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综影视:白浅被挖眼前觉醒记忆了 > 第24章 血色湘西瞿月月重生了24

第24章 血色湘西瞿月月重生了24


---日军的进攻,如同预料般凶猛。坦克和装甲车掩护着步兵,沿着相对平坦的山谷道路,向麻溪铺外围防线发起了猛烈冲击。炮弹呼啸着砸向守军阵地,掀起漫天泥土和碎石。

然而,这一次,麻溪铺并非毫无准备。

月月“先知”的细节优势

得益于瞿月月通过父亲和童莲不断提供的、看似“直觉”实则精准的预警,守军规避了许多不必要的损失:

·  日军惯用的迂回渗透路线,早已布满了陷阱和埋伏点。一支试图从侧翼“黑水涧”摸上来的日军小队,踩中了排帮设置的连环捕兽夹和毒签阵,伤亡惨重,寸步难行。

·  日军炮兵可能的阵地,锁云超提前布置了少量迫击炮进行反制骚扰,虽无法摧毁,却大大降低了其射击效率。

·  日军坦克试图沿“老驿道”突进,但道路关键处已被田大有之前建议下用巨石和伐倒的巨木堵塞,并埋设了集束手榴弹(极其珍贵),成功阻滞了其推进,迫使步兵脱离装甲掩护。

这些细节上的优势,让日军初期的进攻屡屡受挫,付出了比预期更高的代价。他们意识到,眼前的对手并非想象中的乌合之众,而是组织严密、熟悉地形、且似乎总能预判他们行动的难啃骨头。

主攻方向,最终落在了通往祖坟山的必经之路——“一线天”。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但也意味着一旦被突破,雷达站将直接暴露。

锁云超将最精锐的力量和仅有的重武器(两挺重机枪、数门迫击炮)布置于此。战斗从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

日军依仗火力优势,发起一波波集团冲锋。子弹如同泼水般倾泻在守军阵地上。硝烟弥漫,喊杀震天。

守军打得极其顽强。正规军士兵操作着机枪,点射精准;竿民和排帮汉子则利用滚木礌石、土制炸弹(用火药和铁砂瓷片制作)、以及精准的冷枪,从侧面、从高处大量杀伤日军。许多人身上挂彩,却死战不退。

石三怒如同疯虎,带领排帮弟兄反复冲杀在最前沿,用大刀和梭镖与日军进行惨烈的白刃战,他身上多处负伤,鲜血染红了衣襟,却越战越勇。  龙耀文不再是文弱书生,他操作着一挺轻机枪,手指扣在扳机上从未松开,直到枪管通红,弹药告罄。  就连一些健壮的妇女,也冒着炮火为前线运送弹药、抢救伤员。穗穗背着药箱,穿梭在弹雨间,俏丽的脸庞上沾满了硝烟和血污。

焦土与  sacrifices

日军的攻势太猛了。守军的伤亡在急剧增加。弹药消耗速度远超补给能力。前沿阵地几度易手,双方反复拉锯,每一寸土地都浸透了鲜血。

锁云超心如刀绞,却不得不下令逐步后撤,收缩防线,利用第二道、第三道工事节节抵抗,用空间换时间,消耗日军有生力量。

按照月月前世的记忆和弹幕提醒(【小心鬼子烧房子!】、【水源可能投毒!】),锁云超提前组织老弱妇孺携带部分粮食转移至更深山的备用岩洞,并派可靠人员保护水源。当日军恼羞成怒,开始纵火焚烧村寨、并向水井投掷毒物时,大部分百姓已安全,重要物资也得以保全,最大程度减少了平民伤亡。这与前世寨子化为灰烬、百姓惨遭屠戮的悲剧形成了鲜明对比。

然而,战斗人员的牺牲无法避免。许多熟悉的面孔倒下了。一位老猎手为了炸毁一辆日军装甲车,抱着集束手榴弹滚到了车底;一个年仅十五岁的少年,为了守护重伤的锁云超部军官,用身体挡住了手榴弹破片……

他们的耳环,被战友们默默取下,染着血,被小心收藏。那不仅仅是遗物,更是一份沉重的承诺,等着胜利那一天,带回他们的故乡。

岩上,雷达站始终是日军的眼中钉。日军派出精锐小队,试图攀岩奇袭。但克莱尔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也拿起了武器,与守卫的六伢子等人并肩作战,依托险要地形和预先设置的滚石、炸药,一次次击退了日军的攀爬。

雷达天线始终在转动。它捕捉到的日军飞机动向,通过紧急线路传达到后方的芷江机场。中国战机多次提前升空拦截,成功击落数架前来轰炸的日机,极大地缓解了地面的压力。这只“千里眼”的价值,在血与火中得到了最充分的证明。

战斗从清晨持续到黄昏。日军未能突破最后一道防线,未能踏上鹰嘴岩一步,却在阵地前丢下了数百具尸体。麻溪铺军民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伤亡近半,弹药几乎耗尽。

夕阳如血,映照着焦土和硝烟。疲惫不堪的守军靠着战壕壁,默默包扎伤口,清点着所剩无几的弹药。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和焦糊味。

日军暂时停止了进攻,但谁都知道,这只是下一轮更疯狂进攻前的间歇。

锁云超巡视着阵地,看着那些浑身浴血、眼神却依旧坚定的战士们,看着他们耳垂上那各式各样、沾满血污的环,喉头哽咽。

瞿月月抱着孩子,站在后方的岩洞口,望着鹰嘴岩方向那不曾停歇的雷达嗡鸣,她知道,最黑暗的时刻或许还未过去,但希望之火,从未熄灭。她提前所做的一切,正在一点点改变着既定的悲剧轨迹

短暂的沉寂比持续的炮火更令人窒息。麻溪铺的守军利用这宝贵的时间喘息、包扎、传递着所剩无几的弹药和食物。每个人都知道,下一次进攻,将是决定生死存亡的最后风暴。

锁云超的指挥部里,气氛凝重到了极点。弹药统计结果令人绝望,重机枪子弹所剩无几,迫击炮弹几乎打光,步枪子弹人均不足十发。伤亡名单长的刺眼,许多熟悉的名字永远地划上了红杠。

“锁团长,”一个满身硝烟、胳膊吊着绷带的军官嘶哑道,“撤吧……带上雷达站的技术员和核心设备,我们还能从后山密道杀出去一部分人……再守下去,就是全军覆没啊!”

锁云超目光扫过地图上那片被鲜血染红的区域,又望向窗外鹰嘴岩的方向,那里,雷达天线仍在不知疲倦地旋转。他缓缓摇头,声音虽轻却不容置疑:“不能撤。我们多守一刻,机场就多一分安全,就能多起降一架战机,多炸毁鬼子一个据点!这里是钉子,就得钉死在这里!命令:将所有剩余弹药集中给枪法最好的射手!其余人,上刺刀,备刀斧,准备白刃战!”

命令传达下去,阵地上没有恐慌,只有一种近乎麻木的平静和决绝。人们默默检查着刺刀是否牢固,柴刀是否锋利。

月月的最终提示与田大有的绝杀

就在这绝望的时刻,瞿月月抱着孩子,在六伢子的护送下,竟然来到了指挥部!她脸色苍白,却目光灼灼。

“锁团长,阿爹!”她的声音因紧张而微微颤抖,但语速极快,“我刚……又‘感觉’到……鬼子下次进攻,他们的指挥官……会在那辆盖着黄帆布的卡车旁边指挥!那里地势稍高,他能看清全局!”

这条信息,来自弹幕最后的、也是最清晰的剧透!【指挥官位置:黄帆布卡车旁的高地!】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地图上那个位置!那是一个相对孤立的小土坡,确实是指挥官的理想位置!

田大有因伤一直靠在角落休息,闻言猛地睁开眼,挣扎着站起:“那地方……我知道!鹰嘴岩侧面有个断崖,离那里直线距离不算远,但有高度差,视角极好,鬼子一般注意不到!”

那是绝佳的狙击点!

“可是……距离太远了!远超有效射程!”一个军官质疑道。

田大有沉默地拿起那支带着瞄准镜的中正式步枪,检查了一下膛线,又看了看仅剩的三发子弹:“我能试。”

没有时间犹豫了!锁云超立刻下令:“全力掩护田师傅!把所有还能响的家伙都朝鬼子主阵地招呼!吸引注意力!”

最后的进攻与精准斩首

日军的进攻号角再次吹响。最后的、也是最庞大的攻击浪潮汹涌而来。果然,在那辆盖着黄帆布的卡车旁,一群日军军官簇拥着一个手拿望远镜、正在指指点点的中佐(或大佐)!

守军所有残存的火力——包括那两挺只剩最后一条弹链的重机枪、所有还能开枪的步枪、甚至土铳——同时开火!不是为了杀伤,而是为了制造最大的混乱和动静!

日军果然被吸引了主要注意力。

与此同时,田大有如同融入岩石的影子,悄无声息地潜行到了断崖处。他深吸一口气,不顾腿伤剧痛,稳稳地架起枪。风速、湿度、高度差……所有狩猎时积累的经验融入本能。他调整着呼吸,整个世界仿佛只剩下准星里的那个目标。

“砰!”

一声孤寂而清晰的枪响,甚至压过了战场的喧嚣。

望远镜从那名日军中佐手中脱落,他难以置信地低头看着自己胸口洇开的血花,缓缓倒下。

“砰!”

又是一枪!旁边一个正要接替指挥的少佐也应声栽倒!

指挥部被精准斩首!日军的攻势瞬间出现了致命的混乱和停滞!各级单位失去统一指挥,陷入各自为战的境地!

“杀——!”锁云超抓住了这千载难逢的战机,发出了反冲击的命令!

所有还能动的守军——无论是正规军、竿民、排帮汉子,甚至是一些拿着刀叉的妇女——如同决堤的洪水,从战壕中跃出,向着陷入混乱的日军发起了决死的反冲锋!

白刃战!最残酷、最原始的搏杀瞬间爆发!喊杀声、金属碰撞声、惨叫声响彻山谷!

石三怒挥舞着卷刃的大刀,身先士卒。  龙耀文挺着刺刀,和一个日军曹长扭打在一起。  六伢子死死护在锁云超身边,用身体挡开刺来的刀锋。  就连重伤的田大有,也挣扎着用步枪点射试图重新组织起来的日军军官。

就在这血肉横飞、胜负即将见分晓的时刻,天际传来了熟悉的、却比以往更加密集的引擎轰鸣声!

是芷江机场的战机!不是两三架,而是整整一个中队!它们根据雷达站最后传来的、关于日军集结位置的精准坐标,如同猎鹰般扑来!

机群俯冲而下,机枪子弹如同死神的鞭子,狠狠抽打在日军密集的队形中!紧接着,一枚枚炸弹准确落下,将日军的坦克、装甲车和卡车炸成废铁!

失去了指挥,又遭到来自空中的毁灭性打击,日军的意志终于崩溃了!他们再也无法组织有效的进攻,开始惊慌失措地溃退。

守军们看着空中呼啸而过的己方战机,看着溃逃的日军,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胜利了?他们守住了?

短暂的寂静后,阵地上爆发出劫后余生的、带着哭腔的欢呼!但很快,这欢呼就被无尽的疲惫和悲伤所取代。人们看着身边倒下的亲人、朋友、战友,看着满目疮痍的家园,相拥而泣。

锁云超拖着伤痕累累的身体,清点着伤亡,安排救治伤员,打扫战场。这一仗,麻溪铺军民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但他們守住了雷达站,重创了日军,赢得了最终的胜利。

瞿月月抱着孩子,站在焦土之上,望着这一切,泪水无声滑落。前世的悲剧没有重演,家园虽毁,但魂灵未灭,希望犹存。她所做的微小努力,终于如同蝴蝶振翅,改变了命运的洪流。

阳光刺破硝烟,洒在鹰嘴岩上。那巨大的雷达天线依旧在缓缓转动,如同一个忠诚的卫士,继续守望这片用鲜血浇灌的土地和天空。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403/4439182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