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2章 直播间被查封一个月
天幕之上,关于李善长案的各种或考据、或情绪化的弹幕仍在不断刷新,奉天殿前的洪武君臣们心情复杂,既想从中窥探更多关于自身命运的蛛丝马迹,又害怕下一个被点名、被剖析结局的就是自己。
就在这人心惶惶、疑窦丛生的时刻——
异变陡生!
只见那巨大的光幕猛地一暗,所有的文字和图像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无比醒目、猩红刺眼的巨大“X”符号,占据了整个天幕!
紧接着,一行冰冷无情的红色大字,清晰地浮现在“X”的下方:
【系统公告:由于主播‘朱及第’管理不善,直播间言论失控,内容存在严重历史虚无主义及不当导向,经平台审核决定,对‘大明皇家奇案录’直播间予以封禁,限期三十日。期间禁止任何直播与评论功能。】
“查封?”
“三十日?”
这两个词对于大明洪武年间的人们来说,并不陌生(查封店铺、查封财产常见),但用在这“天幕”之上,却显得无比怪异和……令人愕然。
龙椅上的朱元璋,看到这个巨大的红叉和“查封”字样,先是愣了一下,随即竟然长长地、实实在在地松了一口气!
他妈的!总算消停了!
说实话,他现在最希望的可不是查封一个月,最好是永远查封!这破天幕再这么播下去,谁知道哪天突然又爆出哪个功臣被他老朱弄死的“预告”?
现在才洪武十一年啊!因为这些真假难辨的“未来”,他现在看底下这些老兄弟都觉得有点别扭,甚至不太敢让他们继续手握重兵、镇守一方了。
可不让这些能打的功臣去守边,难道让文官去?难道放任北元残余势力卷土重来?这大明的天下还要不要了?朱元璋陷入了深深的矛盾和苦恼。
看着天空中那逐渐变淡、最终彻底消失的巨大红叉和公告,朱元璋知道,至少有一个月的清静日子了。他必须趁这个机会,赶紧给这场由天幕引发的混乱定下调子,稳住人心。
他清了清嗓子,目光扫过下方依旧惊疑不定的群臣,用一种尽量轻松、甚至带着点不屑的语气说道:
“好了好了,都看到了吧?咱就说嘛,天上那个叫朱及第的小子,就是个半瓶子醋晃荡的货色!他说的话,咱们听听就好,不可不信,但更不可全信!”
他需要削弱天幕的权威性,才能重新掌控局面。
“就比如说,”朱元璋找到了一个绝佳的例子,“他信誓旦旦地说,胡惟庸那厮,是洪武十三年因为谋反被咱处死的。可大家都清楚,胡相前几天人就没了!这怎么算?这预言准吗?一点都不准!”
他刻意略过了胡惟庸之死的真实原因(实为朱元璋暗中推动清除相权),给出了一个官方(且离谱)的新说法:
“胡相可不是因为谋反死的!他是……嗯……是夜里办公太过操劳,不慎失足,从奉天殿的玉阶上摔了下去,因公殉职!是朝廷的巨大损失!再过三天,就是胡相的葬礼,咱还要亲自去祭奠呢!”
这番话一出,底下群臣的脸色更加精彩了。
胡惟庸……摔下玉阶摔死的?难道不是让你用金瓜锤死的吗?这死法……也太憋屈、太儿戏了吧?而且时间还对不上,提前了两年!合着胡相不仅死因被改了,还因为天幕的“剧透”,被迫提前“杀青”了?
这真是……无处喊冤啊!
不少勋贵心里更是拔凉拔凉的,天幕不准都这么吓人,要是准了还得了?而且陛下这随口就修改死因和时间的本事,更让他们感到深深的恐惧。未来自己的结局,恐怕真的只在陛下的一念之间。
当然,也有人稍微松了口气,比如郭英,天幕似乎暗示他们能活到建文年间,这总算是个好消息……吧?
这时,魏国公徐达似乎觉得有必要站出来支持一下皇帝,稳定一下军心,但他可能因为之前听到女婿“成功”、外孙有望继承大统的消息有些心神激荡,话说得有点不过脑子。
他出列躬身道:“陛下圣明。然天幕所示信息,毕竟部分揭示了未来情势。臣所虑者,北元残余若亦观此天幕,得知自身最终败亡之结局,恐会狗急跳墙,近期疯狂犯边。陛下于北疆防务,必须早作预防,加强戒备才是!”
这话本身没错,但在此刻敏感的氛围下,听在朱元璋耳朵里就有点变味了。
老朱眼睛微微一眯,瞥了徐达一眼,心里嘀咕:好你个徐天德,这话是什么意思?是提醒咱要防备北元呢?还是暗示你自己,或者冯胜、傅友德他们这些手握兵权的,应该赶紧“各回各家,各找各妈”,返回边境驻地掌握军队去?咋了?怕咱因为天幕猜忌你们,把你们留在京城削了兵权?
不过,朱元璋转念一想到天幕说徐达“洪武十八年就死了”,心里的那点不快又变成了某种复杂的情绪。他跟徐达毕竟是真刀真枪一起杀出来的交情。
看在老兄弟没几年活头的份上,就不跟他计较这失言之过了。
于是,朱元璋脸上露出一副“深切关怀”的表情,指着旁边侍立的三五个太医,声音提高了八度,确保所有人都能听见:
“你们几个!都给咱听好了!天幕上说了,魏国公洪武十八年有一个大坎!咱就把魏国公交给你们了!给咱用最好的药,想尽一切办法,务必保住天德!只要天德能迈过洪武十八年这个坎,多活一年,咱每人赏你们黄金千两!”
他话锋一转,又给自己留好了退路,语气变得“沉重”起来:“当然……若是天德福薄,真就没挺过去……咱也不怪罪你们。毕竟,天命不可违嘛……唉!”
这番话,听起来是皇恩浩荡,体恤功臣,但深层的意思却让徐达本人和所有听到的大臣都心里一寒——陛下这几乎是当着所有人的面,给徐达的生命划下了一个明确的“终点线”:洪武十八年。活过去,是太医的本事和徐达的造化;活不过去,那是天命,怪不得陛下。
徐达听完,心里也是咯噔一下,瞬间明白了自己刚才的话确实让陛下多心了。他真想给自己一个大嘴巴!但转念一想,既然陛下都当着众人的面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自己看来是真活不过洪武十八年了,多一年都不行。
既然如此,那还有什么好怕的?他现在只想赶紧回去,好好安排自己的几个儿子,尤其是那个未来会改名叫“辉祖”的长子,千万不能让他们卷入未来的靖难之役太深——如果,靖难之役还会发生的话。
就在徐达心灰意冷、暗自盘算后事之时,老曹国公李贞和现任曹国公李文忠父子二人,互相搀扶着,神色惶恐地走到御阶之前。
老迈的李贞推开儿子的搀扶,颤巍巍地、极其郑重地跪伏在地,用带着哭腔的、无比恳切的声音向朱元璋叩首道:
“上位!老臣……老臣父子……有万分紧要之事,恳求上位恩准啊!”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463/4437473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