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38
王一鸣想了一下,决定还是按照自己的既定方针办,游金平是自己信得过的人,他相信自己的判断,游金平是一个有思路、有能力、操守也不错的人。
至于说没有基层工作的经验,这个是提拔干部的必要条件而已,而不是充分必要条件。换句话说,通常情况下提拔领导干部,是要看他们有没有基层工作的经历。但是对于特别优秀的人才,也可以突破条条框框的,不能因为一个干部没有基层工作的经验而废弃他不用。因为各人有各人的机遇,有的人虽然没有当过县委书记,但是并不妨碍他们可以一下子就做市长、市委书记。
王一鸣本人就是一个例子吗,他就没有做过县委书记,当年赵书记一句话,就把他放下去,当了地级市的市长。还有中央的那些大领导,五十岁刚出头,就当上政治局委员或者常委了,看看他们的履历,没有当过县委书记的多了去了。他们不是照样领导一个国家。
至于游金平离过婚,这个在当今的时代,更不是什么问题了,他是娶了一个比自己小很多的女人做老婆,但人家是合法的婚姻啊!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完全是自己的私生活,外人是干涉不了的。只要游金平的前妻不闹事,别人嚼舌头是没有用的。虽然大家对游金平和赵曼丽的关系都心知肚明,可能游金平在没有和自己的前妻离婚之前,就和赵曼丽发生了性关系,两个人说不定曾经长期偷过情,但是,这是他们两个人的私生活,和别人没有关系。我们这个社会,现在对个人的私生活已经越来越宽容了,只要你不出事,干什么都没有人管。
于是王一鸣对秦大龙说:“大龙你的意见呢?”秦大龙说:“王书记,我看游金平没什么问题,一个领导干部在工作中不可能不得罪人。凭我多年的经验,有反对票的干部,不一定不是好干部;没有任何反对票的干部,也不一定就是好干部。游金平不错,我认为王书记提名他是很合适的。”
秦大龙在汇报之前,已经仔细盘算过了,他明白,游金平是王一鸣信得过的人,就凭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不可能改变王一鸣重用游金平的主意。他秦大龙如果误判形势,站在那些反对者的立场上,夸大其词,对游金平这个人表示出不信任,不支持,那样无形中就破坏了王一鸣的人事决策,让王一鸣不得不改变主意,另选一个人来替代游金平。
那样做有一个很大的风险,就是他和王一鸣的关系将会出现突然恶化。王一鸣甚至会怀疑,是秦大龙在其中作梗,使得游金平的考察才变得这样波澜起伏。王一鸣连一个自己喜欢的人当个市委书记都不能达到目的,这样他心里会怎么想?他就会迁怒秦大龙,你一个省委组织部长,连这样的小事情也给我办不好,今后看我怎么收拾你!
在一个省里,省委书记和省委组织部长一旦有了芥蒂,省委书记有的是办法收拾组织部长,因为在省委班子里,他是班长。他完全可以把你排挤走,交流到别的省份,或者通过调整省委常委的分工,把你从这个岗位上调出。最不济了,他对你从此不管不问,冷处理,上哪里视察工作了,也不带着你;布置什么工作了,直接就交给几个副部长去办了,把你架空。时间长了,大家就都明白了,你在省委书记那里,说话屁也不算,马上就没有人敢接近你了。你孤家寡人一个,你说你难堪不难堪,威信扫地,还怎么在官场上混下去吧!
所以秦大龙明白,他这个省委组织部长看似非常重要,负责着全省副厅级、正厅级干部的考察、交流、任免、退休、享受待遇诸问题,但是,一旦失去了省委书记的信任,他就什么也不是了。
省委组织部长这个职位,最关键的素质,就是政治头脑要清楚,谁是省委书记就听谁的。
杨春风当省委书记的时候,对他说:“我看某某不错,大龙你安排人考察考察吧!”
秦大龙说:“好的。”考察回来,有什么反对意见,如果不是大的原则性问题,像贪污受贿玩女人被人实名举报的,一般的小毛病,秦大龙就压下了,根本不会上报,因为那样会让杨春风不喜欢。
有些人有问题杨春风自己不知道吗?秦大龙判断,他肯定知道。知道了为什么还要用?因为那些人神通广大,已经打通关节了。这就是官场上的潜规则。有些人上面有人,找的官员级别比杨春风更高,那些人可以向杨春风说情,杨春风不能不给那些高官面子。有的人千方百计,通过别的渠道已经巴结上了杨春风,获得了杨春风的信任,这样的人即使有些毛病,在群众中威信不高,但是只要杨春风说:“这个人我看不错!你们组织部马上去考察考察!”秦大龙也只能是马上安排人贯彻领导的意图去。
除非杨春风手里没有什么人选了,才会看着秦大龙说:“大龙你看谁去合适些?”
这个时候,才是秦大龙真正发挥自己作用的时候,他会把自己的头脑中的人选不紧不慢地说出来,供杨春风挑选。
杨春风认可他的判断,就会说:“好吧,这个行,你去考察吧。”
杨春风如果对那个人印象不好,就会说:“这个人不合适,你再提一个来!”
秦大龙就会把另一个人选提出来。
组织部长已经当了这么多年,秦大龙也是老鸟了,他知道,最关键的一条,就是在人事问题上,他不能喧宾夺主,那样就显得自己太多事了。省委书记是老大,老大什么时候都是正确的。自己就是贯彻老大意图的人,配合好老大的工作,自己的工作才有价值,在领导班子里才有威信。
对于王一鸣,他也要采取这个态度。
现在王一鸣是老大了,老大就有老大的气派。老大看得上的人,就是有毛病,你也得视而不见。这样才能把老大的意图落到实处,显得你这个组织部长会办事。
王一鸣听了秦大龙的回答,觉得挺符合自己的心意的,于是说:“好吧,事不宜迟,我们就明天下午三点开省委常委会,你去和秦秘书长商量,准备一下会议议程。第一,是调整省委常委的分工。第二,是表决游金平的任命。第三,是讨论开班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的问题,审议一下我的讲话大纲。”
秦大龙说:“好的,好的。我马上就联系秦秘书长。”
王一鸣说:“好。”于是就把电话挂了。秦书海接了秦大龙电话,两个人商量了一下,马上就安排人分头准备去了。会议通知当天中午就下发了,通过传真,传达到各个省委常委手里。
大家一看,就知道要研究重要的问题了,会议重要,于是纷纷调整好自己的日程安排,确保第二条下午到省城里,参加王一鸣召集的第一次省委常委会。
省委常委会,现在在日程工作中扮演的是特别重要的角色,重要程度无可匹敌,是各省研究重大问题的最高决策机构。什么省人大会、政协会、党委全会,看着规模庞大,规格高,但其实那样的会议都是走过场而已,背后做出决策的,还是这规模不大的省委常委会。
在一个省里,省委书记是省委常委会实际的召集人。其他的人按照党章,虽然也有资格召集的,但通常情况下,如果没有省委书记的首肯,其他的人,就是省长,虽然是第一副书记,也没有权力召集省委常委会。
星期五下午两点五十五分,等龚向阳拿着王一鸣的保温杯,提着公文包,走在王一鸣和秦书海的身后,走进省委常委会议室的时候,他看到,其他的十一个省委常委,已经按照办公厅会务人员的安排,按照排名顺序,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了,他们的面前都放了一个小牌牌,上面写有每个人的名字。
大家一看王一鸣在秦书海的陪同下走进了会议室,都连忙从座位上站起来,鼓掌欢迎。
王一鸣走到椭圆形的大会议桌旁,从省长李耀开始,然后是副书记何杰,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志斌,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牛振海,省委常委、统战部长刘美娟,省委常委、临海市委书记马正红,省委常委、河东市委书记范一弓,省委常委、桂江市委书记况远征,省委常委、省军区司令员裘新旺,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郑天运,最后是省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谭士平。王一鸣和大家挨个握手问候着,然后才在正中间的那个位子上坐下来,龚向阳放好王一鸣的茶杯、公文包,然后在会议室里的第二排找了个座位,那里坐着几个办公厅的工作人员,都是负责记录和会务安排的。
看大家坐好后,秦大龙就从带来的一个大信封中,掏出一摞子文件,交给身后的一个工作人员,让他在每个省委常委面前放上一份。
大家拿到文件,翻看一看,才知道今天下午这次会议的议程。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269/2224098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