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 > 第196章 变质的大明文人风骨

第196章 变质的大明文人风骨


天幕上,连麦讨论的气氛越发激烈。那位网名“历史喵喵”的女网友显然对明史颇有研究,她的分析一针见血:

“大家别以为海瑞出狱后就一帆风顺了。”她语速很快,带着一种洞悉世情的犀利,“隆庆皇帝放他出来,给他升官,表面上看是拨乱反正,但你们想想,当时把持朝局的是徐阶、高拱、张居正这帮人,他们真愿意海瑞这个‘异类’进入权力核心吗?”

她顿了顿,似乎在组织语言:“我猜啊,最初这些文官大佬们可能确实动过心思,想把海瑞这块‘金字招牌’拉进自己的阵营。毕竟他骂倒嘉靖,名动天下,在清流和中下层官员里威望极高。有他站在自己这边,对付政敌岂不是如虎添翼?”

“但是!”历史喵喵声音提高,“关键转折点很可能就是张居正那次著名的探监!史料记载,张居正后来对海瑞非常忌惮,甚至压制。为什么?我推测,张居正那次去诏狱,根本不是去施恩或者摸底,而是去亲眼看看这个海瑞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天幕下的朱元璋屏住了呼吸,他隐隐预感到了什么。

“结果这一看,把张居正吓出了一身冷汗!”女网友的声音带着一丝戏剧性的夸张,“他发现,这个海瑞根本不是什么可以拉拢、可以利用的‘自己人’,他简直就是……就是活在当下的‘明太祖朱元璋’!”

“活着的明太祖?”朱及第适时地发出疑问。

“没错!”历史喵喵肯定道,“海瑞心心念念的是什么?是恢复《大明律》的威严,是重振太祖皇帝的《大诰》精神!他恨不得把洪武年间那套严刑峻法全都搬回来,对付贪官污吏绝不手软,对皇亲国戚也毫不留情。甚至主张恢复剥皮实草,他要是掌了权,第一个要整顿的,恐怕就是他们这些已经习惯了‘和光同尘’、享受各种潜规则的文官集团!张居正自己推行改革还得小心翼翼平衡各方利益呢,要是海瑞上台,那还得了?绝对是官场大地震,谁也别想好过!”

朱及第恍然大悟,接口道:“喵喵分析得太到位了!对于文官集团来说,海瑞这种不按常理出牌、原则性极强的人,如果在地方上,大家还能忍忍,凑钱把他送走眼不见为净。可一旦让他进入中央,掌握了实权,那就是所有人的噩梦!他的名声越大,对现有秩序的威胁就越大!”

“正是如此!”历史喵喵赞同道,“所以海瑞出狱后,虽然名声如日中天,也被隆庆帝提拔了,但他实际担任的官职,要么是南京的闲差(如南京右通政),要么就是被派去督抚应天十府这种矛盾尖锐、容易得罪人的地方。他雷厉风行地推行一条鞭法,打击豪强,结果呢?动了太多人的奶酪,被群起攻之,弹劾的奏章像雪片一样。最终,只在应天巡抚任上干了不到一年,就被迫辞职回家了。”

朱及第补充道,语气带着讽刺:“这就是文官集团的高明之处。他们不敢,也不能明目张胆地弄死海瑞这个‘道德偶像’,毕竟他的名声太大了。但他们可以用官场的规则排挤他,用舆论孤立他,最后给他一个‘性情偏执、不宜重用’的评价,让他‘体面’地回家养老。既除掉了心腹大患,又保全了自身‘尊重直臣’的面子。”

“更可悲的还在后面,”历史喵喵话锋一转,带着几分无奈,“海瑞之后,他的精神没有被真正继承,但他的行为方式却被扭曲地模仿了。后来的中下级官员们,尤其是万历朝以后,很多人只学会了海瑞‘骂皇帝’的手段,却没学到他那份真心为民、不计生死得失的赤诚。”

天幕上适时地出现一些画面:后世言官们激昂地上书,被拖下去受廷杖,有些人脸上甚至带着一丝隐秘的得意。

“发展到最后,在大明当官,尤其是想博取清名的言官,不被皇帝打一顿廷杖,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忠臣,甚至被视为没有资格进入内阁的‘资本’!”历史喵喵的声音带着讥诮,“廷杖,这本是太祖皇帝用来惩罚犯错官员的肉刑,在后世竟然异化成了一种……一种值得炫耀的‘荣誉勋章’!大家比拼的不是谁的政策更利国利民,而是谁敢骂皇帝骂得更狠,谁挨的打更多!这简直是对海瑞初衷最大的背叛和讽刺!”

“荒谬!无耻!混账东西!!”

天幕下,洪武皇帝朱元璋已经气得浑身发抖,猛地从龙椅上站起,一脚踹翻了眼前的御案,笔墨纸砚散落一地!他脸色铁青,胸口剧烈起伏,指着天幕的手都在颤抖。

“咱设立廷杖,是要让那些不忠不义、渎职枉法的混账长长记性!是刑罚!是耻辱!他们……他们竟敢……竟敢当成荣耀?!!”  朱元璋的声音如同受伤的雄狮在咆哮,充满了被亵渎的愤怒,“这帮腐儒!把朝廷法度当成了什么?把国家大事当成了什么?沽名钓誉!哗众取宠!该死!全都该死!!”

奉天殿前,文武百官噤若寒蝉,齐刷刷跪倒一片,无人敢在这个时候触怒雷霆万钧的皇帝。

马皇后连忙上前,轻轻抚着朱元璋的后背为他顺气,温声劝道:“重八,息怒,后世子孙不肖,悖逆祖制,你气坏了身子也无济于事啊……”

但朱元璋的愤怒难以平息。他苦心孤诣建立的制度,他赋予的惩戒之权,竟然在后世被如此扭曲、异化,成了官员们博取名声的工具!这比他听到大明亡于清朝更加让他感到痛心和暴怒!这证明,他所建立的体系,在后来人的手中,从根子上就烂掉了!

这一刻,他对海瑞那个“活着的明太祖”的评价,心情复杂到了极点。既欣赏其刚直,又仿佛透过他,看到了自己制定的律法在后世被架空、被扭曲的悲哀未来。

天幕上,网友们的讨论已经从海瑞转向了嘉靖之后的时代。

“嘉靖终于死了,”那位网名“历史喵喵”的女网友继续说道,“憋屈了好久的文官集团可算是扬眉吐气了。新皇帝隆庆,基本上可以算是文官们理想的代言人,愿意放权,也愿意支持文官们推行一些政策。所以他在明史上的评价相当不错,被认为是‘明君’。”

“隆庆朝确实干了几件实事,”另一位网友补充道,“比如‘隆庆开关’,部分解除了海禁,允许民间海外贸易;还有‘隆庆和议’,跟蒙古俺答汗达成了封贡互市,边境安稳了不少。这都是高拱、张居正这些能臣推动的。”

“但是!”历史喵喵语气一转,带着点调侃,“大明皇帝好像又陷入了一个新魔咒——每一个在位时间特别长的皇帝后面,总跟着一个短命的。你看啊,嘉靖在位四十五年,他儿子隆庆呢?六年!后面万历倒是又长了,四十八年。隆庆简直就是被他爹和他儿子夹在中间的那个‘快闪’皇帝。”

朱及第适时地插话,抛出个爆炸性问题:“诶,你们说,隆庆皇帝死得这么早,会不会……跟‘隆庆开关’有关?他开放海禁,断了江南那些靠走私发财的豪商巨贾的财路,这些人会不会……”他没说完,但意思不言而喻。

这话一出,天幕下的朱元璋眼神骤然锐利起来,死死盯住天幕。帝王被利益集团谋害?这是他绝对不能容忍的!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463/4408326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