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舆论,当然只有他能控制
回到办公室吃完早餐,逛了一圈没啥事后,跟组员打了个招呼,陈耀峰提前下班开溜。
坐在宾士上,手提电话响起。
“阿耀,文华酒店那边都安排好了。”电话那头,是罗转坤的声音:“司马祥、黄世同他们已经到了。”
……
文华酒店,顶层套房的视野开阔。
维多利亚港的晨雾还没散尽,几艘货轮在海面缓缓移动。
门铃声响起,陈耀峰推门而入,房内的所有人齐齐起身迎接。
司马祥率先笑道:“陈Sir,你现在可是香江的大红人,我们这几个老家伙,还得仰仗你多关照。”
“祥哥说笑了。”陈耀峰在单人沙发坐下,黄世同适时倒上茶:“今天请各位来,还是照例,聊聊生意。”
黄世同放下茶壶:“陈Sir,最近的几支基金势头正猛,你指点的股票和期指都赚了好几成,还有什么好生意?地产?”
“不是地产。”陈耀峰指尖在茶几上轻轻点着:“是传媒。”
他抬眼看向三人:“我想成立一家公司,收购市面上的主流传媒,电视台、报社、杂志社都要,这件事,需要各位帮忙搭线。”
经过几次事件,他意识到在这个年代,传媒力量的强大。
甚至比后世还强大。
毕竟这个世界的娱乐没那么发达,大部分的消遣娱乐就是看报纸,看电视,听电台。
罗转坤放下文件,镜片后的眼睛闪了闪:“陈Sir插手传媒,不怕别人说闲话?”
“所以要你们帮手。”陈耀峰语气平静:“在巴拿马群岛注册一间离岸公司,持牌人你们任意一个都行,再以离岸公司的身份,对各大媒体进行收购。”
司马祥摸着扳指道:“传媒这行当水深,背后牵扯的利益太多,连港督都要让三分。”
“正因为水深,才要有人把它搅清。”陈耀峰身体微微前倾:“我最重要的目的,不是控制舆论,而是守住底线,不让其他人控制舆论。”
当然,还有句话他没说。
舆论,当然只有他能控制。
“好。”司马祥率先表态:“陈Sir信得过我们,我们自然不会推辞,收购的事,我让律师拟合同,下周就开始操作。”
“不过,粗粗计算一下,资金需求有点高。”
“无线现在市价每股12块,要拿到控股权,至少得收 35%,算下来……差不多要9亿。”
黄世同点点头,眉头拧成个疙瘩:“亚视便宜些,但烂账多,前两年被船王侄子折腾得快破产,想拿到话事权,5亿应该够。”
罗转坤对报业比较熟悉,不用多想就能得出结论:
“报业这块比较松散,《东方日报》的马老板攥着60%的股,油盐不进,估计得溢价收,最少4亿,《星岛》好点,他们的家族信托最近缺钱,3亿能拿下来。”
陈耀峰端起茶杯没喝,目光扫过那些数字:“加起来多少?”
“无线9亿,亚视5亿,四家大报合计12亿,还有几家杂志社和电台……”司马祥扒拉着手指算:“保守估计,30亿。”
经过地主会的运作,陈耀峰现在的资产足足有七十亿左右,根据他的判断,下个月还有一波大的下跌,基本上能达到百亿左右。
黄世同抬眼,镜片后的眼神带着点审慎:“陈Sir,不是我多嘴,30亿不是小数目,要不先收一部分?没必要现在就整合全行业,如果让人察觉到,恐怕不是小事。”
“确实不着急,但是必须要做。”陈耀峰放下茶杯,杯底与茶几碰撞产生轻响:
“可以拉长战线,收购时间可以长,你们用各自的名义,通过空壳公司分散收购,比如司马生用你在英属维尔京的公司收无线,黄生用你加拿大的账户接亚视……”
“我的要求是,两年内完成整合。”
罗转坤拿出一份文件,这是一份委托收购计划。
“没问题。”司马祥率先在文件上签字,笔锋刚劲。
既然能加入地主会,这些人早就做好了当白手套的打算。
事实上,他们现在做的就是白手套的活。
黄世同和罗转坤紧随其后签字,墨迹在纸上洇开,像三颗落定的棋子,其他成员也纷纷签字。
“除了传媒,我还打算收购一家公司,不过还没确定,问问你们的意见。”陈耀峰点点头,开口道。
“哦?陈Sir请讲。”司马祥将签好字的文件递给罗转坤,地主会除了陈耀峰外,就属罗转坤地位最高。
“九龙巴士。”陈耀峰缓缓吐出四个字。
“九巴?”司马祥沉吟两秒,摇摇头:“不好搞,雷觉坤这个人很难接触。”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显然跟雷觉坤都不是很熟。
雷觉坤,是九龙巴士,九龙建业的老板,同时还是金公主院线的创始人,拥有18家院线。
作为九龙巴士和九龙建业的老板,他手底下也有不少社团跟着他吃饭。
不管是巴士线路还是建筑行业,都是各大社团的重要收入之一,甚至电影行业,社团也有参与其中。
在电影古惑仔中有这么个剧情,为了争小巴线,基哥、韩宾和其他社团争得头破血流,可见巴士线路的重要性。
然而争这么激烈的巴士线路,也不过就是一条而已。
身为九龙巴士的老板,可见其身份。
更加难搞的,还是九龙巴士的背景。
九龙巴士的创始人,叫邓肇坚,是香江第一批华人太平绅士,还是保良局的主席。
保良局,则是香江最大的慈善机构,邓肇坚甚至拥有CBE级别的授勋嘉奖。
警耀基金会成立时,陈耀峰就跟邓肇坚有过一面之缘。
“先跟雷觉坤接触一下,问问他有没有意愿出手。”陈耀峰抿了口茶。
九龙巴士在这个年代,不仅是实业,还是一个很好的传媒载体。
毕竟出行坐巴士,是大部分人的交通选择。
同时九龙巴士,还有全港几十个巴士站的土地产权。
这些虽然现在不算值钱,但是过个十年,只能说寸土寸金。
另外收购九龙巴士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方便以后整合社团,给那些古惑仔和烂仔们找事做,提供就业岗位,减少无业游民。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405/4439306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