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4章 居然有“勾结朝廷”这个词
天幕上,朱及第的声音继续传来,试图澄清一些后世的“误解”:
“后世很多人有一种观点,觉得燕王朱棣是处心积虑,早就准备好了要造反。但从现有的史料来看,这种观点其实站不住脚。事实上,到了建文元年,朱棣的处境已经糟糕到了极点。”
“装疯卖傻这套把戏,其实已经燕王府的长史葛诚给看穿了,并且报告给了南京。此时的燕王府,实力空虚到了什么程度呢?按照不少记载,朱棣当时能直接调动的人马,只剩下他自己的八百多名护卫!而且就连这八百人的武器装备,都严重不足,破旧残缺。”
天幕下的朱元璋听得眉头紧锁。老四混得这么惨?只有八百护卫?这比他当年刚起兵时还不如啊!
朱及第的分析还在继续:“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建文帝朱允炆能狠下心,继续采用之前收拾周王、齐王、湘王的那套成熟办法——比如派曹国公李景隆或者其他将领,以‘北平备边’、‘加强防御’等冠冕堂皇的名义,从朝廷调派几千精锐兵马进入北平。一旦朝廷兵马入城,直接包围燕王府,拿下毫无准备的朱棣一家,简直是易如反掌!”
“然而,”朱及第话锋一转,“建文帝在这个时候,却突然‘怕’了。他害怕什么?他害怕再逼出一次湘王事件!湘王朱柏被逼得阖宫自焚,已经在宗室和天下舆论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如果燕王朱棣也被逼到绝路,再来一次全家自焚……那影响可就太恶劣了!”
“毕竟,燕王朱棣不同于湘王。一来,他是现存藩王中年龄最长、地位最高的‘诸王之首’;二来,他长期镇守北平,对抗北元,战功赫赫,在军中和民间声望都很高;三来……”朱及第顿了顿,“当时在朝中担任中军都督佥事的魏国公徐辉祖,是燕王妃徐氏的亲弟弟,是燕王的小舅子!有这层关系在,动手抓人总得多一层顾忌。”
“于是,建文帝和他身边的谋士们,就想出了一个自以为能‘出其不意、兵不血刃’拿下燕王的‘妙计’……”
就在朱及第缓口气,准备继续讲解那个“妙计”时,天幕下的朱元璋却敏锐地捕捉到了另一个名字。
他猛地转过头,看向刚刚被允许起身、还站在朱棣身旁的魏国公徐达,脸上带着惊奇和一丝……莫名的期待?
“徐天德!”朱元璋开口叫道,语气有点古怪,“咱记得很清楚,你的嫡长子,咱亲自下旨定的魏国公世子,叫徐允恭!这名字还是咱取的呢!怎么天幕上又冒出来个‘徐辉祖’?难道……你小子在外面还有别的种?没事!放心说!只要是咱大明的种儿,是你的儿子,咱就可以做主,让他当下一代魏国公!总好过让……”
老朱的话没说完,但那嫌弃的目光已经毫不掩饰地瞟了一眼徐达身后虚空处——谁都知道,他指的是徐达的继室夫人谢氏,同时也是燕王妃的母亲谢氏。
因为谢氏的父亲谢再兴当年背叛朱元璋另投张士诚,老朱对此一直耿耿于怀,多年来各种宫廷宴饮几乎从不召见谢夫人,连带着对她所生的三个儿子(包括世子徐允恭)也怎么看都不顺眼。
徐达被皇帝这突如其来的“关怀”搞得头皮发麻,冷汗又下来了,连忙就要躬身解释:“陛下明鉴!臣绝无……”
话没说完,一旁的韩国公李善长连忙插话打圆场,他脑子转得快,立刻想到了关键处:“上位息怒,您听老臣一言。既然天幕预示,将来是由皇孙允炆殿下继承大统,登基为帝。那么‘允’字便需避讳。魏国公世子原名‘允恭’,这‘允’字犯了建文帝的名讳,自然是要改名的。依老臣看,改名为‘辉祖’,寓意光耀门楣,继承祖业,也是极好的。并非魏国公有其他子嗣。”
朱元璋一听,愣了一下,随即恍然大悟,脸上那点“期待”瞬间变成了索然无味的讪讪:“哦……原来是避讳改名字啊……李先生这一解释,咱明白了。可惜了,咱还白高兴一场……”
他毫不掩饰自己的失望,甚至故意让这话语清晰地传出去。他就是不喜欢谢氏和她的儿子,恨不得徐达能有别的儿子来继承爵位。
这番心思,赤裸裸地摆在了所有人面前。他根本不再意自己的意思流露出去,如果那个谢氏听了自己的话早点自杀才好,可惜啊,徐天德护着这个媳妇,而谢氏除非自己亲自下令杖毙她,否则自己绝对不会自杀的
徐达低着头,心中一片冰凉苦涩,却不敢有丝毫表露。
天幕上的朱及第似乎没料到下面的小插曲,刚想继续往下说建文帝的“妙计”,又一条金色的打赏飘红猛地窜了出来,格外醒目:
【网友‘正义使者’打赏航母x1并留言:说到这个就气!燕王府长史葛诚,吃着燕王的饭,拿着燕王的俸禄,居然吃里扒外,暗中勾结朝廷,出卖情报,陷害亲王,实在该杀!千刀万剐都不为过!】
这条充满义愤的评论本身没什么,但它里面用的一个词,却像是一根神奇的羽毛,猛地搔中了天幕下所有人的笑点!
——“勾结朝廷”?
朝廷?
勾结……朝廷???
奉天殿前,出现了极其诡异的一幕。
先是死一般的寂静。
然后,龙椅上的朱元璋像是听到了世上最荒谬的笑话,愣了片刻,随即猛地爆发出洪亮至极、甚至有些夸张的大笑声:“哈哈!哈哈哈!勾结朝廷?咱没听错吧?哈哈哈哈哈——!”
这笑声仿佛是一个信号,瞬间引爆了全场!
紧接着,从太子朱标、秦王朱樉、晋王朱棡,到下面的韩国公李善长、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乃至所有的文武百官,有一个算一个,全都忍不住了!
“噗——”
“咳咳咳!”
“哈哈哈哈!”
哄堂大笑!整个奉天殿前瞬间被一片压抑不住的笑声淹没!
所有人都笑得前仰后合,眼泪都快出来了!
“勾结朝廷”?这词太新鲜了!太有意思了!
对他们这些洪武朝的君臣来说,“朝廷”是什么?朝廷就是陛下,陛下就是朝廷!陛下掌控一切,臣子效忠陛下。所有的阴谋、背叛、告密,其对象只能是某个具体的人或者势力,但最终评判和裁决者,永远是陛下,是皇权!
更何况,亲王府的长史本来就是朝廷命官,是朝廷放在燕王府处理日常事务的,同时要将燕王府的重要事项及时报告给朝廷,根本不必经过燕王同意。
“勾结朝廷”?难道后世没了皇帝?还是说“朝廷”成了一个可以私下勾结的第三方机构了?这词里透出的那种微妙的、将“朝廷”与“皇帝”隐约剥离的意味,在他们听来,简直是荒谬绝伦、无比滑稽!
在这片哄笑声中,刚才关于徐达家事的尴尬、关于燕王困境的紧张,似乎都被冲淡了不少。
只有朱棣,在干笑了几声后,眼神变得更加深邃。葛诚……这个名字,他记住了。而“朝廷”这个词在后世语境中的微妙变化,也让他心中泛起一丝异样的波澜。
天幕上的朱及第似乎被这突如其来的飘红搞得有点懵,愣了好一会儿,才说了一句“勾结朝廷”这个词好有创意感啊。然而,尴尬地继续他的讲述……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463/4437474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