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81

王一鸣想起看到的一份材料,好像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不允许这样把刚刚建设好的建筑,或者使用年限没有到期的建筑,不明不白的就被拆除了,那样是会受到法律的制裁的。他们要求规划的严肃性,不允许朝令夕改,最关键的是,他们尽量做到的是物尽其用,不搞重复建设,浪费社会财富。而我们,是换了一任领导,就改一次甚至几次规划,刚刚建设好的大楼,桥梁,有的甚至还没有来得及使用,因为领导一句话,就炸掉了,拆除了,路面也是,坑挖了填,填了挖,整天折腾个不休。马路全国都一样,被称为拉链,这样下去,怎么得了啊!

我们有多少资源,能够经得起不孝子孙这样无休止的折腾啊!官权泛滥,折腾个没完,是这些年一切灾难的根源啊!

王一鸣想到这里,心里也是一声叹息。自己虽然已经是大领导了,但在西江省里,仍然说了不算,是个说你有用就有用,说你没用就没用的三把手,这个三把手,论实权,有时候还比不上省委秘书长。副职就是聋子的耳朵——摆设。你有思考的权力,却没有说话的权力,说了也没有人听你的,反而是自讨没趣。所以王一鸣这个时候,只能是闭上嘴巴,静静的观察而已。

在学校里转了半个小时,该看的也都看了,老梁说:“王书记是不是到大会议室里,休息休息,和大家见见面,顺便为大家讲几句话,大家都是第一次见王书记,都想听听王书记讲话呢!”

王一鸣觉得自己作为党校的校长,也该给大家见个面,再说也累了,该休息休息了,于是就没有反对,跟着老梁,走进了党校的大会议室。

一进去,发现里面已经坐了一大屋子的人了,看样子有个百儿八十个,说明他们是早已经等候在这里了,在大门口列队欢迎后,就在这里集中了,这么多人等了自己半个多小时,王一鸣更觉得过意不去。所以坐下来的时候,先向大家道了歉,说:“让大家这么大张旗鼓的欢迎我,耽误了大家一个下午的时间,实在是对不起了。今后我再来,千万不要这么做了,实在是担当不起。今后我们就是一个大家庭的人了,我是校长,和大家都是同事,我们之间,就不要过多的客气了。”

当然,他的话梁跃进听了不舒服,他拍马屁,这一次却拍到了马腿上,他没想到,王一鸣是这样没有架子的人。换了别的领导,你场面不大,气氛不热烈,他倒不高兴呢!说你不会办事,没有组织能力。

王一鸣随便谈了下对党校的印象,下一步的殷切希望,鼓励大家,要继续发扬以往的良好作风,共同把党校的大好局面维护好,发展好。这些话都是一些官话,就起一个应景的作用,说了和不说一个样,所以王一鸣也就没有多讲,说了几分钟,就打住了。

梁跃进就接过话茬子,说了一大通对王一鸣表示感谢的话,说的王一鸣都感到有些肉麻,但这么多人,又没有办法阻止他,只好听他啰嗦完。

会议很快就结束了,到了晚上吃饭的时候,他们专门安排到省城里另一家有名的饭店——农夫庄园吃饭。这里主要是吃野味的地方,什么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所谓的海陆空一应俱全。管他是不是保护动物,你要是问,饭店的服务员一律告诉你,是养殖的,不是野生的。

私下里,大家都知道,这里主要吃的就是保护动物,不保护大街上到处都是,还有什么意思吗!吃的就是稀奇,短缺,这样才显得上档次吗!

有一道汤,叫“海陆空”,王一鸣第一次喝,感到很好奇,就问服务员,里面都有什么东西。

服务员说:“有老鳖,土鸡和大雁,所以叫海陆空。”

王一鸣说:“这个汤不错,很有味道,有特点。”

老梁看王一鸣吃的很高兴,就放下心来,初步打了一个下午的交道,他判断,这个王一鸣,确实不是好糊弄的人,自己今后和他打交道,还要加倍小心。比不得和周广生,是多年的交情了,有什么问题好沟通,这个王一鸣,看来是个软硬不吃的人,来头又不小,又有自己的想法,碰上这样的顶头上司,也是真麻烦。

和他们吃饭,王一鸣看他们个个小心谨慎的,不住地拍马屁,说的都是些插科打诨的话,没有什么真知灼见,所以对这些人,也是内心里很失望。这样的饭局,倒不如和小龚两个人,老板和秘书,无拘无束,想说什么说什么,吃的高兴,聊的痛快,才是享受。饭局结束的时候,王一鸣先走,大家送他上车,老梁亲自替王一鸣开车门。王一鸣安排他,抽个时间到办公室里,详细汇报一下搬迁的计划。

老梁看王一鸣对这个事情,这么上心,心里更是不住的打鼓,但毕竟王一鸣是顶头上司,他说什么,自己就要做什么,现在还没有到软底硬抗的时候,于是满口答应,一定去,一定去。

这一夜,王一鸣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想着搬迁的问题,他不知道,这里面的水到底是多深多浅。在这个巨大的利益面前,到底有什么人已经卷进去了,已经深入到什么程度,这是下一步自己必须面对的问题。

最有可能的是,自己成了台面上决策的主要人物,什么问题,都是自己亲自出面处理,看似风光无限,其实自己只是个挡箭牌,其他的人都是躲在幕后,他们是闷头发大财,自己是穷忙活,瞎受罪,替他们遮掩。一旦出事了,自己这个前台人物,会首先成为民间和有关单位怀疑的对象,自己是名声受损,说不定就会成为别人的牺牲品。

官场险恶啊,这个圈子,看来真不好混。

星期二上午九点,王一鸣正在看材料,现在他有看不完的材料了。许多都是机密、秘密,有的更是绝密件。作为党的高级领导干部,他是有这个资格的。

长期以来,我们党形成了这个规矩,有许多东西,是不便于曝光的,但又要让高层领导知道,于是就有专门的记者、专家、学者,写了东西,但不能公开发表,必须发表在一些专门的刊物上,这个就相当于内参性质的。这里面有严格的规定,哪些材料传达到哪一级,都是有说法的。比如省级领导干部看到的东西,厅级领导干部就不可能看到。厅级领导干部看到的东西,县级领导干部就不可能看到。所以能够看机密文件,也是一个待遇,要不然有的退休的领导干部,闹情绪,就是没有在台上的时候,看文件方便了。自己想看,还要到机要室去借阅,虽然你的级别到了,但人家想搭理就搭理你,不想搭理就说文件还没有收回来,你就看不成了。

所以,为了安抚老干部,当年我们设的中顾委,有一条,就是保证老干部们可以像在台上一样,可以看到机密文件。这也是权力的象征了。

所以,没事情的时候,王一鸣就呆在屋子里,看机密材料。看完之后,在上面画个圈圈。他刚来,要他处理的事情,比着在部里时,确实是不多。

正在看材料,小龚敲了一下门,就把门推开了,王一鸣抬头一看,原来是秦大龙过来了。秦大龙虽然也是省委常委,但他的办公室,在省委组织部。和省委常委这个小楼,隔着几十米,在省委办公大楼的十一楼。王一鸣忙放下手中的文件,站来起来,和秦大龙握了一下手。小龚忙倒了一杯水,放在茶几上,就轻轻关上门,出去了。

王一鸣伸伸手,做出一个让座的姿势。

秦大龙在沙发上坐下来,说:“王书记,什么时候有时间,也到我们组织部视察视察吧?”

王一鸣说:“好,一定去,我也想看看同志们,认识认识大家。”

秦大龙说:“我们省委组织部是王书记分管的,本来,我早就应该来向王书记汇报一下情况,但前一段,考虑到王书记刚来,太忙,后来还要去北京开会,所以就没有再打扰,这样一推,就过了半个多月了。刚才我给龚秘书打电话,他说你在办公室,我就来了。”

王一鸣说:“我也正好想和你谈谈,我刚来,情况还不熟悉,我想了解一下,西江的干部情况,到底是什么一个状态。大龙你虽然也是和我一样,是外来户,但毕竟到西江两三年了,什么情况也都了解了,我想听听你的意见。”秦大龙说:“其实我早就想好了,王书记你就是不问我,我也得找个时间,详细地向你汇报汇报。我来西江,算起来,整整是两年零九个月。王书记你也知道,我没来之前,就在H省做组织部长,是西江省委的领导班子出问题了,才从H省调过来的。那个时候,说实话,中央对西江省委的领导班子,是极其失望的。你想啊,***和二把手都出事了,连带着处理了十几个厅级干部,进监狱的就有一大串。当时许多人都认为,西江省的领导班子几乎是瘫痪了。本地干部是靠不住的。所以中央才下定决心,从外地调了几个省部级干部,充实西江省委的领导班子。也就是那个时候,春风同志来了,做了省委的***。李耀同志来了,做了抓宣传的副书记。谭书记也来了,做了纪委书记。放明同志做了省长,他虽然在西江省呆了七八年了,但从本质上讲,还是外地干部。加上我,省委常委里面,一下子来了五个外地人。这形成的冲击,一下子真是不小。当时小道消息议论说,我们这些人,都是中央空降干部,就是来收拾西江本地干部的。那段时间,说实话,本地干部的思想负担不轻。他们见了我们,连说话的神情都是小心翼翼的。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269/2224111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