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留下留下
此处建筑已基本完工,黛瓦白墙,显得格外宁静。
嬴瑾昭持续为他们介绍:“此地将是藏书阁与静修之所。大王已命人广搜天下典籍。”
“无论百家之言,亦或各国史册,凡有价值者,皆会收录于此,供诸位与所有学子查阅研读。”
她环视众人,语气诚挚:“大王兴建此学宫,非为独尊一家,实欲为天下学问提供一个存续、研究与争鸣之地。唯有兼容并蓄,方能窥见真理之全貌。”
参观完毕,诸子百家的代表们心中的震撼与权衡已然达到了顶峰。
先前或许还有犹豫观望者,此刻亲眼见证了秦国的雄厚财力、高效的组织能力、对劳动者的善待以及对学术展现出的空前包容与诚意,许多人的心态已然发生了决定性的转变。
恰在此时,白雅兰步履轻盈地走上前来,在嬴瑾昭耳边低语了几句,随即安静地退至一旁。
嬴瑾昭听罢,唇角微扬,面向众人朗声笑道:“行程许久,想必诸位也已劳顿。”
“不如移步食堂,我等边用膳边叙话,诸位亦可亲自体验一番学宫的膳食与大秦的风味,如何?”
此提议立刻得到了众人的积极响应。
他们确实也饿了,而且大秦的食物,吃过的都说好。
当嬴瑾昭引领众人踏入宽敞明亮、桌椅整齐的食堂时,饶是这些见多识广的百家学者,也不由得面露惊异之色。
眼前的景象与他们认知中的“食肆”截然不同。
明亮的窗口后方,各式菜品琳琅满目,热气腾腾;膳夫们身着统一的洁净布衣,手脚麻利地为排队的人们分发餐食;
就餐者秩序井然地手持餐盘,选取自己中意的饭菜,而后寻位坐下用餐。
整个流程高效、整洁,充满了某种令人愉悦的秩序感。
“此地用膳,竟是这般光景?”
有人忍不住低声惊叹,这与他们熟悉的围坐分食或席地而坐的聚餐方式大相径庭。
嬴瑾昭笑着解释道:“此乃‘自助取餐’,诸位可依个人口味,择其所好,分量亦由己定。”
她话锋一转,“不过,诸位是首次莅临,为表诚意,诸位的餐食已特命人备好,请随我来。”
嬴瑾昭引着众人走向一处特意预留的清净区域。
沿途,不断有正在用餐或刚结束劳作的工人认出她来,纷纷放下碗筷,恭敬而亲切地向她行礼问候。
“女公子好。”
“女公子今日也来食堂用膳?”
“嗯,带这些远道而来的贤士们尝尝我们食堂的滋味。”嬴瑾昭笑着回应,态度温和。
工人们好奇地打量着这群气质非凡的陌生人,有人大胆问道:
“女公子,他们就是将来要在学宫里教书的先生吗?”
“瞧着一个个都是有大学问的好人模样。”
“诸位贤士先生,你们可一定要留下来,好好尝尝俺们食堂的饭菜。”
“就是就是,味儿可好了!今儿个还有大肉嘞。”
陆陆续续围拢过来的工人们你一言我一语,话语朴实无华,却充满了真诚的热情。
他们争相述说着大秦的好、食堂饭食的香,感念着大王和公子对他们的厚待。
他们或许目不识丁,但谁真心对他们好,他们心里如明镜一般清澈。
更何况,大王/公子他们早已许诺,待学宫建成后,他们这些寻常黔首乃至囚徒的子弟,皆有入学宫识字明理的机会!
自古便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而如今,学宫之门竟将为他们这些底层之人敞开,知识之光将普照众生。
正因心怀这份前所未有的期盼,他们才更发自内心地希望这些看起来就很有学问的贤士能够留下,将真正的学问传授下来。
这自发形成的、热情而略显嘈杂的“挽留”场面,比任何的说辞都更具说服力。
诸子百家的代表们置身于这群质朴的劳动者之中,听着他们最直白却也最真挚的话语,感受着那份几乎要满溢出来的感激与期盼,许多人再次动容。
工人们热情的话语仍在继续。
“先生们,留下吧。俺们这儿日子有奔头,娃们以后也能跟着你们学本事!”
“就是。大王和女公子说话算话,俺们信!”
另一位妇人笑着补充:“食堂饭菜管饱,隔三差五有肉,先生们留下绝不亏嘴!”
颜延听着这些质朴的话语,心中暖流涌动,不禁对着工人们拱手道:“多谢诸位乡亲厚爱,延已决定留下。”
等诸子百家代表在这热络的话语中用完膳,嬴瑾昭趁势起身,再次询问:
“今日,诸位已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大秦求贤若渴之心,天地可鉴。”
“不知诸位贤士,是否愿留在这片热土,与我等携手共进,汇聚百家智慧,共辟千古未有的太平盛世?”
除了颜延,墨家昨日已应下,此刻自然率先表态。
荆恒与孟嵊相视一眼,齐声道:“女公子,我墨家愿倾力相助,留在学宫!”
纵横家贺伋随即笑道:“纵横之士,择明主而栖。秦乃虎狼之国,亦是用武之地。”
“昔日我纵横前辈张仪、公孙衍等皆曾在此施展抱负,贺伋不才,亦愿效仿先贤,留下。”
然而,就在他话音落下之际,目光不经意间瞥过嬴瑾昭腰间,那里隐约露出一枚造型古拙的令牌。
贺伋眉头微蹙,觉得此物似曾相识,仿佛在某些古老卷籍或前辈口述中听闻过。
他心中一动,忍不住带着几分惊疑开口问道:“女公子,恕在下冒昧,您腰间所佩之物,纹样奇特,莫非……便是那失传已久的墨家钜子令?”
此问一出,全场霎时一静。
所有目光,包括刚刚表态的墨家,都瞬间聚焦于嬴瑾昭腰间。
“正是。”嬴瑾昭坦然应道。
一旁的荆恒立刻上前一步,脸上带着一种“你们怎么才发现”的淡淡炫耀之色,朝着嬴瑾昭便是郑重一礼:
“钜子安好。”
孟嵊与相里勤也紧随其后,一脸炫耀的恭敬问候:“钜子安好。”
这几个字如同惊雷,再次炸响在众人耳边,比方才贺伋的疑问更具冲击力。
众人:“……”
他们一时间不知道该做什么表情。
诸子百家的代表们面面相觑,脸上写满了措手不及的愕然与难以置信的荒谬感。
无数道目光在坦然自若的嬴瑾昭、以及那三位神色恭敬中带着几分自豪的墨家首领之间来回逡巡,内心已是波涛汹涌。
来之前不是说好了要共进退、多观望的吗?!
怎么你们墨家不仅率先痛快答应了,还悄无声息地完成了三脉合一?!
合一也就罢了,竟然还推举出了一位新钜子?!
是新钜子也就罢了,可这钜子……怎么会是秦国的女公子?!
这感觉,就像是约好了一起谨慎试探的盟友,不仅突然独自冲上去投诚,还反手把大家都给卖了,甚至卖得如此彻底、如此……令人瞠目结舌。
一种被好队友背刺了的强烈感觉,在不少代表心中油然而生。
但他们又能如何呢?
纵然心头萦绕着被好队友抢先一步,背刺的微妙不适。
可冷静想来,秦国所展现出的雄厚实力、高效治理、对人才的空前礼遇以及那学宫所代表的宏大愿景,其本身就已具备了难以抗拒的吸引力。
墨家的“倒戈”不过是提前戳破了那层窗户纸。
事已至此,若因一时意气而落后于人,错失这可能是百年难遇的良机,将来传扬出去,岂非成了因小失大、不识时务的笑柄?
背刺便背刺了吧,自身的利益与发展才是根本。
万万不可在此等重要关头,落于人后。
于是,无论是尚在观望权衡的,还是早已心有所属的,亦或是原本另有打算的,在此情此景之下,皆不再犹豫。
最终,在场诸子百家的代表,无一例外,尽皆表态愿留在秦国,入驻学宫,共襄盛举。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444/4437034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