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叔父,我看外边天色也不早了,要不今天就到这吧,我想先去选人了。”聊完了曲辕犁的事,士颂突然感觉待在这里没什么意思,就想把赵云弄到手后直接告辞离开。
公孙瓒闻言瞪了他一眼,没好气道:“什么就到这儿?安稳坐着,吃完晚宴再走,至于选人的事你着什么急?我都答应你了还能赖账?”
“行,那就听叔父安排。”士颂对他行了一礼。
“这才对嘛,你第一次过来拜访,我要是让你饿着肚子回去,传出去我公孙瓒脸还要不要了?”公孙瓒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招来左右吩咐准备宴席。
等待宴席的功夫,公孙瓒拉着士颂询问起了交趾的现状,自从听到曲辕犁的事后,他就发现自己对于交趾的印象还停留在十几年前,其实只要留心观察,他早该发现不对的,就凭士家这几年卖给他的粮食,那就不是十几年前那个贫瘠的交趾能拿的出来的。
面对公孙瓒的询问,士颂也是挑着能说的东西说一下,不能说的东西那就现编一个借口搪塞过去,比如:他家的船为什么这么大,那是跟西洋人学的。为什么他家偷偷卖给他们的盐巴那么精细那么白,那是西洋人运过来,他家负责转卖。为什么他家的糖那么白,那也是西洋人运过来的......
反正一切不能漏底的东西士颂统统往西洋人头上推,反正汉朝人对于洋人也不陌生,以前丝绸之路通畅的时候经常有胡商过来做生意,既然路是有丝绸之路,海上有个西洋船队也不稀奇吧?
听到最后公孙瓒也是无语了:“贤侄,你就说你家卖给我的东西有哪些不是西洋人的吧?”
士颂装模做样的沉思了一会儿,随后一本正经的回答道:“粮食,粮食是我们交趾自己种的,西洋人不吃大米。”
公孙瓒:......
“对了,还有曲辕犁,这也是我们交趾的工匠改良的。”士颂补充道。
公孙瓒抬手阻止:“行了,别说了。”
此刻公孙瓒都想给自己一巴掌,没事多这个嘴干嘛?他算是看出来了,士颂回答他的话十句里面有八句半是编的,可他偏偏还没法反驳,因为那些玩意儿他确实没听说是大汉哪个家族生产的。
“贤侄既然早就掌握曲辕犁这种神器,为什么不早点拿出来献给朝廷?这可是造福天下的壮举啊。”当了半天透明人的刘备突然开口问道。
士颂先是一愣,随后反问道:“然后呢?”
这下轮到刘备懵逼了:“什么然后?”
“曲辕犁献给朝廷,然后呢?对我们交趾有什么好处吗?”士颂重新问了一遍。
“当然有好处了,天下百姓肯定会感激你们的,朝廷肯定也会有相应的封赏。”刘备理所当然的说道。
“欸~百姓感不感激的咱们先不说,单就说朝廷的封赏~”说到这里,士颂一脸玩味的看着刘备:“我要没记错,当年平定黄巾的时候玄德公立的功也不小吧,那朝廷给玄德公封赏了什么?”
刘备沉默了,他现在有点后悔多这个嘴了,这不是自己给自己难堪嘛,明知道当时的朝廷是什么德行还去劝士颂,汗~
张飞一下没反应过来,见刘备这样,还以为士颂是在故意在揭奚落刘备,当即拍案而已,指着士颂骂道:“你这小娃娃说什么呢?”
这下典韦也不干了,蹭的一下站起来,怒视张飞:“你这黑厮再敢指着我家主公,信不信俺把你手剁了?!”
“来就来,我怕你啊。”张飞也是暴脾气,撸起袖子就准备开干。
关羽眼睛眯起,紧紧盯着黄忠,黄忠手搭在剑柄上,坦然跟关羽对视,双方就等着对方先动手,帐中气氛一时有些紧张。
公孙瓒一手扶额,脑壳有点疼,一边是自己兄弟,一边是自己合作伙伴,偏向谁都不好。
就当他难以抉择时,刘备回神了,猛地一拍案几,怒道:“翼德,休得无礼,我刚才是想到之前咱们立功后等待朝廷封赏的日子,跟贤侄没关系。”
说完之后,他又起身对着士颂行了一礼:“贤侄勿怪,我三弟就这暴脾气,无心之语,没有恶意的。”
士颂微微侧身,躲过刘备的大礼,摆了摆手,笑道:“玄德公客气了,张将军的脾气我也是知道的,不会放心上的。”
说完,士颂也拍了拍典韦,示意他别冲动。
典韦瞪了张飞一眼,随后重新坐下。
刘备叹了口气:“贤侄说的没错,是我太想当然了,我们三兄弟当初得了军功,要不是有贵人帮助,怕是一个县尉之职都落不到我头上,同理,当初你要是把曲辕犁献给朝廷,怕是也得不到什么实际的封赏,最多给个虚职。”
士颂摇摇头:“其实朝廷的封赏我们并不在乎,之所以当初没想着把曲辕犁献出来,我们也是有私心的。”
说到这里,士颂看向公孙瓒:“叔父,你早年是来过交趾的,对交趾的印象怎么样。”
“穷。”公孙瓒想都没想,一个‘穷’字直接脱口而出,随后接着说道:“我去过很多地方,但是能穷成那样的我还是第一次见,除了城里稍微能看一眼,其他地方简直没眼看,那里的百姓说是食不果腹、衣不蔽体都算轻的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山里蹦出来的野人呢。”
士颂点点头:“叔父说的没错,当初确实就是这么个情况,我士氏一族自新莽时期为避动乱迁至交州,到了我这一代已经是七世了,自我记事起,就看到了叔父描述的景象,城内城外完全是两个天地,当时我就问父亲,我们士家作为当地豪族,为什么不帮助那些人,我父亲就用一句话回应了我‘救急不救穷’。”
“当时我不理解,以为我父亲单纯是吝啬钱财不想帮助那些穷人,可是随着我长大,我明白了父亲的用心,当时以士家的财力的确可以救助他们一时,可难以长久,要是让那些人养成了领救济的习惯,一旦士家难以为继断了救济,那后果~”
“后果怕是会憎恶你家,更有甚者可能会联合起来冲击你家,搞不好会家破人亡,升米恩,斗米仇,这可不是说说的,”公孙瓒接话道:“我经历过黄巾之乱,对此再清楚不过了,当时面对饥饿的流民,不是没有良善之家开仓救济,可是结果无一例外,都是家破人亡,所以后面再也没有人敢当好人了。家底再厚,能救一两人,可是面对成千上万的灾民怕也是无能为力。”
士颂点点头:“正是如此,所以不是我家冷血,实在是穷人太多,有心无力。直到曲辕犁的出现,算是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当时也有人劝我父亲把此物献给朝廷,获取封赏,可是我父亲稍加思考后就直接拒绝了,把东西献上去容易,凭借士家在朝廷中的人脉,混个一官半职也不难,可交趾的根本情况却得不到改善。”
“看到曲辕犁后,我父亲当时就决定,以士家之财力招募工匠大力打造曲辕犁分给百姓,同时再给他们提供粮种,也正这个决定,一年之后,交趾喜获丰收,百姓不仅吃饱了饭,家家户户还有了余粮,后面我父亲又派人向百姓收购余粮,与外面做交易,所得钱财换成牛马牲畜,随后再分配给百姓,引导他们开荒种田,修建水渠。就这样,几年之后,交趾一改昔日穷困的面貌,变得富庶起来。”
士颂解释完,看向刘备,说道:“玄德公,这就是我们的私心,依你之前所言,当时把曲辕犁献出去,确实有可能造福天下百姓,可这样对交趾发展不利,因为大家都丰收了,交趾产的粮食就卖不上价,便无法获取足够的牲畜帮助交趾百姓开荒种田。”
刘备闻言摇了摇头,叹气道:“这不是私心,这是人之常情,谁不想自己家乡富裕起来呢?要是我和令尊换个位置,怕是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没有几年的藏拙,交趾也不会发展的这么好,百姓或许能吃饱饭,但想要变得富足,难~”
“是啊,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你们能为家乡百姓做到这样,已经很不容易了,毕竟大伙只是凡夫俗子,不是圣人,没法做到兼济天下。”公孙瓒也忍不住发出感慨。
听着两人感慨,黄忠、典韦对视一眼,纷纷感觉有些无语,同时心中也在吐槽,主公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本事又见长了,刘备他们不知道交趾是什么情况,他俩还能不知道?
什么为了粮食能卖上价所以不献出曲辕犁,扯淡!主公纯粹就是为了能多吸纳流民而故意为之,要是天下百姓都能吃饱饭,谁特么乐意跑到偏僻的交趾来?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299/4444308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