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十万人民十万军
这种情况,就连汪永洪都觉得,根本没有办法解决。
十万人,哪怕每天吃粥,都得耗费两三百担粮食,朝廷根本养不起那么多人。
“几位爱卿,你们对此,有何看法?”
难民确实多,但并没有到解决不了的程度。
朱慈烺还是想听一听,户部官员的意见。
跟方岳贡一起来的两个官员,一个是户部侍郎吴履中,一个是户部主事,陶庆冉。
他对陶庆冉没有太多印象。
吴履中却知道一些。
历史上,吴履中在李自成进城就投降了。
不是什么好鸟。
对于这种投降派,一个个都要清算。
多亏现在基本稳住了局面,让他蹦哒几天再说!
“皇上,这么多人聚集在此地,时间一长,咱的粮食肯定消耗不起。”
“唯有等到了晚上,将这些人赶出去,让他们回原籍。”户部侍郎吴履中自作聪明献上一计。
他自以为皇帝会采纳。
殊不知,在朱慈烺眼里,此等做法,不是坏就是蠢。
“方爱卿,以为如何?”朱慈烺追问。
‘臣以为,不妥,这些百姓,都是我大明的子民,如果真的赶出去,于心不忍啊。”
“可现在粮食成了大问题,臣实在没有更好的办法。”方岳贡说的比较中肯。
朱慈烺摆了摆手:“呵!方爱卿,其实,朕倒以为,难民们在闯贼打来没有选择投靠贼人,而是来投靠京城,投靠朕,那是因为他们还信任朝廷。”
“如果咱现在将百姓们赶出去,岂不是活生生的将人往闯贼那边推吗?”
“朕以为,当务之急,朝廷不仅要安顿好他们,还要让他们知道,朝廷在重视他们。”
“百姓是朝廷的基石,涌入十万难民,咱不应该视为负担,反而应该视为财富。”
“十万人民,十万军,你们要组织好了,真到了紧急关头,这十万百姓,只要能搬的动砖头的,都能上战场。”
咦……
方岳贡忽然像是打开了一扇天窗,眼睛一亮。
“皇上圣明!!”
“老臣糊涂,差点酿成大错了。”
想想都够可怕。
如果真的采纳吴履中的方案,将人全部赶出去。
李自成明天就会多出好几万人马。
“这不怪你们,你们的想法也没有错。”
“不过,朕要告诉你们的是,任何时候都要以百姓为重,脱离了百姓,咱都将成为孤家寡人。”
“水可载舟,也可覆舟。”
“这样吧,你们马上派人将百姓按照户籍登记,青壮全部编入预备役,以工代赋协助修城墙。”
“8-15岁的男孩,全部集中挑选,符合条件的送往新兵营,朕要组建少年营。”
“8-15岁的少女,可以充实宫中。”
“其余人暂时安顿在百姓家里,一户对一户安置,等打完这一仗再说。”
主要是,朱慈烺觉得到时候打起来,外城未必能保得住。
难民如果在外城,万一李自成打进来,十万人全部成了李自成的炮灰,到时候会非常麻烦。
好在京城的人口本就有接近百万,最少有十多万户。
虽然有不少人避战去了南方,但房子还空着。
十余万户,接纳十万人,完全没问题。
人一分散,管理起来就没那么麻烦了。
“皇上圣明!!”方岳贡茅塞顿开。
马上通知人手过来,将人口登记造册。
十万人想要全部安置好,也没有那么容易。
光是登基造册都困难。
朱慈烺让他们去国子监借人。
国子监的学子,除了学习,还得实践,体恤民间疾苦才能成为真正为民为国的好官。
让王承恩抽调一千人过来帮着选人。
十万难民中,8-15岁的少年估计得有一万多人。
不过朱慈烺对少年营赋予了厚望,估计能有一半的人能被选上就不错了。
选上了也不是最终结果。
到时候朱慈烺会派人来训练他们,学习军事和文化,采取对半淘汰制。
最后剩下来的人,才是精锐。
果然,经过两天的筛选,一万多人,仅有四千八百多人,符合条件。
按照朱慈烺的对半淘汰,估计最后能留下来的人只有两千出头。
少是少了点。
因为是战事,也还凑合。
朱慈烺准备先把这些人训练出来再说,到时候,在选拔成绩最为优异的,进入兵科学习。
等这批少年真正成长起来,朱慈烺的江山才算真的稳了。
宫女那边也在难民里面挑了4000多名8-15岁女孩,充实到宫里。
对于宫里的女人,因为之前已经挑选了三千人编练女兵,空出来的位子,有许多活没人干。
朱慈烺还准备从宫女中退役一部分到了适婚年龄的宫女出去。
人口才是决定王朝兴衰的第一要素。
北方这些年,被贼兵,鞑子数次席卷,加上旱灾,蝗灾,瘟疫,许多地方十室九空。
现在皇宫还有宫女两万多人。
适婚年龄的女子,退役后可以马上嫁人,加入生育大军,过上普通人的生活,生儿育女,才是她们的最终归宿。
从难民营回来,天已经快黑了。
当他们到达永定门时,看到刘文耀急匆匆的从宫里出来。
“皇上,出事了,李自成上午抵达城外后,让周文宇进城传口讯,说是今日天黑前必须册封,银子可以明天太阳下山前再给。”
“您看,现在都……”
李自成十万精锐抵达连同唐通的兵马,二十万大军将京城十三门全部封锁。
还扬言,如果不册封马上攻城,刘文耀心急如焚。
“呵,光顾着忙难民营的事,倒是将这茬给忘记了。”朱慈烺哭笑不得。
“罢了,你马上带杜勋前往皇极殿!!”
“是,那臣这就去接他。”刘文耀被杜勋给唬住了,担心李自成攻城,不敢怠慢。
朱慈烺摆手:“哈!刘爱卿,派部下去接他就行了,没必要亲力亲为,你随朕入宫,等会儿一起见见杜勋。”
“大伴,你派人去皇极门外候着,杜勋来了,立刻通知朕。”
该偷懒的时候还得会偷懒,别将自己搞那么累。
劳逸结合嘛!
“是!!”
汪永洪不知道朱慈烺想干什么,没有多问,叫了两个小太监去外面盯着。
刘文耀则跟着朱慈烺入宫。
朱慈烺骑着乌兹马,还特地披上了金色黄袍,宫中的太监,宫女老远一看就知道是皇上来了。
一刻钟后,一个太监小跑着过来禀报;“皇上,杜勋和周文宇他们快皇极门了。”
“好,哈哈,大伴,待会儿,你们几个可得把戏给朕做足了。”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311/4441947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