔袭千里?
一夫一妻?
这话听得她脸颊微微发热,却又心生寒意。这意味着,在未来那惊心动魄的岁月里,始终只有她陪在殿下身边?没有其他侧妃媵妾?这固然是她内心深处不敢宣之于口的期盼,可这期盼实现的背景,竟是如此的血雨腥风、九死一生!
从北平杀到应天?
她是在应天长大的,但却因为燕王封地在北平,所以也知道那是边疆苦寒之地,虽经自己的父亲与宋国公等人多年经营,但要以一城之力对抗整个大明……这简直是螳臂当车!殿下他……那些年到底经历了怎样的绝望和压力?而自己,又是如何陪着他熬过来的?他们是如何在刀尖上行走,最终竟还……成功了?
无数的疑问、恐惧、担忧以及一丝极其微弱的、对那种并肩作战生死与共的奇异向往,如同乱麻般缠绕在她心头。
她只觉得眼前发黑,呼吸急促,娇躯摇摇欲坠,几乎要软倒下去。
“四弟妹!当心!”
就在她身形晃动的瞬间,一旁眼疾手快的晋王继妃谢氏连忙伸手,一把扶住了她的胳膊,稳住了她的身形。
“谢……谢谢三嫂……”徐妙云借着谢氏的搀扶,勉强站稳,脸色苍白得没有一丝血色,额角甚至渗出了细密的冷汗,声音微若蚊蚋,带着显而易见的颤抖。
谢氏看着她这副模样,眼神复杂,既有些同情,又带着难以掩饰的惊异。她压低声音道:“快缓缓神,定定心。如今你可是双身子的人,万万激动不得。”
周围的其他王妃、勋贵夫人们也纷纷投来关切(或者说好奇)的目光,低声议论着。
徐妙云深吸了几口气,努力想平复狂跳的心脏和混乱的思绪,但收效甚微。她抬起眼,望向殿外的方向,目光似乎想穿透重重宫墙,看到那个同样处于风暴中心的、年轻的丈夫。
与皇子、王妃们的震惊不同,勋贵武将队列里,气氛则更加微妙和复杂。
所有人的目光,在瘫软的朱棣和面色凝重如铁的魏国公徐达之间,来回逡巡。
徐达自己也是懵的。他是看着朱棣长大的,知道这个女婿喜欢军事,有股韧劲儿,是个好苗子。但他万万没想到,这苗子能长成参天巨树,还是以这种完全不合常理的方式!
八百家丁?护卫起兵?以北平一隅之地对抗整个朝廷?还从北平一路打到应天?
这战绩,已经超出了他这位大明军神所能理解的范畴。这需要何等的胆略、何等的军事天才、何等的……运气?!他下意识地在脑中推演,却发现无论怎么推演,这都是一个死局。
除非……除非朝廷那边的统帅李景隆,真是个旷古绝今的……废物?可是李景隆这个孩子他太清楚了,虽然不是李文忠那样的名将,但也是人中龙凤,二代中的翘楚......
但不管怎么说,能完成这等奇迹的朱棣,其军事能力,恐怕已非常理所能度之。再联想到那些“远迈汉唐”、“天子守国门”的评价……徐达只觉得后背一阵发凉,又隐隐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激动。他看向朱棣的眼神,彻底变了,不再是看一个颇有潜力的女婿和皇子,而是在看一个……未来的……君临天下者?
其他勋贵,如冯胜、傅友德等人,看向徐达的目光也充满了羡慕嫉妒恨。老徐这运气……女儿嫁得也太好了!原本以为只是个王爷正妃,这眼看着……是要母仪天下的节奏啊!再想想自家那些不成器的儿子女婿,人比人,气死人!
而曹国公李家那边,李贞和李文忠脸色灰败,已经快站不稳了。李景隆那个“大明战神”的称号,像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抽在整个李家的脸上。
天幕的影响,早已超出了应天皇宫,如同巨石投入池塘,激起的涟漪震荡着整个大明乃至更遥远的地方。
在原陈友谅占据的湖广、江西等地,一些隐匿民间、心中仍怀故主的老部下,听到消息,先是愣怔,随即仰天喷出一口老血!
“朱元璋!你有个好儿子啊!!”张定边捶胸顿足,绝望哭嚎。他们败给朱元璋,虽心有不甘,但尚可解释为天命如此。可如今连朱元璋的儿子都如此妖孽,这仇,还怎么报?复国,还有何希望?!
在张士诚故地苏杭,类似的绝望也在弥漫。最后的复国火苗,似乎被这“永乐大帝”的惊人战绩,彻底浇灭。
某处草庐,正在推敲书稿的施耐庵和罗贯中面面相觑,手中的笔差点掉落。
罗贯中长叹一声:“罢了罢了……《三国演义》写尽英雄纷争,不料后世朱家一出,竟比演义还勇……老师,我们还是安心写书吧,这天下大事,非我等文人可揣测矣。”
施耐庵默默点头,彻底熄了心中那点不该有的念头。
而在云南边境,残存的元梁王势力,在辽东、在漠北,那些还在苟延残喘、时不时南下打草谷的北元部落贵族们,听到“不和亲、不纳贡、不割地、不赔款”、“天子守国门”这些话语,再听到那朱棣以八百起家竟能夺天下的骇人战绩,无不骇然失色。
“魔鬼!朱家都是魔鬼!”有人惊恐地大叫。
“北平……燕王……未来他会把我们赶尽杀绝吗?”强烈的危机感促使他们开始紧急商议。
“向南!去南洋!”
“向西!穿过沙漠,去金帐汗国,去更远的西方!”
“绝不能留在这里等死!”
一股前所未有的迁移浪潮,开始在这些残元势力中暗流涌动。整个天下的格局,因这一曲突如其来的“永乐快乐曲”,正悄然发生着不可预知的偏转。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463/4437475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