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 > 第085章 倒下的帅旗

第085章 倒下的帅旗


洪武十一年二月二十二日,天幕如期再开。奉天殿前的君臣们已然有了心理准备,但接下来的内容,依旧让他们瞠目结舌。

朱及第的声音带着一种见怪不怪的调侃,讲述着白沟河之战前的几次交锋。

“话说这靖难战场,真是怪事年年有,建文朝特别多。猛将瞿能,确实勇冠三军,好几次率领精锐骑兵,都成功冲破了燕军的阵型,甚至一度杀到了燕王朱棣的帅旗附近,眼看就能上演阵斩敌酋的旷世奇功!”

“然而!”朱及第话锋一转,“每次到了最关键的时刻,总是功亏一篑。为什么呢?因为咱们的建文帝朱允炆小朋友,在南京深宫里,忧心忡忡地写下了一道著名的圣旨——‘诸将士须体朕心,勿使朕负杀叔之名’,通俗点讲,就是‘不准伤我四叔’!”

“这道圣旨一到前线,那就成了燕王最好的护身符!”天幕上仿佛出现了滑稽的画面:明军将士围着朱棣,刀枪并举,却无人敢下死手,眼睁睁看着他被亲兵救走。“朱棣好几次深陷重围,都是靠着这道‘免死金牌’成功脱身。这仗打得,憋屈啊!”

天幕下的朱元璋听得直翻白眼,恨不得把那个才两岁的傻孙子揪过来狠狠抽一顿。马皇后也是连连摇头叹息。朱标则是一脸尴尬,为自己儿子的愚蠢感到羞愧。

然而,更离谱的还在后面。

“决定性的白沟河之战爆发了!”朱及第语气加重,“这一战,燕军陷入了真正的绝境!兵力悬殊,伤亡惨重,阵线即将崩溃。就在这山穷水尽之时,燕王朱棣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

“他既没有带头冲锋,也没有下令撤退,而是……站在一处高坡上,对着远处空无一人的方向,神秘地、使劲地……摇动起了手中的马鞭!”

“而更神奇的是!”朱及第的声音充满了不可思议,“对面朝廷军主帅李景隆,在看到朱棣这个莫名其妙的动作后,竟然……再次展现了他‘卓越’的战场洞察力(?)!他立刻对部下说:‘燕贼此举古怪,前方必有埋伏!不可轻进!’  然后——果断下令鸣金收兵!给了燕军宝贵的喘息之机!”

“噗——!”

奉天殿前再次爆发出压抑不住的笑声和惊呼。

“这李景隆……真是燕王的福星啊!”

“这理由找的……我服了!”

“摇鞭子?这能吓退六十万大军?哈哈哈哈!”

就在众人以为李景隆的“表演”已经到达巅峰,不知他还能如何“超越”自己时,天幕上出现了整个靖难之役中最具标志性、也最富争议的一幕——

画面中,代表朝廷军主帅权威、高大巍峨的“李”字帅旗,在数十万大军的注视下,毫无预兆地、缓缓地……倾倒了下去!

“就在这关键时刻!”朱及第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悬疑感,“一个决定战局走向的事件发生了——李景隆的帅旗,倒了!”

“大明皇家奇案之永乐快乐曲第六弹!”朱及第大声宣布,“李景隆的帅旗,究竟是如同《明史》所载,是被一阵神乎其神的‘大风’刮倒的?还是如同许多野史推测的那般,是李景隆自己或者其亲信,眼看战局不利于燕王朱棣(或者为了‘配合’燕王),故意砍断的?!”

为了增加互动,朱及第暂时解开了评论限制。

刹那间,天幕右侧被金色的打赏飘红和密集的弹幕疯狂刷屏!

【网友‘天命论者’打赏飞船x1】:“这还用问?当然是风刮的!永乐大帝是天命所归!风系大魔导师跟你开玩笑的?这操作,堪比汉光武帝刘秀召唤陨石!”

【网友‘物理老师’打赏跑车x2】:“楼上迷信!帅旗杆有多粗多重?得多大的风才能精准刮断帅旗而不影响其他旗帜?这不符合流体力学!绝对是人为!”

【网友‘史料考据党’打赏火箭x1】:“查过了!当天白沟河地区并无大风记录!其他史料也未见相关天气异常记载!‘大风说’站不住脚!”

【网友‘杠精本精归来’打赏航母x1】:“谁说没风?!!据《太宗实录》记载,靖难期间还有...之战、....之战也刮了神奇的大风!都跟李景隆没关系!难道都是假的?你们就是针对我风系大魔导师!”  (后面附上一串战役名称)

网友们吵得不可开交,各种梗图和表情包乱飞,“风系大魔导师”、“大明气象局局长”、“隳诚会摇鞭子召唤风暴”等调侃层出不穷。

天幕下的朱元璋、朱标、马皇后、朱棣、徐妙云、徐达、李文忠、耿炳文、蓝玉……有一个算一个,全都看得目瞪口呆,表情麻木。

他们早就料到今天的内容会很“雷人”,但没想到能“雷”到这个地步!

摇鞭子吓退大军?

帅旗莫名倒下?

还扯出什么“风系魔导师”?

这已经超出了他们所能理解的战争范畴,进入了玄学和闹剧的领域。

李文忠痛苦地捂住了脸,恨不得当场晕过去。他现在无比庆幸自己昨天果断地把那孽障送走了,要是李景隆今天还敢站在这里,他毫不怀疑在场的文武百官甚至侍卫都会忍不住用唾沫星子把他淹死!

至于那帅旗到底是怎么倒的……

朱元璋撇了撇嘴,冷哼一声:“哼,妖风?咱看是人疯!”  他压根不信什么老天爷帮忙,更愿意相信是李景隆这个“内应”干到了极致。

朱标和马皇后面面相觑,也是哭笑不得,下意识地摇了摇头。

朱棣本人则是一脸懵逼,未来的李景隆……居然会帮助自己到了这个地步?我摇鞭子,李侄子就给我砍帅旗?难道上一辈子他欠我的债太多?

徐达、冯胜等老将更是嗤之以鼻。他们都是沙场老将,深知帅旗对于大军的重要性,其基座牢固,旗杆粗壮,绝非寻常风力可动。在他们看来,九成九就是李景隆眼看演戏演得差不多了,该送的人头粮草都送了,该放的水都放了,最后再自导自演一出“帅旗倾倒、大军溃败”的戏码,完美收官!

整个奉天殿前,几乎达成了共识:宁可相信是李景隆这个“大明战神”再次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也绝不相信是什么见鬼的“风系魔法”。

这曹国公世子,以一己之力,硬生生把一场残酷的王朝内战,变成了一场充满黑色幽默的“快乐”送人头之旅。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463/4437472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