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大明亡国还剩三天:我,朱慈烺,反了 > 第66章 有高人指挥

第66章 有高人指挥


得知白广恩因遇袭撤退,杨彦昌也不敢再轻易上去了。

掩护任务已完成。

留下他的人攻城不现实。

不想冒着巨大伤亡的风险。

只能老老实实退回去。

唐通见大军乱了,再打下去,也讨不到好处。

李自成让他们来包围京师,主要是为了给谈判助威,他也不想冒着巨大伤亡的风险,贸然攻城。

依照目前的情况,没有大量攻城武器,不可能拿下。

还不如老老实实等杜勋的消息。

……

敌人宛如潮水般退去,城头守军,振臂高呼。

“万胜,万胜,明军万胜!!”

“明军威武!!”

李若琏,刘文耀,王承恩等人,热血沸腾。

士兵同样是欢呼雀跃,士气高涨。

朱慈烺在通州就打赢了白广恩,斩首八百,军威大震。

昨天的战事,守城士兵来不及参与,今天才是他们的高光时刻。

潼关之战后,李自成仗着数量优势,势如破竹,明军节节败退。

谁都知道,明军败于兵力不足,但一连串的大败,导致守军非常沮丧。

十万大军,兵临城下。

首战的胜利,不仅能提高城中军民士气,更能打击投降派的气焰。

……

残阳如血,暮色迟留。

折腾了许久的唐通大军,丢下了三百多具尸体,最终什么也没捞到,带着好几百伤兵匆匆撤回去。

看着城下的尸体,唐通脸色铁青,明明不堪一击的京营为什么现在突然又行了?

白广恩、贺兰、董学礼等人,黑着脸,骂骂咧咧的返回营地。

“唐将军,刚才明军的打法,一点也不像京营的战术,难道城里还有别的兵马?”杨彦昌原本打算带着主力上去,一鼓作气。

没想到,明军改变了战术,导致攻城受挫。

让他奇怪的是,这股明军的战法,跟以往遇到的明军完全不一样。

唐通一脸纳闷:“陈将军,刚才大军明明能攻上去,为何又突然撤下来了,你们遇到的难道不是京营?”

他们隔着二里地,只看到陈永福的兵马冲上去,短暂的短兵相接后,又被杀了了下来。

唐通也想弄清楚怎么回事。

陈永福抿了抿嘴:“将军,其实我们也没搞清楚,明军到底怎么了,兄弟们上去的时候,一点动静也没有,当时兄弟们还以为城头上没人,结果在即将登上去对方突然发起袭击。”

“好多兄弟,没有防备,哎,从来没吃过这么大的亏啊。”

这一仗,贺兰的伤亡最大,手下两个掌旅将军,被炸的一死一伤,伤亡人数,一大半,都是贺兰的手下。

要说郁闷,

还有谁能比的上白广恩?

昨天和今天,连续连续两次,被明军神射手“关照”。

这会儿连话都不想多说。

官抚民总感觉哪里有问题,一时间却想不起来。

“不对啊,唐将军,明军这种打法,我们从来没遇到过,难道城里还有别的兵马在协防?”

因为,从城头守军打法来看,完全不像明军的风格。

“不,某可以肯定,城中守军,除了锦衣卫和忠勇营以外,只有京营,或许,城中有高人指点。”

“传令下去,让人联络我们的人,必须马上弄清楚,刚才守城的将领是谁。”唐通眼神淡淡的看向城头。

种种迹象表明,城中有高人指挥。

可;

明军的将领,大部分他都认识,到底会是谁呢?

李国桢、李若琏、刘文耀,都不像啊。

难道是兵部尚书,张缙彦,也不对。

唐通陷入了沉思,只能下令,兵马暂时撤回大营,等杜勋的消息

……

贼兵暂停进攻,朱慈烺马上下令,让刘文耀表彰一批立功将士。

该赏的赏,能提拔的马上提拔。

仅仅这一仗,就有上百人得到了赏赐,三十多人升官,这让守城士兵的士气,又提升了一大截。

他们当中许多人,从怯战到敢战,喜战的转变。

虽然唐通只出动了两成兵马攻城,但对于守军来说,承受的压力却很大。

这一仗最大的收获不在于斩杀了几百敌人,而是稳定了军心,让大家明白闯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强。

没有得到奖励的士兵们,开始摩拳擦掌。

准备在下一场冲突中,好好表现,争取杀敌立功。

朱慈烺没有在城头久留。

得回宫准备接见杜勋了。

不过,在见杜勋时,得顺便去趟锦衣卫大牢。

魏藻德和骆养性等人,被游街示众了一天,朱慈烺打算去看看他们。

李若琏留在城头和刘文耀一起继续监视城外的闯军。

王承恩带着净军护送朱慈烺回去

……

路上,范文景等几个大臣,还沉浸胜利的喜悦当中。

“痛快,今天真是太过瘾了,要是唐通那狗贼还敢来,非要给他扒下一层皮不可。”倪元璐虽然是文官,没打过仗,但在国子监担任祭酒期间,常年研习兵法,分析辽东态势,对军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今日在城头一战虽然短暂,却让他从中学到了许多战争知识。

朱慈烺在临战时的表现,更让倪元璐等人对他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皇帝是个文武双全的奇才。

“是啊,此战不仅打击了闯军嚣张气焰,更让我京城军民,士气高涨,  无论是李自成还是唐通,想再攻打京城,还得仔细掂量。”范文景脸上泛着喜色,疲惫感一扫而空。

“范大人说的好,他们不仅要掂量掂量京城守军的实力,更得掂量掂量这位神秘的守城将军是谁。”

“恐怕,唐通他们现在已经在研究刚才是谁指挥作战的了。”李国桢趁机拍了一通马屁。

没有点朱慈烺的名,大家却都知道,夸赞的是皇帝。

皇帝才十五岁,面对敌人十万大军围城,表现的成熟老练,李国桢自愧不如。

倪元璐等人纷纷点头大笑。

从城头上下来,路过正阳门时,听见有人在求饶,一个身穿红衣的官员,招呼士兵押着几名民壮往这边过来了。

“赵大人,求求您,小的再也不敢了,饶了小的好不好。”

……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311/4441948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