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讨董结束,启程回家
“贤侄,经此一别,不知何日能再见,一路珍重。”次日上午,士颂集合完队伍,曹操特意赶来送行。
士颂对他行了一礼:“这些时日多谢叔父的关照,以后叔父遇到难处需要帮助,可遣使来交趾,能帮我一定会帮的。”
曹操哈哈大笑:“那我可要当真了,到时你可千万别吝啬。”
士颂微微摇头:“我倒是希望不会有这一天。”
曹操点点头:“我也希望不会有这一天。”
士颂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提醒道:“联军快断粮了,望叔父早做打算。”
曹操脸色一僵,呆愣在原地。
士颂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叔父,望你也多多珍重,山水有相逢,再见。”
说完,士颂翻身上马,大手一挥,招呼着队伍启程。
等到士颂走远,曹操才回过神,旋即放声大呼:“贤侄,一路保重!”
士颂挥了挥手,没有回头。
目送着士颂远去,直到看不见他的身影,曹操才转身返回大营。
“大哥,联军中那么多诸侯,我也未见你对他们如此看重,可偏偏~”回去路上,曹仁问出心中的疑惑。
“我问你,他多大了?”曹操反问。
“16。”曹仁直接脱口而出。
曹操叹了口气:“是啊,他才16,如此年轻,身边两位就有猛将追随,麾下士卒训练有素,家中更是不缺钱粮,你说这样的人要是想做出一番事业来,很难吗?”
“那倒是不难。”曹仁实话实说:“不过他的根基远在交趾,就算他能做出一番事业,顶了天也就是在交州之地称王称霸了,交州旁边的扬州、荆州世家林立,可都不是易与之辈,他后面就是想拿下这两个地方都够呛,更别说把手伸到咱们中原地区来了。”
曹操摇摇头:“原本我也和你一样的想法,可是你知道他这次回交趾走的那条路线吗?”
曹仁撇撇嘴:“大哥,你这不是明知故问嘛,人家不早说了去广陵,然后坐海船回去?”
曹操瞥了他一眼:“那我问你,他现在能靠着海船把这十万难民带回去,将来靠着海船带着十万兵马来中原,很难吗?”
“呃......”这下曹仁没话说了,这玩意貌似不难,能回去自然也能过来。
曹操抬手拍了拍他的肩膀:“所以啊,这样的人咱们能交好就尽量不要得罪,最主要的是人家今年才16,你想想咱们16岁的时候在干嘛?”
说到这里,曹操又叹了口气:“等咱们老了,人家正值壮年,跟这样的人作对,那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嘛?咱们应该庆幸,经过这段时间的接触,我发现这小子并没有争霸天下的心思,或者说他压根看不上咱们这中原之地,不然咱们以后有的头疼了。”
也就是士颂不在这里,不然听到曹操的话后他高低得反驳一句:我特么是看不上中原之地吗?是离得太远手够不着而已。而且中原之地太乱,三天两头干仗,就算强行拿下来了一时半会儿也没法安心发展,有这功夫,他还不如多花点心思发展南方地区的。
过个十几二十年,等到他地盘上的人口突破千万,堆人都能堆死你们。
......
另一边,士颂和陶谦并驾齐驱,陶谦也问出了差不多的问题:“贤侄,众诸侯中我发现你对曹操格外看重,这是为何?”
士颂也没藏着掖着,咧嘴一笑:“因为我感觉他能成大事!”
陶谦眉头一挑:“就他?将不过兄弟几个,兵马只有五千,在这中原之地都排不上号,他能成大事?”
士颂哈哈大笑:“叔父可不要小瞧他,当年高祖皇帝可就是靠着老家兄弟几个成就大业的。金陵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他曹操现在只是在事业低谷而已,只要给他机会发展起来,早晚会吓世人一大跳的。”
陶谦闻言顿时一惊:“你是说曹操有帝王之气?”
士颂摇摇头:“他有没有帝王之气我不好说,但是成为一方霸主的潜力还是有的,怎么样?叔父要不要提前投资一波?”
“贤侄何以见得我会投资他,而不是提前出兵灭了他?”陶谦反问。
“呵呵,如果叔父年轻二十岁或许会有这样的想法,但是现在嘛~”士颂说着看向陶谦:“我要没记错,叔父比我父亲还年长几岁吧?”
说到自己的年龄,陶谦满脸无奈之色:“是啊,老夫今年59了,已是花甲之年,早无争霸之心了,现在就希望能保境安民,不负一方牧守之责。”
“叔父,小侄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通过这几天的接触,士颂觉得陶谦这人还不错,想救他一救。
陶谦无所谓的摆了摆手:“贤侄有什么话就说,老夫都这把年纪了,还有什么接受不了的?”
“嗯~”士颂稍微组织了一下语言,缓缓开口:“徐州北靠青州,西连兖州、豫州,南接扬州,可谓四战之地,境内无险关防守,兼之徐州富庶,一旦被强敌盯上,徐州会很危险,叔父年事已高,到时怕会力有不逮,依我见,不如早退,这样还能安享晚年。”
陶谦闻言沉默了一会儿, 旋即叹了口气:“贤侄说的我又何尝不明白,可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我是朝廷亲封的徐州牧,怎能因为有强敌环伺就置麾下百姓于不顾,独自脱身享乐?”
“非也~”士颂摇了摇头:“我劝叔父早退正是为了徐州百姓,如果叔父年轻二十岁,我断不会劝说,可是现在叔父老了,我说句不中听的话,叔父此时牧守徐州就犹如一老人守着一屋子金银财宝,很难不让人觊觎。”
“那又如何,如今徐州人口280万,带甲之士数万,钱粮更是无数,面对外敌也并非全无招架之力。”经过自己治理,对于徐州的实力陶谦还是有点自信的。
士颂耸耸肩:“可是结果又能如何?无非就是多撑一段时间罢了,又无反击之力,遭殃的不还是下面百姓?”
“论武将,徐州也就一个臧霸稍微看的过去,可是人家听调不听宣,真要强敌来攻,只要不动他的利益,想必他也不会全力以赴吧?至于本地的那些世家就更不用说了,叔父比我清楚,只要不动他们的利益,他们可不会在乎州牧的位置上坐的是谁。”
陶谦想了想,摇摇头:“贤侄说的话我明白,可还是那句话,我是朝廷亲封的徐州牧,不可能弃百姓于不顾一走了之的。”
“既然叔父已有决议,那我也不再多言了,如果将来不幸被我言中,叔父可让家人来交趾寻我,我必护佑一二。”
见陶谦下定决心,士颂也不打算劝了,对于这种心系百姓的官,他还是挺敬佩的,救不了陶谦的命,庇护一下他的家人也是可以的。
陶谦闻言欣慰的看了士颂一眼,感慨道:“要是我那两个不成器的儿子能如你这般,那该多好啊。”
想到自己的两个儿子,陶谦就一阵脑壳疼,俩兄弟文不成武不就,根本难堪大任,但凡他们能争口气,他也不至于这个年纪了还要劳心劳力瞎折腾。
听到这话,士颂则是一脸黑线,内心腹诽不已:好你个老毕登,老子好心好意想救你一命,你居然占我便宜,想当我爹?等你挂了,我就就把你两个儿子扔吕宋岛去,让他们天天去跟猴子作伴。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299/4444305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