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 > 第167章 “助攻”的皇帝

第167章 “助攻”的皇帝


天幕再亮,朱及第这回没嗑瓜子,而是抱着一杯热茶,吹了吹气。

“书接上回。咱说了宁王朱宸濠造反,有老祖宗画饼的缘由,也有他自己贿赂太监攒家底的骚操作。但老铁们可能要问了,他朱宸濠哪来那么大胆子,真就觉得自个儿能成事?诶,这就不得不提一个玄乎其玄的玩意儿——传说!”

朱及第放下茶杯,表情带上了点神秘兮兮:“当时啊,在江西乃至南方一带,悄悄流传着一个说法:‘东南有天子气’。这玩意儿可了不得,听起来就跟当年‘金陵有天子气’似的,暗示着真龙天子可能出在南方。这传言,可把咱们的宁王殿下给激动坏了!”

“朱宸濠身边,还聚集了一帮子谋士。”朱及第模仿着谋士捋胡子的样子,摇头晃脑,“比如一个叫李士实的,还有个叫刘养正的,那都是吹捧界的高手。他们整天在宁王耳边念叨:‘王爷,您看这传言,跟您多配啊!您祖上本就是有资格坐江山的,如今天命所归,正在南方,不是您是谁?’”

“这帮人不仅吹捧,还引经据典,甚至搞点‘祥瑞’出来。再加上那个‘南方有王气’的传说越传越广,朱宸濠是越听越觉得——我就是那个天选之子!这大明江山,合该由我南昌这一支来坐!”

这时,天幕上适时飘过几条后世网友的留言弹幕,字体鲜明:

“别说,下一个皇帝还真是在南方长大的,缘分啊!”

“南方王气?嗯…某种意义上没错,但跟宁王您想的不太一样。”

“方向是对的,可惜人选错了,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啊!”

“宁王:我感觉我受到了针对!”

朱及第看着这些“剧透”,嘿嘿一笑:“看来后世的老铁们也挺有感触。这传言啊,有时候准,有时候又不准,关键看你怎么理解。”

天幕下,洪武君臣们看着这些语焉不详的留言,心里却翻起了巨浪。

“‘下一个皇帝还真是在南方长大的’?”朱元璋眉头紧锁,看向朱标,“太子,你后世子孙,又有藩王从南方起兵成功了?”他下意识就想到了又一次“靖难”。

朱标也是脸色发白,喃喃道:“‘方向是对的,人选错了’……难道我大明皇位,还要再经历一次藩王逆袭?”

然而,由于天幕上的信息太快,他也不得不停止思考,准备等结束后再说......

“被‘天命’和谋士们忽悠得上了头的朱宸濠,”朱及第继续解说,“野心极度膨胀,制定了一个看起来挺像那么回事的战略。”

他走到地图前比划:“正德十四年六月,宁王正式起兵。他集结了号称十万的大军(实际上也足有六七人万),麾下能打的将领不多,但仗着准备多年,兵力在初期还算可观。他的战略构想非常明确:放弃北方,不顾一切,顺长江而下,以最快速度攻占大明的留都——南京应天府!”

朱及第手指重重地点在南京位置:“只要拿下南京,他就能在太祖皇帝的孝陵前举行登基大典,对外宣布继承大统,凭借江南财赋之地,与北方的朱厚照形成南北对峙。同时,他还大肆散布一个谣言,说当今皇帝朱厚照根本不是孝宗亲生儿子,而是抱养来的野种,根本没资格当皇帝!而且最重要  的是这个正德已经三十了还没有孩子出生,十有八九没有能力......瞧瞧,这舆论战打得,直接从根本上否定朱厚照的合法性。”

“宁王这边铆足了劲,沿着长江玩命向东打,目标直指南京。消息传到北方,咱们的‘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镇国公朱寿’……哦,就是正德皇帝朱厚照,他可算是找到名正言顺南下的理由了,那叫一个兴高采烈,立刻点齐兵马,准备‘御驾亲征’。”

“然而,接下来的一幕就让所有人看不懂了。”朱及第做出一个龟速爬行的动作,“这位一心想着打仗过瘾的皇帝陛下,带着大军沿着运河南下,那速度……慢得令人发指!一路上游山玩水,捕鱼打猎,甚至还忙着给自己和他的‘大将军’身份搞各种封赏仪式,仿佛他不是去平叛,而是公费旅游外加角色扮演深度体验。”

“朝廷和地方官员急得跳脚,连连上书催促进军。可朱厚照就是不着急,磨磨蹭蹭,好像生怕自己到得太快,宁王没机会拿下南京一样。这操作,直接把后方看傻了。”

天幕下,朱元璋已经气得快喘不上气了,他猛地一拍御案,发出“砰”的一声巨响:

“蠢材!十足的蠢材!老四当年靖难,好歹还有个李景隆‘帮’着他!这宁王造反倒好,连皇帝自己都上赶着‘帮’他!给他时间!给他机会!生怕他成不了气候是吗?!我大明……我大明到了后世,净出这些奇葩玩意儿?!这皇帝脑子里装的都是稻草吗?!”

朱棣在一旁也是嘴角抽搐,无言以对。他当年九死一生,每一步都如履薄冰,再看看这位后世子孙……这对比,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奉天殿内,回荡着朱元璋愤怒的咆哮和一种对后世子孙智商深深的担忧。

朱及第的声音适时响起,带着调侃:“那么,有了皇帝陛下如此‘神助攻’,宁王朱宸濠能否顺利拿下南京?这场因‘画饼’和谣言而起的荒唐大戏,最终将如何收场?咱们明天同一时间,不见不散!”

天幕在朱元璋的怒骂和洪武群臣复杂的目光中缓缓暗下。而洪武十一年奉天殿内的争论仍然不休。

天幕中关于“南方王气”和网友暧昧留言的讨论,以及正德皇帝种种不靠谱的行为,让奉天殿前的洪武君臣们心中都画上了一个巨大的问号:这大明的皇位,日后究竟会落到谁手里?

朱元璋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敲着御座扶手,沉声道:“照这天幕所言,那正德皇帝朱厚照,行事如此荒唐儿戏,一心只知嬉游,恐怕……于子嗣上未必上心,正如天幕所说,都三十了……还无后!而老四的后代大多三十多就死了.....”  他这话一出,殿内气氛更加凝重。皇帝无嗣,对于王朝而言乃是动摇国本的大事。

太子朱标也面露忧色:“若真如此,皇位空悬,必生祸端。难道……难道真如天幕暗示,又有强势藩王要效仿四弟旧事?就算这个宁王不像一个能成事的样子,但其他藩王……”  他说着,下意识地看了一眼朱棣。

这时,秦王朱樉却摇了摇头,提出了不同看法:“大哥,我看未必。老四当年能成事,那是机缘巧合,加上建文……咳咳,加上当时情况特殊。可你想想,从天幕透露的来看,从永乐朝到弘治朝,一百多年过去了,朝廷对藩王的防范定然层层加码,只怕比我们现在要严密十倍!削藩之策定然已推行得极为彻底。到了正德年间,各地的藩王叔伯兄弟们,恐怕早就被养废了,手里要兵没兵,要权没权,哪还有能力再来一次‘靖难’?这个宁王情况特殊,恐怕不能做为例子.....”

晋王朱棡也点头附和:“二哥说得在理。我看,就算那正德真的无子,皇位传承出了问题,也轮不到某个藩王凭借武力来抢。更大的可能,恐怕是遵循礼法,从宗室近支中选择贤能者,‘小宗入继大宗’,平稳过渡。”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几分笃定又道,“而且,这继承大统的,十有八九,还是老四他们那一支的后代。毕竟他们才是大宗正统了。”晋王朱棡几乎是咬着牙重点强调着大宗正统这四个字......

朱棣听到这里,心情更加复杂。既然后世皇位大概率还是由他的血脉继承,这让他稍稍松了口气,但一想到那个把平叛当游戏、可能还绝了后的正德皇帝,他又觉得脸上无光,只能闷不做生,算是默认了几位兄弟的推测。

朱元璋将儿子们的议论听在耳中,觉得颇有道理,但眉头并未舒展:“即便只是小宗入继,皇帝无嗣,国本动荡,终非国家之福!这朱厚照,真是……唉!”  他对这个未曾谋面的后世子孙,已是失望至极。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463/4422552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