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末世穿秦:政哥礼物要吗?我抢的 > 第198章 再入咸阳

第198章 再入咸阳


这封信是卷王李斯送来的。

而疾风都尉本鸟完成送信的任务后,稳稳当当地停在嬴政的手臂上,嘴里叼着一条肉干,吃得津津有味。

见嬴瑾昭过来,它只是傲慢地瞥了一眼,便继续专注享用美食,俨然一副“有奶便是娘”的忘而负义模样,吃完还不忘优雅地梳理了一下自己的羽毛。

“瑾昭,你看看这个。”嬴政将手中的信件递了过去。

嬴瑾昭好气地瞪了那只叛变且胖了一圈的肥鸟,接过信展开细读。

李斯在信上禀报:咸阳一切安好,请大王不必忧心。

重点是,之前广发请柬邀来的诸子百家代表人物,已陆陆续续抵达咸阳,李斯特此请示:大王是否要亲自回銮一见?

嬴瑾昭看完,浑不在意地将信递回去:“看您自个儿意思呗。想回去见见就去,懒得动就不去。反正以李斯的本事,应付他们绰绰有余。”

嬴政收起帛书,目光落在她身上,淡淡道:“你同寡人一道回去。”

“嘎?”

嬴瑾昭瞬间满脸问号,简直怀疑自己听错了,“我回去干嘛?给您添乱?还是帮您跟诸子百家切磋武艺?”

她对自己的定位可谓清晰准确无比。

嬴政:“学宫之事,你乃主要负责人。诸子百家齐聚,你这主事者岂能缺席?”

“啊?我?”

嬴瑾昭指着自己鼻子,眼睛瞪得溜圆,“政哥,我就负责盖学宫啊,至于学宫建好之后,我偶尔出出主意,挂个名头还行。”

“但真让我去跟那些满腹经纶的大家们坐而论道?我怕我忍不住会跟他们‘以武会友’啊!”

“正是因为你乃倡议之首,更需在场。”

“学宫汇聚百家,非为争辩胜负,乃为博采众长,取其精华,熔铸于我大秦新政。此事关乎国本,非儿戏。”

嬴政顿了顿,瞥了她一眼,补充道:“况且,有你在,寡人倒也放心些。免得某些学派言辞过于激烈,动了手……也没人是你对手。”

嬴瑾昭:“……”

她怎么觉得最后这句才是政哥非要拽上她的真正原因?

是让她去镇场子的吧!绝对是!

“好吧好吧。”

嬴瑾昭认命地垮下肩膀,“回去就回去。不过说好了,要是那些老头说话太气人,我可不敢保证不动手哦?”

“适度即可。”嬴政给了个相当有弹性的标准。

“有您这话撑腰,那我可就放心大胆地招待他们了啊!”嬴瑾昭顿时眉开眼笑,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于是,回咸阳提上日程,她那“接家属”的伟大计划,只得暂时延后了。

嬴瑾昭目光一转,落到还在嬴政臂弯里惬意享受顺毛服务的柚子身上,忍不住吐槽:

“不过政哥,这肥鸟您可别再喂了!再喂下去,它别说送信,‘疾风都尉’就该改名叫‘滚球都尉’了!您看它都胖成什么样了!”

柚子似乎听懂了,立刻从嬴政手下抬起小脑袋,一双黑豆似的小眼睛锐利地盯向嬴瑾昭,无声地抗议:

你说谁肥?本都尉这是威武雄壮!

嬴政完全没理会她的吐槽,反而手法娴熟地继续给柚子顺着毛,就像在安抚一位劳苦功高的重臣。

嬴瑾昭:“……”

得,这一人一鸟,她是一个都惹不起。

回咸阳的日子很快便定了下来。

此行一切从简,轻装疾行。

除了嬴政与嬴瑾昭,同行的还有新归附的李牧与司马尚。

至于寸步不离的秘书长蒙毅,此次却被嬴政留在了军中,连同扶苏也一并留下,并未随行。

嬴瑾昭原本计划待接来李牧家眷后,再一同风风光光返回咸阳,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她只得对李牧抱以歉意的一笑。

李牧倒是看得开,神色平静地表示无妨。

赵军那边,赵王迁最终派遣了宗室子弟赵葱与来自齐国的客将颜聚前去接手残局。

然而,经嬴瑾昭一番“折腾”,大营内早已人心涣散。

士卒们既寒心于武安君被冤杀,又恐惧于无形的清算,军心惶惶,乱作一团。

赵葱无能,颜聚身为客将难以服众,整顿之路注定艰难。

李牧听闻此事后,只是淡淡一笑,眼中再无波澜。

他如今不率兵反攻赵国,已然是对前半生效忠最好的交代与终结。

自此刻起,他不再是赵国的武安君,他只是李牧——秦将李牧。

秦军营门处,经过嬴瑾昭一番巧手涂画、容貌大变的四人正在作别。

“阿父,您真的不让蒙毅随行护卫吗?”扶苏眉宇间仍带着担忧。

“嗯。”

嬴政微微颔首,抬手拍了拍扶苏的肩头,“有此三人在,无人可伤寡人。你安心留在军中,多看多学,寡人不久便归。”

扶苏还想再说什么,却被嬴瑾昭笑嘻嘻地打断:“安啦小扶苏!有你姑姑我在,保证连你阿父的一根头发丝都少不了!”

她颇为得意地指了指经过伪装的四人:

“再说了,你瞅瞅,就我们现在这模样,走大街上谁还能认出哪个是威名赫赫的李牧将军,哪个是尊贵无比的大王啊?”

嬴政闻言,屈指不轻不重地敲了一下她的狗头:“聒噪。走了。”

改头换面的四人骑着马,朝着咸阳方向疾驰而去。

一路疾行,并无太多波折。嬴瑾昭的伪装术确实精妙,四人看起来就像是一支寻常的、略带风尘之色的行人未引起过多注意。

越是靠近咸阳,气氛便愈发不同。

边境的战火与紧张仿佛被一道无形的屏障隔开,关中大地呈现出一片井然有序的繁忙景象。

官道平整,驿卒往来频繁,田野间农人耕作,村落炊烟袅袅,透着一股蓬勃的生气与安稳。

李牧与司马尚皆是第一次以这样的身份和视角观察秦地。

他们沉默地看着这一切,看着那些神情虽疲惫却并无惶惧的庶民,看着那高效运转的基层吏治,看着那与赵国后方惶惶不安、民生凋敝截然不同的景象。

无需多言,这片土地所展现出的秩序与活力,本身就在无声地诉说着什么。

李牧的目光久久停留在远处田埂上几个正与老农笑着交谈的秦国小吏身上,眼神深邃难辨。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444/4437035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