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嫉妒使人精分
一人一狐玩得不亦乐乎,忽听院外传来叫喊的声音,苏绾绾嘱咐雪儿自己在空间里玩耍,
顺便嘱咐它去仓库里找找种子,不论什么种子,种到黑土地里试试看。
雪儿点头同意了,
因为雪儿发现这片黑土地有息壤的痕迹,它想要试试。
苏绾绾则独自出了空间,
看了看还在呼呼大睡的胖儿子,这才走出去开门,乔梅花手里提着一篮子鲜嫩的黄瓜,
她甫一见到苏绾绾时,
脸上的表情很是惊喜:“绾绾,你在家呢?”
“在呢。”
“我听人说你今天又出去了?”
“是啊,今天去办入职手续,明天我要开始上班了呀。”
“啊!”乔梅花惊得手中的黄瓜篮子都掉落在地:
“你,你要上班了呀?
在,在哪儿上班呀?”
苏绾绾帮着捡起黄瓜,一根一根装进篮子里,
然后递给乔梅花:
“去研究所上班呀,他们看中了我组装自行车的技能,这才让我去上班的啊。”
“是,是陈副营帮你找的工作么?”
苏绾绾摇头:“他每天忙成了狗,哪有时间帮我找工作呀,再说他也没那个能力帮我安排工作,
工作是我自己找的。”工作的事可不能跟陈长安沾边,要不然那群家属又该集体抗议了。
乔梅花闻言后,一脸复杂的看着苏绾绾,同时心里羡慕得不要不要的。
她们这一批军嫂来家属院都好几年了,因为职位有限,军区一直无法给她们安排工作。
没想到,苏绾绾才来不到半年,就找到工作了。
这人比人可真是气死人了。
“恭喜你呀。”乔梅花尽管心里羡慕嫉妒,但她还是笑着同好姐妹道喜。
“谢谢~”
“进来坐会儿吧~”
“不了,家里还有一堆的事等着我干呢,这是我种的黄瓜,这次藤上结了不少,
我送几根给你尝尝鲜。”
“谢谢乔嫂子,我家黄瓜正好吃完了呢。”
“下次要吃,去我家地里摘。”
“好呀~”
目送乔梅花回了隔壁院子,苏绾绾这才收回视线,准备回屋给远在双桥沟的父母兄嫂写信。
她两个嫂子这会儿快要生了吧,至于陈家屯那边,陈长安这个亲儿子都没表示,
她就更不想管了。
乔梅花回到家,
一屁股坐到地上,望着院子里一盆脏衣裳出神,她怎么都没想到,
她跟苏绾绾的差距这么大,这才过去了多久啊。
因此不到一个小时,苏绾绾要去研究所上班的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速在家属院蔓延。
大家不约而同的倒吸口凉气,完了,又有些气愤不已,认为军区领导过于偏心了。
凭什么她们来了好几年,都没有安排工作,人家苏绾绾才来不到半年,
军区就给她安排工作了,几个刺头组织起来,纷纷要找营区领导讨要说法。
最后还是司怀礼用强硬的手段镇压了下来,
他气愤的拍桌子:
“你们简直胡闹!
你们只看到人家获得了工作,
你们怎么不想想,人家没事在家看书,努力学习,自学成才。
她学会利用废弃零件组装的自行车,
被研究所的领导看中了。
因此,研究所的领导认为苏同志是位不可多得的创造型人才,这才招进研究所的,
拭问你们能行吗??
你们平时,只知道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吵得脸红脖子粗,
却从不知上进,不知开动你们的脑子。”
司怀礼看了一圈,有些面色羞赧的家属低垂着脑袋,
手指搅着衣角,
有的还有些不服气,咬紧唇瓣,想说些什么,又不知从何说起。
随即司政委又语重心长道:“同志们啊,你们要记住了,天上不会掉下馅儿饼。
人家秉烛夜熬看书的时候,你们看不见,别人开动脑子钻研的时候,你们还是看不见,
所以,你们凭什么嫉妒人家找到体面的工作呢?
所以同志们啊,不要眼睛总是盯着别人的成功,却看不到别人的付出,
这是鼠目寸光,这是懒惰成性,因噎生妒的行为。
你们要是想着上进,
我们场外公告栏上的大字写着扫盲班,
平时让你们多学文化知识,多给自己增加点自信,可你们呢,完全当成耳旁风,
还说什么读书识字无用,
宁愿三三两两坐在树底下唠闲嗑,
也不愿意拿起笔写几个字。
那你们还指望这工作从天上掉下来砸你头上啊,不要太想当然了。
好了,这事到此为止,再让我听到风言风语传出去,别怪我处罚你们,
行了,你们回去好好想想吧。”
众军属闻言后,纷纷羞愧的低下了头。
有人还是不服气,轻声嘀咕:“我们大字不识一个,如何创新?这不是难为人吗?
再说了,那些字长得像掉了枝的树叉子一样,
我不认识它,它也不认识我,映在纸上只会大眼瞪小眼,互瞪,”但这话没人搭理她。
***
而远在双桥沟的苏家人,这会儿也正在想念苏绾绾呢,特别是苏母,
她一边扒拉菜叶子喂鸡,一边叹道:
“唉!老头子,也不知道咱家绾绾在部队里怎么样了?
我这段时间不知为啥,特别想她,晚上做梦也想,还想我大外孙。”
苏父正在编筐,头也不抬道:“想她,就给她写信呗,或者去公社邮局给她打电话也行。”
“你说得对,只不过最近家里太忙了,得空了我去邮局一趟,另外给咱闺女寄点干货过去。
正好你上次上山打了两头野羊,
我腌制晒干了,也给她寄几斤过去。”
“行。”苏父嘴里叼着柳条,“多寄点过去,她爱吃。”
苏母笑得温柔:“是啊,这孩子从小就喜欢吃肉。”
“看你这话说的,谁不喜欢吃肉啊。”
夫妻俩在谈论苏绾绾幼时的趣事,院子里充满了温馨的笑声。
苏父手里的柳条灵活地穿梭着,编筐的动作熟练而沉稳,仿佛每一根柳条都寄托着对女儿的牵挂。
“你还记得绾绾小时候吗?”苏母一边整理着晒干的野羊肉,一边回忆道,
“那丫头胆子大得很,村里别的孩子怕狗,她倒好,还敢追着狗跑。”
苏父嘴角微微上扬:
“可不是,有一次还把村头老李家的狗撵得满村跑,最后那狗见了她都得绕道走。”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287/4444252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