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60年代:我有一个商店 > 第632章 技术指导

第632章 技术指导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上水村的建棚空地上就热闹起来。

    有一些人,早早就来到搭建塑料大棚这里,本以为是第一个,没有想到还有更高早的人。

    大家相互打着招呼,然后就站在原地,聊着天,等着王村长的过来。

    王村长早早地就起床,连早饭都没有顾上,就来到搭建塑料大棚这里,没有想到,已经有人在等候。

    让他有点震惊,没有想到自己是最后的。

    这时候王建国不由调侃道:“村长,是不是被窝太暖,舍不得起来啊!”

    众人听见后,纷纷笑了起来。

    王村长没有生气:“你小子,现在有力气调侃我,希望等一下,你有力气搭建塑料大棚。”

    王建国只是怕了拍他那有力的手臂:“村长,你就放心吧!”

    王村长不想继续浪费时间,便开口:“都听好了!先把竹竿按照之前画的线立起来,间距要匀,不然撑不起塑料!”

    大家听到王村长的话后,开始动起来。

    王村长就在一旁不断得盯着细节,连口水都没顾上喝,眼睛死死盯着每一根竹竿的位置、每一处捆绑的绳结。

    村民们看到这一幕,瞬间就感觉到压力,都不敢懈怠。

    完全按照王村长的指挥,有的两人一组扶着竹竿,有的蹲在地上固定竹竿底部。

    还有的站在木梯上捆绑横杆,竹竿碰撞的“噼啪”声、绳子拉扯的“咯吱”声。

    在众人齐心协力下,大棚很快就出现雏形。

    看见这一幕,大家就更加来劲,纷纷想着早点搭建好,就能早点种植,到时候就能早点收获。

    但是在一旁的王村长,就他们就有完全不一样的想法,他感觉不太对,具体那里不对,又说不出来。

    他皱着眉头,绕着刚搭好的半边骨架走了两圈,又抬头望了望远处,他忽然想起前几天去周家庄看的大棚。

    人家的骨架不仅更规整,竹竿之间的角度、横杆的高度,好像都跟眼前这棚子不一样。

    尤其是顶部的弧度,周家庄的大棚顶是平缓的弧形,看着就结实,可自家村里搭的,顶部要么太陡,要么歪歪扭扭,怎么看怎么别扭。

    王村长想到这里,连忙叫停:“大家先停下来!”

    忙活的众人,听到王村长的话后,不解的看着王村长,不明白,为什么要停下来。

    这时候,老陈问道:“村长,为啥要停下来啊?这都快搭好一半了,再赶赶工,中午就能把骨架搭完了。”

    “估计今天就能把大棚搭建完成。”

    他可是知道王村长有多着急,他都不止一次,从王村长口里听到,周家庄的塑料大棚有多好。

    其他村民也跟着点头,眼里满是疑惑,不过并没有说话。

    王村长没有说话,而是径直走到大棚骨架旁,伸手轻轻推了推一根竹竿,竹竿竟然微微晃动了一下。

    大家看着王村长这个举动,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

    这时候老陈说道:“村长,是不是我们搭建得太松散?”

    王村长点了点头:“没错,明明周家庄也是这样做,我们也是这样做,为什么会出现这么明显的差距。”

    要知道这些塑料可是花了三百块钱买回来,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到时候三百块钱打水漂,那就麻烦了。

    三百块钱,在这个时期,不管放在那里,都是一笔很大的钱,所以肯定是更加重视。

    这话一出,在场的村民们瞬间安静下来,随即就炸开了锅,议论声比刚才搭建时还要热闹。

    “是啊!我也觉得有点不对劲,刚才绑横杆的时候就觉得歪,还以为是我看错了!”

    “周家庄的大棚我也见过,人家那骨架整整齐齐的,咱这确实有点乱!”

    “那可咋整?都搭了一半了,要是拆了重搭,不是白费劲了?”

    “可要是不拆,到时候塑料盖上去没用,那三百块钱才真白花了!”

    众人看着歪歪扭扭的大棚骨架,脸上满是愁容,一时间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好。

    原本热火朝天的搭建现场,瞬间被焦虑的气氛笼罩,每个人心里都七上八下的。

    众人纷纷看向王村长,希望他能拿出一个解决的方案出来。

    王村长看着众人的目光,顿时就感觉到“压力山大”,就在他都不知所措的时候。

    脑袋突然闪过周益民的身影,王村长在周家庄就听说,搭建塑料大棚的时候,周益民也是出了大力气的。

    “你们先休息一下,我没有回来之前,不准动工,清楚了吗?”

    上水村的村民巴不得这样,到时候真的出现什么问题,也不用被村里其他人埋怨。

    王村长一路小跑,很快就离开这里,一路向周家庄跑去。

    为了能尽早解决塑料大棚的问题,就算是跑到气喘吁吁都不能停下来。

    很快就来到周家庄。

    王村长也是周家庄的“老熟人”,所以治安队的人,也没有阻拦,直接就放行。

    很快王村长久直接“杀到”周益民的家里。

    周益民也被突如其来的王村长给吓了一跳:“王村长,过来找我是塑料出现什么问题?”

    按道理来说,塑料应该不会出现什么问题才对,之前在商店购买了那么多东西,没有出现过问题。

    但是除了这个理由之外,周益民想不出还有什么事情,能让王村长,如此着急过来。

    王村长稍稍喘过气后,开始说道:“益民,我们村在搭建塑料大棚,发现跟你们村的塑料大棚,差距有点大,但是其中的理由想不出来。”

    “想着,你能不能去我们村,技术指导一下?”

    说完,一脸紧张看着周益民,生怕周益民给拒绝。

    周益民松了一口气,原来不是塑料的问题,那就好办:“好,等我一下。”

    很快周益民回去穿了一件厚衣服,跟爷爷奶奶说了一声。

    不知道要花费多少时间,还是要说一声,免得爷爷奶奶担心。

    周益民看着王村长还想跑着去,他可跑不了那么远,随即开口:“王村长,上来吧!”

    说完,指了指停在一旁的摩托车。

    周益民一个跨步就坐上摩托车,王村长反应过来,连忙坐上摩托车。

    王村长不是第一次坐,但还是被摩托车的速度给震惊到,这可比跑步,快不知道多少倍啊!

    本来要跑半个多小时的路程,摩托车十分钟都不用就到。

    很快两人就来到上水村搭建塑料大棚的这里。

    村民们一看见周益民,纷纷围了过来,没有想到王村长竟然把周益民请了过来。

    众人顿时就有了底,他们也是听说过周益民的本事。

    周益民没多说废话,径直走到大棚骨架旁。

    他先绕着骨架走了一圈,时而蹲下身查看竹竿底部的固定情况,时而伸手轻轻按压顶部的横杆。

    本来想测量一下,发现没有卷尺,这时候王建国从口袋里掏出卷尺,递给了周益民。

    周益民先是一愣,反应过来之后,立马就接了过来。

    他先量了量棚顶竹竿的粗细,又拉开卷尺,从一根竖杆量到旁边的竖杆,眉头渐渐皱了起来。

    众人非常紧张看着周益民,有些人还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看着他,连大气都不敢喘,生怕错过关键信息。

    经过一番的检查,周益民终于停下了动作,转过身看向王村长和村民们:“问题找到了,有两处。”

    王村长他们没有想到,周益民这么厉害,不到十几分钟,把问题找出来,而且还不止一处,足足有两处。

    众人没有说话,而是看着周益民。

    周益民先指着大棚顶部的横杆:“第一处是棚顶选用的竹子硬度不够。”

    “你们看,这些竹竿比周家庄大棚用的细了一圈,而且材质偏软,我刚才按压的时候,能明显感觉到形变,搭成弧形顶后,根本承受不住自身重量,所以才会往下塌,导致整个骨架变形。”

    说着,他伸手轻轻掰了掰一根棚顶的竹竿,竹竿果然微微弯曲,松手后还带着淡淡的弧度没完全回弹。

    王村长他们没有想到,搭建大棚,对于竹子还有要求,本以为足够长就行,看来不是这样简单。

    而且他们也想知道,第二点到底是什么东西。

    周益民继续开口:“第二处,就更加关键,那就是你们间距太宽,支撑力不够,不能承受上面的压力。”

    “我刚量了,你们这竖杆间距快有一米五了,而周家庄的大棚,竖杆间距最多一米,横杆间距也比这密一半。”

    “间距太宽,骨架的支撑力就弱,风一吹、塑料一盖,很容易从空隙处塌下去,到时候塑料肯定会被扯破。”

    王村长和村民们连忙凑过去,有人用手比划着竖杆间距,有人再次捏了捏棚顶的竹竿,脸上的疑惑渐渐变成了恍然大悟。

    “益民,还是你厉害,我们这么多人搭建了这么久,这些问题都没有发现。”

    其他人听见后,都有点不好意思,要是很难的东西,他们也就认,没有想到会栽在这么简单的事情上面。

    原本焦虑的气氛渐渐缓和,大伙都看向周益民,眼神里满是期待,现在问题找到了,就等他说怎么改了。

    周益民看出了大伙的急切,也不绕弯子,指着大棚骨架直接给出方案:“整改的办法不难,分两步来,第一步先换竹竿,棚顶的横杆必须换成更粗、硬度够的竹子。”

    “就按周家庄大棚的标准来,直径至少得有五公分,选那种长在山坳里、常年晒不到太多太阳的老竹,韧性和硬度都够。”

    “竖杆要是有细的,也一并换掉,实在不够的话,先从其他没搭的棚子骨架里匀一匀,优先保证第一个棚子的质量。”

    他顿了顿,又走到竖杆旁,用脚尖在地上划出标记:“第二步就是调整间距,竖杆间距得从一米五缩到一米,我刚量了,现在每两根竖杆之间,得再补一根竖杆。”

    “横杆也一样,原来一米的间距,改成五十公分一根,尤其是棚顶的弧形部分,横杆要更密,才能托住塑料。”

    王村长听得格外认真,还掏出随身的小本子,把关键数据记下来:“棚顶横杆直径五公分、竖杆间距一米、横杆间距五十公分、底部埋深三十公分……”

    记完又确认了一遍:“益民,是不是就这几点?没落下的吧?”

    “没落下,重点就是这几处。周益民点头。

    王村长立刻站起身,拍了拍手喊:“大伙都听见了吧?老陈,你带几个人去后山砍老竹,记得挑粗的、硬的。”

    “老李,你带一队人拆棚子,先把细竹竿和间距宽的部分拆下来,小心点,别把好竹竿碰坏了。”

    村民们早就憋足了劲,一听分工,立马行动起来。

    老陈扛着斧头带着人往后山走。

    老李指挥着人拆棚子,每拆一根竹竿都仔细检查,把能用的单独放好。

    很快老李就把大棚给拆完,然后在挑选还可以用的竹竿,如果全部竹竿都不要的话,要砍太多竹子,到时候就会耽误很多时间。

    不到一个小时左右,老李他们把可以用的竹竿全部挑出来。

    本来想等老李把竹子带回来。

    不过王村长这时候说道:“不用等,我们先干?”

    老李他们听到后,也没有多说,按照周益民的话,重新开始动工。

    王村长这次也没有负责监工,而是加入其中,现在人手不够,想快一点搭建完成,只能帮忙。

    周益民站在一旁,帮忙又不是,不帮忙又不是。

    没有办法的周益民,没有办法只能也加入其中。

    虽然人手没有一开始的多,但是速度一点都不慢。

    王村长看见后,立马上前:“益民,你不用帮忙,这种体力活交给我们就行。”

    “你在一旁监工就好!”

    周益民并不是娇生惯养的人,这点事情还是能帮忙:“王村长,没有关系,就当运动了。”

    王村长点了点头,他也知道,周益民决定的事情,一般人是没有办法改变。

    众人就一边干活,一边等着老陈砍完竹子回来。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351/1111049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