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重生的孝懿仁皇后很护崽3
隆科多的“暴毙”与乌雅氏的“急症”在宫中引起了不小的波澜,但很快便被更强的力量压制下去,只余下一些窃窃私语在宫墙深处流淌,最终消散于无形。
康熙雷厉风行的处置和佟佳氏“断腕”般的果断,让所有敏锐的人都意识到,风向变了。 数日后,康熙再次来到景仁宫。
这一次,他脸上的冰霜消融了些许,看向仙蕊的目光里,多了几分审视,也掺杂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或许是愧疚,或许是忌惮,但更多的,是对她“价值”的重新评估。 他挥手免了仙蕊的礼,目光落在摇篮旁正在认真临摹字帖的幼弟庆泰身上。
十岁的少年已有几分挺拔之姿,神情专注,举止沉稳,见到皇帝,立刻放下笔,规规矩矩地行大礼,口称“皇上”,礼仪一丝不苟。 康熙淡淡应了一声,随口考校了几句学问,庆泰对答如流,虽显稚嫩,但思路清晰,基础扎实。
“起来吧。比你……”康熙话到嘴边,顿了一下,将那个名字咽了回去,“……颇有乃父之风,好好进学,将来为国效力。”
“奴才谨遵皇上教诲!”庆泰再次叩首,声音清亮,不卑不亢。 康熙微微颔首,示意他可以继续写字,然后转向仙蕊:“你阿玛……辛苦了。白发人送黑发人,总是伤怀。” 仙蕊垂眸,语气平静无波:“雷霆雨露,俱是君恩。阿玛深知,皇上如此,已是保全佟佳氏颜面的最大仁慈。
佟佳氏满门,唯有更尽忠职守,方能报效皇上恩德于万一。” 她绝口不提隆科多之死的蹊跷,只将一切归于皇恩和家族的忠义,姿态放得极低。 康熙对她这番表态似乎颇为受用,语气缓和了些:“你能如此想,甚好。胤禛近日如何?” “回皇上,禛儿很好,能吃能睡,比前些日子又壮实了些。”
提到儿子,仙蕊的脸上才漾开一丝真心的、柔和的笑意,她亲自将胤禛抱过来。 小胤禛穿着大红锦缎的袄子,裹得像个圆滚滚的福娃娃,见到康熙也不怕生,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瞧着,忽然咿呀一声,露出了个无齿的笑容。 康熙冷硬的心肠似乎也被这纯真的笑容触动了一下。
他伸手接过孩子,动作略显生疏却小心。孩子在他怀里扭动了一下,很快安静下来,啃着自己的小拳头。 看着怀中这个险些因生母和舅家的龌龊而命运多舛的儿子,再想到仙蕊自请绝育的决绝,康熙心底那点因被窥破心思(不让佟佳氏生育)而产生的芥蒂,似乎也淡了些许。
无论如何,这个孩子目前看来是健康的,而他的养母,正用一种近乎疯狂的守护姿态,为他扫清了一切潜在的威胁,并且主动斩断了外戚坐大的最大可能。
“好好抚养他。”康熙将孩子递还给她,语气郑重,“他是你的儿子,是大清的皇子。” “臣妾铭记于心。”仙蕊接过胤禛,紧紧抱住,如同抱住失而复得的珍宝,“臣妾别无所求,只愿禛儿平安顺遂,一生喜乐。” 康熙沉默片刻,忽然道:“你上次所言……绝子汤之事,不必再提。朕信你。” 仙蕊心中一动,面上却露出恰到好处的感激与哀伤:“谢皇上信任。只是……臣妾身子自己知道,能得禛儿承欢膝下,已是上天垂怜,不敢再奢求其他。如此,也能让皇太后和皇上安心。” 她再次主动提起,既表明了态度,也给了康熙台阶下。 康熙果然不再多言,转而道:“庆泰是个好苗子。朕会吩咐上书房的总师傅,多加指点。佟佳氏的将来,或许真应在他身上。” “皇上隆恩!”仙蕊立刻谢恩,这正是她想要的。有了皇帝的关注,庆泰的成长之路会顺畅很多,也能更早进入权力核心的视野。
康熙又坐了片刻,问了问胤禛的起居细节,方才起身离去。 送走康熙,仙蕊看着懵懂无忧的儿子和埋头苦读的幼弟,心中稍安。第一步,最艰难的一步,总算迈出去了。她在帝王心中种下了信任与愧疚的种子,也为胤禛和佟佳氏争取到了喘息和布局的空间。 但她深知,这还远远不够。
康熙的信任薄如蝉翼,今日能因利而信,他日也能因疑而弃。后宫之中,没了乌雅氏,还有惠妃、荣妃、宜妃……她们身后都站着成年的皇子。
前朝更是波谲云诡,索额图与明珠的党争日趋激烈,各路势力盘根错节。 她的禛儿现在还太小,她必须为他织就一张更坚固的保护网。 她开始更系统地利用那些来自未来的“知识”。
她并未直接干预朝政,那无异于引火烧身。而是通过庆泰,以及偶尔在与康熙对答时,以“偶得奇思”、“古籍所载”为名,抛出一些经过精心筛选和包装的理念。
例如,在与康熙讨论民生时,她会“无意”中提到一些后世证明行之有效的农业增产小技巧,或是对某些河道治理工程的“异想天开”,点到即止,留给康熙和他的臣工去思考验证。 她让庆泰在习武之余,格外留意西学格物之物。此时康熙正对西方数学、天文学颇有兴趣,南怀仁等传教士还在宫中服务。仙蕊鼓励庆泰多与这些传教士交流,学习他们的几何、历法甚至火器知识,并暗示这些“实学”在未来或许比单纯的诗词歌赋更有用于国。 她甚至在抚养胤禛的过程中,也开始潜移默化。除了正常的启蒙教育,她会有意识地培养他的观察力、逻辑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给他讲一些改编过的、蕴含治理智慧和人性洞察的故事。她要她的禛儿,将来成为一个明察、有决断、懂实务的君主,而非仅仅困于权术平衡。 与此同时,她的目光也开始投向更远处。
通过阿玛佟国维,她开始留意那些在历史轨迹中证明是有才干、且最终能为胤禛所用,或至少是忠于大清、并非索明两党核心的年轻官员和子弟。她并不直接招揽,而是让佟国维以提携后进、为朝廷储备人才的名义,暗中观察、资助或安排一些并不显眼的职位历练。 比如,那个未来被称为“铁帽子王”的怡亲王胤祥的母亲章佳氏,此时还只是个不起眼的庶妃。仙蕊会偶尔给予一些不着痕迹的照拂,结个善缘。
又比如,对一些出身汉军旗或寒门、有真才实学却郁郁不得志的小官,让佟国维寻机举荐。 这些布局,细微而漫长,如同春雨润物无声。 仙蕊极有耐心。
她知道,夺嫡之路漫长而凶险,她现在要做的,就是埋下种子,静静等待。 景仁宫的日子,在外人看来,是贵妃丧弟后深居简出、一心抚育皇子的宁静时光。只有仙蕊自己知道,在这份宁静之下,正有多少暗流在为她儿子的未来汇聚。 她时常抱着胤禛,站在窗前,望着紫禁城四方的天空。
“禛儿,你看,这就是额娘要为你争的天下。” “额娘不会让任何人,再伤害你分毫。” 怀中的孩子似是听懂了一般,挥舞着小手,咯咯地笑了起来。 阳光透过窗棂,照在母子二人身上,温暖而明亮,仿佛能驱散一切阴霾。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403/4439189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