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重生:从山野猎人到ssss级国士 > 第271章 为华国的复兴贡献力量

第271章 为华国的复兴贡献力量


看到众人都目光灼灼的看向他,许振东微微一笑,愈发的镇定和自信,他继续发表:

这第三个转型:从‘单一市场依赖’到‘全球布局深耕’”的时候,许振东拿出泰国工厂的订单报表。

他指着那个表格说道:“我们在泰妹国建的组装厂,根据当地高温高湿气候,调整了电缆的耐候性配方,现在东南亚市场的订单占比从10%涨到  40%。

与此同时,我们还避开了欧盟的反倾销税。这就是全球布局的好处,东方不亮西方亮,不会被一个市场卡脖子。”

这个故事,不少人也听说过,许振东的名气似乎也自从这件事开始,在上层广为流传。

不少人也点头,对许振东的这些内容是愈发的感到认可。

许振东越说越激昂,把白皮书中的案例预计数据一一展开,从技术参数到市场份额,从成本控制到利润对比,说得详实具体,没有一句空话。

会议室里渐渐安静下来,之前质疑的专家们,脸色慢慢变了,对这个年轻人也感到惊讶和震惊。

他们没想到,这个年轻的民营企业老板,不仅懂技术、懂市场,对国际产业格局的理解,甚至比他们这些“专家”还要深刻。

最后,许振东道:“这些内容,都是可以做到的,希望能帮助到我们华国的伟大复兴!”

许振东结束了自己的发表,他最后一句话,十分的慷慨激昂,让在座的人都忍不住为其鼓掌!

副总领导也忍不住为他鼓掌,看着许振东的眼神,愈发的和蔼了,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他心想。

台下。

张教授推了推眼镜,拿起会务助理递过来的白皮书初稿,手指飞快地划过书页。

当他看到“全球制造业三次转移规律”的分析时,他的眼睛突然亮了。

张教授嘴里喃喃自语道:“没想到啊,这年轻人竟然能看透这个!之前我们只看到东南亚抢订单,没看到第三次转移的趋势,还是太局限了。”

李主任也凑过来,看着白皮书中的政策建议,忍不住点头:“确实,他所说的,设立自主品牌出口退税优惠和海外研发中心补贴。

这些建议很实在,能落地!比我们之前讨论的那些空泛理论有用多了!”

之前看不起许振东,并摇头的老专家更是红了脸,他主动走过来,握着许振东的手:“许先生,是我之前太固执,小看你了!

你这‘三个转型’,说到了中国制造业的根子上,比我们这些老骨头看得还远,惭愧啊!”

副总理看着这一幕,笑着拍手:“好!振东啊,你用内容证明了自己!这份白皮书,不仅有理论高度,还有实践支撑,就按这个思路修改完善,作为全国制造业改革的指导文件!”

“年少英才!”

“深谋远虑!”

....

会议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之前的质疑声早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敬佩和认可。

张教授拿着白皮书,笑道:“许总,能不能给我一份初稿?我要带回研究所,让学生们好好学学,别整天埋在书堆里,脱离了实践!”

许振东对这位张教授并没有什么恶感,他也是不希望出现外行指挥内行罢了。

他笑道:“当然可以!能为华国复兴出力,都是战友!”

“哈哈哈,说得对,都是战友!”

“对,都是同志,都是战友!”

经此一役,许振东,在顶层彻底定义为了,智囊级别的人才,重要程度大涨。

在未来,很多国家发生的一些事情和目标方向等,他都有了建议权。

这一步,他走了十三年!

“或许有些缓慢,但是我走的很坚实!”许振东坐在回深镇的飞机上,看着窗外的白云,心情很是平静。

他手握着开在全国十几个省份的制造工业,珠三角是他的基本盘,光从实业兴国这一环节,他就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他要用手上的力量,做出更大的变革!

.....

1989年6月,许振东多次修改和完善的初稿,寄给了上京,很快《华国制造业应对国际竞争白皮书》正式发布。

这份材料,被列为“全国制造业改革指导文件”,下发到各省、市、自治区的经贸委和重点企业。

文件发布当天,国家事务院就给许振东发来聘书,聘请他担任“国务院经济顾问”,参与国家产业政策的制定。

这个消息传到深圳,李书记第一时间给许振东打去了电话。

在电话那头,他的笑声很大,许振东甚至能听出来他笑的合不拢嘴的样子。

李书记笑道:“振东,恭喜你!你现在可是‘国家智囊’了!”

许铁山更是激动地在内部会议上说:“咱们许总现在能给国家出主意了!那些专家之前还质疑他,结果被咱厂长的白皮书打脸了,痛快!

以后咱一生电缆,就是国家认可的‘标杆企业’!”

成为国家事务院顾问后,许振东更忙了!

他经常去北京参加政策研讨会。

有一次,在讨论“某五计划”的制造业布局时,许振东提出“重点建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两个制造业基地”。

另外他还建议“设立国家级制造业创新基金”等等,都被上层采纳之后,后面都被证实是非常好的建议和规划.....

这些建议后来都被写进了“某五计划”。

这天晚上,许振东站在书房里,闭目养神,此时他明白,一个国家级的智囊,可真不容易当。

哪怕他这被灵泉强化之后的身体,这么经常跑也确实很疲惫,但是他不愿意住在上京。

这里才是他的家,过年的时候,还得回一趟老家给许建国上坟。

没错,许建国已经过世了,虽然一直不待见他,但是怎么说也是生身父亲,许振东依然给他风光大葬了。

不一会儿,裴思瑶端着一杯热牛奶走进来:“东哥,刚王院士打电话,说中科院想跟你合作建‘先进制造研发中心’,专门攻关高端装备技术呢。”

许多的专家院士,愈发的明白,许振东的强大,有钱、有技术,这就是研究者们最喜欢的合作对象!

没有之一!

“呵呵,那就跟他谈谈好了!”

许振东接过牛奶,喝了一口,目光望向窗外,此时深圳的夜空灯火璀璨,远处的半导体产业园区还在加班加点生产。

这会的发展,比记忆里的那个年代发展还要早了数年,这都是他这只蝴蝶带来的结果。

他知道,成为国务院顾问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华国制造业的突围之路还很长,外国佬们一直虎视眈眈这块肥肉,未来,这里可是一块金子一样的地方!

这一切,需要更多人一起努力!

而他,会带着灵泉空间的书架上的那些知识和智慧,带着对未来的预判,继续在这条路上前行,为华国制造业的崛起,为华国的早日复兴,贡献力量!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407/4424075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