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船队抵达交趾
经历了十天的海上航行,船队终于抵达交趾。
当大船靠港的那一刻,士颂长出一口气:“总算是到家了,以后非必要,我是懒得出远门了。”
“俺也一样。”典韦点头附和:“出去转一圈才知道,哪都没有交趾好。”
“主公,那远处巍峨的城池就是新城吗?”赵云指着远处巨城说道。
士颂点头:“对,那就是新城,一万多人夜以继日花了三年才建造好,怎么样?是不是很雄伟?”
“这么大的城池三年就建好了?”赵云惊讶道。
黄忠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长见识了吧,这个城池用的是新的建筑材料,虽然只用了一万多人,但是消耗的物资海了去了。”
“建造这座城池的时候,每天用以运输材料的四轮马车都有两千多辆。”
赵云愣愣点头:“确实大手笔,要是换了中原之地,这么大一座城,不知道要动用多少徭役花费多少时间才能建好的。”
士颂微微一笑:“我们交趾可没徭役这说法,参与建城的工人可都是有工钱的,正因如此,他们干活才会卖力。”
“不然的话靠征发徭役造这么大一座城,不知道要造到猴年马月的。”
就在这时,王富贵走了过来,提醒道:“主公,舷梯已搭好,可以下船了。”
士颂点了点头:“走吧大伙,咱们下船回家。”
说完,士颂率先朝着舷梯走去。
下船来到码头,士颂用力的跺了跺脚,感慨道:“还别说,我头一次觉得脚踏实地的感觉那么好。”
典韦憨笑:“俺也一样。”
别看他块头大,但也不习惯长时间坐船在海上晃荡,他现在还有种头重脚轻的感觉。
“主公,别在这感慨了,赶紧走吧,三将军在前面等着了。”黄忠提醒道。
“走走走,赶紧的。”
光顾着感慨,差点忘了这茬了,士颂赶紧加快脚步朝着士徽走去。
“老五,欢迎回家。”
士徽张开双臂,给了士颂一个大大的拥抱。
寒暄过后,士颂问起了百姓的安置情况:“三哥,合浦郡那边划出地方安置这两万多人了吗?”
士徽拍拍胸脯:“放心吧,地方早划出来了,不过房子的事情还得再等等,目前还没建好,得委屈这批百姓住上一段时间的帐篷。”
士颂闻言皱起眉头:“这是怎么回事?按照建筑部队的速度,不应该完不成啊。”
士徽一脸无语的看着他:“如果是造房子的地方是在交趾,那肯定是完的成的,可你临时把地方改到了合浦,所有的材料都得从交趾运过去,速度自然就慢下来了。”
“不过你放心,除了房子外,百姓的生活不会有问题的,一应生活物资都备齐了。”
“主公,造房子这种事情我们也可以帮忙的。”刘辟突然开口说道。
士颂摆了摆手:“不用,专业的事情就交给专业的人去办,你们远道而来都辛苦了,之前吃的又不好,这段时间就以调养身体为主。”
“这位是?”士徽没见过刘辟,但是一看到刘辟的体格,就知道这家伙是个武将,顿时就动了挖墙脚的心思。
“三哥,这就是刘辟刘太初,原先这批百姓的首领。”士颂把刘辟的信息简单介绍了一遍。
士徽听完双眼放光:“人才啊,能从黄巾起事活到现在的首领可真不多见,兄弟,有没有兴趣跟我混?”
“阿这?”刘辟顿时懵了,他长这么大就没见过如此独特的打招呼方式。
“三哥,你当着我的面挖人是不是不太礼貌?”士颂咬牙切齿的瞪着士徽。
士徽尴尬一笑:“那什么,我手底下不是缺人嘛,所以看到人才就走不动道了,你手底下都有这么多人了,让给我一个怎么了?”
“滚蛋,你撬我的人还撬上瘾了?刚挖走一个夏侯兰,现在又来打他的主意?”
士颂现在是真的忍不了了,要不是打不过士徽,他真想扑过去揍他一顿,哪有这么薅羊毛的?
见士颂真要发飙了,士徽赶忙摆手:“行了行了,我不挖总可以了吧,你赶紧先回家吧,父亲还在家里等着你的,这里百姓的安置工作我会搞定的。”
士颂冷哼一声,都懒得搭理他,直接招呼着黄忠一行人往郡城赶去。
......
“这里也太繁华了吧?”
前往郡城的路上,赵云忍不住发出感慨。
周泰、蒋钦等刚入伙的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他们这些人也都是见过世面的,可是从来没有在中原之地见过哪个农村这么繁华的。
稍远处都是一排排白墙黑瓦的建筑,错落有致,要不是道路两旁都是成片的农田,他们还真不敢信这里是农村。
看见他们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典韦忍不住得瑟起来:“怎么样,俺没骗你们吧,跟中原比起来,交趾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主公?这里真是农村?那房子真是普通百姓住的?”刘辟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
士颂勾起嘴角:“这里是不是农村,你们不应该都看出来了么?你们也不要羡慕,跟随你们一起来的百姓,以后都是这配置。”
刘辟停下马,走到路边的田埂上,双手捧着一颗饱满的水稻,眼泪都流出来了:“要是当初我家乡有这一半好,我们也不至于举旗造反啊。”
见此一幕,裴元绍、周仓、周泰、蒋钦也是心有戚戚,他们都是造反起家的,算是跟刘辟同病相怜了。
“好了,大老爷们哭什么?现在你不是已经到这里了嘛,你就放心吧,在这里饿不着你们的,交趾最不缺的就是粮食。”
典韦走上前,拍了拍刘辟的肩膀,开口安慰。
他以前因为杀人躲进山里,也饿过一段时间的肚子,刘辟因为吃不上饭而造反的举动他多少也能理解。
刘辟抹了把眼泪,站起身,对着士颂行了一礼:“多谢主公。”
士颂摆了摆手:“行了,大男人别扭扭捏捏的,有什么好谢的?要谢就谢你们自己,没你们种地,粮食也不会变出来啊。”
“主公,交趾的田赋是多少啊?”周仓好奇道。
此言一出,周泰等人齐刷刷的看向士颂。
士颂翻了个白眼:“我们这里不收田赋,种了多少粮食都是你们自己的,要是家里粮食吃不完,可以把粮食卖给当地的粮库。”
“什么?!没田赋?”这下几个人都懵了,他们长这么大就没听说过这种事情,现在就感觉跟听天书似的。
典韦嗤笑一声:“之前早跟你们说过了,交趾最不值钱的就是粮食,你们还不信。”
“不是我们不信,是我们不敢信啊,长这么大我就没听说过哪个地方是不收田赋的,哪怕是灾年,也顶多是免掉一点,从没有不收这个说法啊。”赵云吃惊道。
士颂瞥了他一眼:“那是因为你们历史没学好,文帝时期就免过天下田税的,我们交趾赚钱的行业多的是,压根没必要在粮食上薅百姓羊毛。”
赵云挠挠头:“这倒是我孤陋寡闻了。”
“在这里,你孤陋寡闻的事情多着呢,等到拜见完我父亲,我安排人带着你们到处转转,好好长长见识。”
对于他们有这反应,士颂倒是没觉得意外,因为之前每一个迁移过来的百姓都是这副样子,时间一久也就习以为常了。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299/4444303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