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嘉靖与海瑞的狱中对话
"兄弟们!"朱及第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最精彩的部分来了!海瑞被打入诏狱,这场君臣之间最激烈的对决,终于要在牢狱中见分晓了!"
天幕上浮现出阴森恐怖的诏狱景象。海瑞身着囚服,却依然挺直脊背,神色平静地坐在草席上。
"这时候的嘉靖皇帝,心里那叫一个纠结啊!"朱及第声情并茂地讲述,"他想杀了海瑞,又不敢杀;想放了海瑞,又咽不下这口气。最后,他做了一个决定——亲自去诏狱见见这个让他寝食难安的海刚峰!"
"深夜里,嘉靖皇帝悄悄来到诏狱。看着牢房里那个清瘦却挺直的身影,他沉声问道:'海瑞,朕问你,你的奏疏里把朕比作桀纣之君,你可知道这是大不敬之罪?'"
朱及第模仿着海瑞那不卑不亢的语气:
"'臣在奏疏中句句说的都是事实。陛下二十余年不视朝,导致严嵩父子专权;修道炼丹,耗费国库银两;父子不相见,有违人伦;夫妇分居,有伤风化。这些,难道不是事实吗?'"
"嘉靖皇帝气得浑身发抖,却又无言以对。他突然问道:'你说朕不是尧舜之君,那你说,什么样的皇帝才是尧舜之君?'"
朱及第的声音突然变得高亢,仿佛化身海瑞:
"'以尧舜之道治国,以孔孟之道育人。陛下,天理人情,其实很简单。官员不贪赃枉法,将士用命守土,百姓能够安居乐业,这就是尧舜之世!'"
"嘉靖皇帝沉默了许久,突然问出了一个让他困惑已久的问题:"朱及第转换语气,模仿嘉靖那种既愤怒又无奈的语气,"'海瑞,你为什么非要这么做?你到底想要什么?清名?还是想要朕杀了你,成全你的忠臣之名?'"
"海瑞的回答,让所有人都震惊了!"朱及第激动地说:
"'臣什么都不要。臣只要陛下明白一个道理:皇上是天下人的皇上,不是道观的观主,不是丹房的道士!'"
"就在这时,嘉靖皇帝突然吟出了一首诗。"朱及第的声音变得低沉而富有感染力:“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吟完这首诗,嘉靖皇帝长叹一声:"朱及第继续模仿嘉靖的语气,"'海瑞,你把自己比作比干,把朕比作纣王。可是你知道吗?比干是被挖心而死的。朕若是杀了你,岂不是真成了纣王?'"
"这一刻,嘉靖皇帝终于说出了心里话:"朱及第的声音带着几分感慨,"他不敢杀海瑞!不是不想,是不敢!杀了海瑞,他就真的坐实了昏君的骂名;杀了海瑞,他就真的成了后世史书中的暴君!"
"这就是嘉靖皇帝最矛盾的地方啊!"朱及第总结道,"他明明恨海瑞入骨,却不得不承认海瑞说的都是事实。他明明可以轻易处死一个六品主事,却因为害怕背负千古骂名而不敢下手。"
"更关键的是,"朱及第分析道,"海瑞已经把生死置之度外。一个连死都不怕的人,你还怎么威胁他?杀了他,反而是成全了他的忠臣之名。这让老谋深算的嘉靖皇帝感到前所未有的无力。"
"最终,嘉靖皇帝只是深深地看了海瑞一眼,转身离开了诏狱。这场震撼大明王朝的君臣对决,以这样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暂时告一段落。"
朱及第最后感叹道:"这就是海瑞,一个让皇帝都无可奈何的硬骨头!他用他的刚直不阿,在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天幕下,洪武年间的君臣无不为之动容。朱元璋目光闪烁,不知在思索着什么。而朱标则是轻声叹息,似有所悟。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让所有人都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就在朱及第激情讲述海瑞事迹时,天幕上照例飘过网友们的弹幕评论。一条带着怀疑论调的评论格外显眼:
【我怎么觉得这事有蹊跷?海瑞一个举人出身,几年内从九品跳到六品,还偏偏能在严嵩父子眼皮子底下把奏疏直接送到嘉靖面前?要说背后没有清流大佬利用他当枪使,我是不信的。这分明就是文官集团的内斗嘛!】
这条“阴谋论”一出,天幕下的洪武君臣顿时神色各异。朱元璋目光微凝,似乎在思索这种可能性;而一些官员也不禁暗自点头,觉得此言不无道理——在波谲云诡的官场中,一个愣头青怎可能如此顺利?
然而,不等这种论调发酵,其他网友的反驳便如潮水般涌来:
【拉倒吧!还文官代表?你看看海瑞一生,哪次升迁不是因为他太“碍事”被同僚凑钱“送”走的?他要是文官集团的自己人,能被排挤成这样?】
【+1,海瑞根本就是官场异类。别的文官讲究和光同尘,他偏要非黑即白;别人收冰敬炭敬,他连母亲过寿买二两肉都能成新闻。这样的人,哪个利益集团敢收?】
【说得好!严嵩倒台后,徐阶、高拱、张居正这些首辅,有一个重用海瑞的吗?还不是把他当烫手山芋,到处踢皮球!海瑞这辈子最大的特点就是——他跟所有文官都不同!】
【没错,海瑞的升迁恰恰证明当时的官场已经烂透了——清官因为太“不合群”而被当成麻烦踢出去,这难道不是最大的讽刺吗?】
【别忘了他是怎么把奏疏送上去的——抬着棺材硬闯啊!这需要背后有人?这分明是不要命了好吗!】
看着天幕上一边倒的反驳,洪武年间的君臣们都陷入了沉思。朱元璋缓缓捋着胡须,眼中的疑虑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欣赏。
“看来这海刚峰,真是个异数。”朱元璋轻声道,“满朝皆浊而他独清,这才会被众人排斥。若他真是结党营私之辈,反倒不会这般艰难了。”
朱标也若有所悟:“如此说来,海瑞之难得,正在于他的格格不入。他越是受排挤,越证明他的清廉刚正。”
这一刻,通过后世网友们的争论,海瑞的形象反而在洪武君臣心中更加清晰、更加立体起来。他不是什么党争的棋子,而是一个真正特立独行、与整个腐朽官场为敌的孤臣。
那个抬棺死谏的身影,在天幕的光影中显得愈发高大,也愈发孤独。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463/4408967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