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大明亡国还剩三天:我,朱慈烺,反了 > 第34章 军器局,大明军工

第34章 军器局,大明军工


在朱慈烺前往王恭场实地考察。

徐允桢和朱纯臣、以及原兵部尚书一行在离开皇极殿的路上碰头。

“他此举是想夺权,架空我们罢了,服从他的人要么入内阁,要么入军机处,一点也没将我们这些勋贵和元老放在心上。”

徐允桢看到张缙彦就开始发牢骚。

原本他们高高挂起,想以此要挟朱慈烺,给他个下马威。

结果,朱慈烺压根没鸟他们,哪怕内阁首辅魏藻德玩心机,都直接被撸了。

反而是朱慈烺给了他们一个下马威。

“哼,什么军机处,不过是用来架空内阁罢了,兵部尚书,内阁首辅,还有什么价值。“

“闯贼很快就打过来了,让他自给折腾吧,咱不奉陪了。”张缙彦满不在乎。

早就跟李自成联络好了。

等大顺军兵马一到,看你们还能笑的出来。

也好,以前自己并不知道京城守军具体有多少人。

反而,朱慈烺帮他弄清楚了。

哈哈……

闯王麾下兵马五十万。

你们这两三万人,能挡得住?

扩军,更是个笑话。

两三天时间,你还能练出精兵?

“张大人所言极是,由他去吧,折腾不了几天了。”徐允桢同样是话里有话。

你老子崇祯都办不到的事,你一个未经世事,乳臭未干的小孩,能力挽狂澜。

笑话。

三人对视着,哈哈大笑,然后离开现场。

……

王恭厂主要负责火药制造。

朱慈烺等人来到生产车间时,工匠们正在忙碌的组装。

成品被抬到另外仓库储存。

在组装车间的左边,还有一些没有拉走的成品。

得知皇上来了,几百名正在忙着打造火药的工匠,纷纷停下了手中的活,过来见礼

朱慈烺勉励一番,让大家继续干活,京城什么都缺,一刻也不能。

李国桢和李若琏等人,都是第一次来王恭厂参观,还没见过王恭厂的生产车间。

王家彦将负责王恭厂的官员找来。

在几个官员的引导下,他们参观了成品仓库。

朱慈烺看到货架上摆着一些圆乎乎的东西,大约有拳头那么大,便走了上去。

见他感兴趣,负责看守仓库的官员介绍:“皇上,这里面装的是震天雷。”

“威力如何?”朱慈烺问。

明代震天雷,就是手榴弹的雏形,不过样子长的像小型瓦罐。

早期震天雷是就是用瓦罐制造,后来为了增加威力,改成了铁罐子。

“回皇上,震天雷是用铁罐盛满火药制成,一颗能炸一大片。”官员连忙回话。

“走,找个地方给朕试一试。”

王恭厂虽然占地几千平方。

存储了大量火药,实验震天雷,可不像放炮仗。

万一溅射火星进来,或是把周围房子点了,后果不堪设想。

最终在煤山以西,找到了一间无人居住的老房子后面。

锦衣卫进行清场,准备灭火器具之后,隐蔽好,士兵才过去点燃了引信。

“轰隆!!”

一声巨响,如同打雷似的。

爆炸点升起一阵白烟。

负责城东的守军,都吓了一跳,还以为有人炸城门,赶紧派人过来查看。

得知是皇上试验震天雷,这才回去汇报。

朱慈烺和李国桢等人跑过去查看情况。

老房子有一堵墙被震塌了,旁边还散落着好几片铁疙瘩。

爆炸的动静很大,一炸成两半,实际杀伤力有限。

总的来说,威力不如近代的手雷,甚至连抗战时期的边区造都不如。

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众人返回王恭场,朱慈烺让周怀民将制作震天雷的工匠找来。

“小的王永录见过皇上,祝皇上圣体吉祥。”

工匠王永录生看起来三十多岁,皮肤黝黑,个头不高。

朱慈烺注意到,他脸上有灼伤的疤痕,左手的手指还少了三根。

让周怀民拿一颗震天雷过来。

“不必多礼,刚刚朕带人去观摩了震天雷的威力,发现,现在的震天雷存在个头过大,又比较笨重身携带不方便的,等缺陷。”

“威力还略显不足。”

“朕想让你们改良一下。”

朱慈烺说明了他了解的情况。

改良震天雷的威力,除了改进外形,还能从火药以及爆炸部的结构入手。

王永录是王恭厂的老工匠,十二岁就承袭父业,进入王恭厂工作,至今已有二十余年。

听了朱慈烺的建议后,王永录告诉他,这种结构,在王恭厂组建的那一刻起,就没有改变过。

途中虽然有改良过几次火药配方,但整体结构还是保持二百多年前的样子。

“皇上,不是小的不想改进,只是,我们拿到订单后,要是不按要求做,一旦出了问题,小的也承担不了责任。”王永录显得很无奈。

“皇上,他说的属实,王恭厂的工匠,没有更改兵器的权利。”工部尚书,张家彦证实了王永录的话。

朱慈烺深吸了一口气。

难怪大明许多兵器,就算研制出来,也没有人主动提出更换。

除了经费不足外,还有模式呆板,军方不提出改进,制造局更不会主动去改良,导致技术迟滞不前。

说人话就是,制造局没权利改进,军方怕花钱。

掣电铳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这么好的东西,居然只生产了一千多杆。

因为对技术的不信任,有些军队甚至宁愿使用弓箭,也不用火铳。

有些火铳,从发下来,到报废,都没有使用过。

“你不用怕,朕来这里,不是要责备你们,而是来帮你们解决问题的。”朱慈烺温和的道。

“王永录,朕想问问你,你可曾玩过炮仗?”

“炮仗,玩过,玩过,玩过。”

“小时候,俺爹还亲自做炮仗给俺玩呢。”

“听俺爹说,王家祖上就是做炮仗的,后来才被太祖皇帝选为王恭厂的工匠,不过俺家做炮仗的手艺也还在。”

王永录激动的说起小时候的事情。

“很好,那,你有没有想过,将炮仗的技术改良到震天雷里面来?”

朱慈烺的话让王永录微微一愣,若有所思:“可以是可以,只是炮仗外面包裹的是纸,威力不足。”

王永录挠了挠头。

“如果在外面再填装一些铁砂呢?”朱慈烺提醒。

“铁砂?”

王永录眼睛一亮,忽然想起了什么:“对啊,可以,真的可以,爆炸射出的铁砂,在近距离,恐怕堪比火铳了。”

“不过,皇上,小的改良好的震天雷,发给军队,他们不会责备小的吗?”

“你放心,这件事朕做住了,当然光是做成一颗大号炮仗还不行,你们得学会自我思考,要从携带,安全性,成本,是否顺手,杀伤力各方面评估。”

“如果做好了,朕,重重有赏。”

“是,小的明白了。”王永录重重点头时,朱慈烺让他先制作一些样品,试验后交给兵部验证。

明朝军队兵器由朝廷调配,军方不需要给钱,军器局接到制造命令后开工,朝廷要多少他们就做多少。

工匠拿月俸,做多做少,工资照拿。

相当于吃大锅饭。

随后,朱慈烺做出了一个历史性的决定。

军器局改为自营制,盈利一部分用于给工匠发饷,分利润上缴给朝廷。

相当于大明的军工企业。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311/4441951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