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一心只读圣贤书?数理化教你做人
三日后,长安城,国子监旁。
“皇家科学院!”
一块由当今陛下李世民亲笔御赐的巨大匾额,在礼官高亢的唱喏声中,被八名禁军合力高高挂起。
三个烫金大字龙飞凤舞,在初秋的阳光下,几乎要闪瞎所有人的眼。
位置太扎眼了。
紧挨着国子监,这个天下所有读书人心中至高无上的圣地。
一个研究“奇技淫巧”的匠人窝,居然敢跟国子监脸贴着脸,这在所有儒生看来,不是挑衅,而是赤裸裸的羞辱!
伴随匾额落地的,还有一则昭告天下的圣意:皇家科学院,即日起面向大唐全境,不问出身,不限年龄,公开招募首批“天子门生”!
一石激起千层浪。
国子监内,祭酒孔颖达这位当世大儒,气得将手中的竹简重重砸在案上,发出“砰”的一声巨响。
“荒唐!滑天下之大稽!”他指着门外,对着满堂大儒博士怒斥,“以机巧之术为立学之本,此乃舍本逐末,玩物丧志!长此以往,圣人教化何在?我大唐国本何存?”
“孔祭酒息怒!”一名博士连忙起身附和,“下官听闻,那林浩妖言惑众,竟称格物便可知天下至理,这与‘君子不器’之古训背道而驰,分明是墨家余孽的邪说!”
“必须阻止他!”孔颖达在堂内来回踱步,长须不断抖动,“老夫这就联名上书!绝不能让这股歪风邪气,污了长安的文风!”
一封由孔颖达领衔,数十名大儒联名签署的奏疏很快递进了皇宫,痛陈科学院“专研奇技淫巧,背离圣人教化,恐动摇国本”。
李世民收到后,只是淡淡地批了两个字:已阅。
既没同意,也没驳回。
但孔颖达等人的目的已然达到。
在他们的推动下,长安城内的舆论彻底倒向了国子监。
茶馆酒肆的说书人,把科学院编排成藏污纳垢的妖窟;太学里的学子们更是义愤填膺,日日作诗撰文,将科学院贬得一文不值,斥之为“匠人之学”,下九流的玩意儿。
于是,皇家科学院招生的第一天,场面尴尬到了极点。
偌大的府邸门口,负责登记的吏员打了三个哈欠,支着脑袋昏昏欲睡。
偶尔有几个衣衫褴褛的老工匠,在街对面探头探脑,眼里满是渴望。
可他们刚想靠近,就被周围路过的学子们投来的鄙夷眼神给逼了回去。
李丽质站在科学院的门内,看着这番景象,急得在门槛前来回踱步。
“林浩,你倒是说句话呀!”她忍不住抱怨,“他们这是铁了心要让我们办不下去!再这样下去,别说招募人才,我们自己都要成全长安的笑话了!”
林浩却像没事人一样,靠在门廊的朱红柱子上。
“林浩!”李丽质见他半天不语,急得跺了跺脚,又唤了一声。
“别急。”林浩终于开口,依旧是那副懒洋洋的样子,“他们不是觉得咱们不入流,觉得咱们的学问上不了台面吗?”
“去,拟一份战书,派人送到国子监!”
“战……战书?”吏员和李丽质同时惊呼出声。
林浩自顾自地说道:“战书上就这么写:三日之后,午时三刻,我皇家科学院将在国子监门前,举行首场公开招考。我林浩,愿以皇家科学院的存废为赌注,与国子监诸位大儒立下赌约!”
李丽质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林浩,你疯了!?”
“赌约内容很简单,”林浩竖起一根手指,“考题由我科学院出,现场公布。只要国子监祭酒、博士、大儒……有一个算一个,只要他们中任何一人能答对我三成题目,我皇家科学院便当众承认学问不精、误人子弟,即刻关门解散,我林浩从此不再涉足格物之学!”
“你……你这是在豪赌!”李丽质的声音都在颤抖。
这已经不是挑衅了,这是把自己的所有身家性命都压在了赌桌上!
林浩终于笑了,他转向李丽质:“可如果,他们一成都答不出来呢?”
孔颖达和一众大儒看着手中的战书,先是死一般的寂静,随即,整个大堂爆发出雷鸣般的哄堂大笑。
“哈哈哈哈!老夫没看错吧?赌约?以科学院的存废为赌注?”
“只要答出三成?这黄口小儿,当真是狂妄到了不知死活的地步!”
“他这是生怕我们不去,主动把脖子伸到我们的刀下啊!这是自取灭亡!”一名博士笑得涕泪横流,“他以为考试考什么?考他那套摆弄水晶的戏法吗?我等浸淫圣贤书数十载,岂会被这等匠人伎俩难住!”
“应战!”孔颖达捋着花白的胡须,猛地一拍桌子,“去!告诉那竖子,他这个赌约,国子监接了!不仅老夫会亲自到场,监里所有博士、助教,一个不落,全都会去!”
“另外,把这份战书的内容,给我在全长安城传遍!老夫要让全城百姓都来做个见证,亲眼看看他林浩是如何自取其辱,亲手砸掉自己科学院牌子的!”
一场在所有人看来“必输无疑的疯狂赌局”,在国子监的大肆宣传下,瞬间成了整个长安城万众瞩目的焦点。
三日后,国子监门前。
孔颖达等十几位大儒,身着代表身份的祭酒、博士朝服,正襟危坐于考官席。
他们不仅带来了国子监最顶尖的学子,自己也准备随时下场,誓要将林浩的“歪理邪说”彻底扼杀在摇篮里。
午时三刻,钟声敲响。
林浩在一片肃杀的目光中,不紧不慢地走上考台。
他将目光直直投向孔颖达,朗声道:“孔祭酒,诸位大儒,约定之日已到。十道题,国子监只要有任何一人能答出三道,我林浩便承认格物之学乃是奇技淫巧,皇家科学院就此解散,永不复开!”
他一挥手,护卫将一块巨大的木板抬上高台,板上以黑布覆盖。林浩亲手抓住布角,猛地一扯!
“唰!”
黑布落下,十道以朱砂写就的题目,赫然出现在所有人面前!
第一题:“今有千斤铜鼎,如何令一寻常壮汉,凭一己之力,将其抬起半尺?请述其法,绘其器。”
第二题:“长安城方圆百里,欲于城中建一高塔,自塔顶可尽览城郭四角。问,此塔最低需建多高?请述其理。”
第三题:“引渭水入长安,请构思一法,使其流遍全城主街,无需人力畜力时刻轮转。此法何解?”
第四题:“天晴之日,不攀爬,不动尺,如何精确丈量出大雁塔之高度?请述其法。”
第五题:“有一金冠,传为先朝之物,然疑似黄铜所伪。在不损伤金冠分毫之前提下,如何辨其真伪?请述其法。”
第六题:“有兵三名,贼三名,欲乘一小舟渡河,舟上每次仅容两人。兵在侧,若贼人数多于兵,则兵危。问,如何安然渡尽?”
第七题:“城外有盐碱之地百亩,颗粒无收。请述一法,如何改良土壤,使其变为可耕种之良田?”
第八题:“如何制一器物,可将极小之物(如蚁足之毫毛)清晰放大,映入眼帘?请述其理,绘其图。”
第九题:“如何制一器物,无需燃油,无需风力,便可自行指向南方?此物何解?”
第十题:“苹果熟则坠地,月亮悬于高空。为何苹果坠而月不坠?请述其理。”
全场死寂。
如果说前三道题只是让人感到荒谬和棘手,那么这全部十道题,则构建了一个凡人根本无法理解的世界。
丈量高塔、辨别真金、改良土地、放大微物……最后甚至问到了月亮为何不掉下来!
这哪里是考试?这简直是对世间所有读书人的公开拷问!
国子监的学子们脸色煞白,手里的笔重如千斤。
他们穷尽毕生所学,也无法在这十道题中找到任何与“子曰诗云”相关的蛛丝马迹。
孔颖达的身体抑制不住地颤抖起来。
他第一次感觉到,自己穷尽一生钻研的圣人学问,或许……真的触碰不到这个世界的真实面貌。
羞辱、愤怒、茫然、恐惧……种种情绪交织在一起,让这位大儒的脸色由青转紫,几欲吐血。
赌约的条件是十题中答对三题,可现在看来,别说三题,他们连一题的思路都摸不到!
眼看局面彻底僵住,林浩抓住时机,声音响彻全场:
“诸位,这就是我皇家科学院的学问!经义修心,格物强国!我皇家科学院,不培养坐而论道的书生,只培养经世致用的实干之才!这十道题的答案,就在我们脚下的大地和头顶的星辰之中!”
“今日,这十题,若有人能答出三题,即可为我皇家科学院第一批天子门生!”
人群后方,一只瘦骨嶙峋、沾满泥污的手,颤颤巍巍地举了起来。
万众瞩目之下,一个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少年,瘸着一条腿,费力地高举手臂。
不等护卫开口,那少年冲着高台大喊:
“大人,能不能......让我试试!”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291/4443437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