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64

龚向阳接了电话,说:“秘书长,王书记已经休息了。”

秦书海说:“你现在就敲门,向王书记汇报,看王书记怎么安排。”

龚向阳没办法,只好穿好衣服,打通王一鸣房间里的电话,说:“王书记,秦秘书长来电话,中央某政治局常委要来西江视察,传真刚到,你看怎么办?”

王一鸣一听,脑子一下子兴奋起来,他想了一下,认为这件事或许是自己上任以来最大的事情了,于是连忙从床上坐起来,说:“你通知秦秘书长,马上召开省委常委扩大会议,要求在家的省委常委全部参加,此外,宣传部、公安厅、卫生厅、接待办都要有主要领导参加,会议在省委常委会议室举行,我马上就到。”

龚向阳马上把王一鸣的吩咐传达给了秦书海,秦书海立即通知了办公厅值班室,工作人员一个接着一个通知下去,不一会儿,几十辆小汽车川流不息,就进了省委常委楼的大院子里,那里的三楼会议室里,灯火通明,十一点二十,准时开会了。

王一鸣从秦书海手里接过传真,先完整地看了一遍,然后交给旁边坐着的李耀看。各个省委常委依次传阅。由于是绝密件,大家只能看不能记录,更不能复印,记到心里就行了,看完后要交给保密人员归档。

王一鸣判断,这一次看来中央领导是要动真格的了,某常委确实是想看到基层最真实的情况的,这也是这一届领导人的新风之一吧。既然中央领导想看最真实的情况,想听老百姓的真话,这个就好办了,这比造假容易多了。我们就选最真实的情况给他看。在会议上,王一鸣首先谈了自己的看法,其他的省委常委也看了一遍传真,认为这一次是动真格的,我们没必要再费尽心思地作假。只要做好其他方面的接待和安全保卫就行了。

会议整整开了两个多小时,经过大家讨论,敲定了接待方案,并迅速通知西城市委、市政府,做好详细的接待方案,选好点。各个省委常委又分了工,每一项都落实了具体的责任人。王一鸣和李耀分别强调了纪律。等凌晨三点钟的时候,王一鸣才回到西江宾馆自己的住处,躺在宾馆里的大床上,他思想高度兴奋,翻来覆去地睡不着了,他在想,这个时候某常委来西江省,调研基层的贫困状况,点名要看最艰苦的地方,到底是为了什么?

王一鸣这两年在西江省里,八十多个县他基本上跑了一遍了,最艰苦的地方他去了十几处。西江省里那些大石山区里,那些最贫困的村子,他有选择地去过几个地方。他想起自己去年去西城市果林县十八里沟乡里弄屯的事情。果林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全县二千多平方公里的面积,几乎都是丘陵和荒坡,平原只有一小部分,是典型八山一水一分田,当地的地貌是典型的大石山区,降水集中在每年的六七月份。由于大石山区特殊的地貌特征,这里的土地又是在山坡、丘陵地带,下雨多了,就会发洪灾;几个月不下雨,又成了连片的干旱地区,在这里生活的农民,在山坡上种玉米,十年九灾,靠种植庄稼,农民连温饱都不能解决,常年要靠中央拨款救济。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官员曾经到当地考察、调研,他们得出的结论是,这里是地球上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

王一鸣去年到过的里弄屯,在一个大山沟里,叫十八里沟,这里根本没有什么平地,农民的房子都建在半山坡上,用直径十几厘米的树木做桩,依山就势,做成了空中楼阁。王一鸣去的里弄屯,有十几户人家,就散落在一个山坡上。当天早上,王一鸣在西城市区吃完早餐,在西城市委书记孔明亮的陪同下,一行人都坐着越野车,离开市区,往果林县开去。到了县界,果林县的县委书记和县长早早地等候在那里了。大家于是上车,继续往大山深处开。越往前走,路况越差,越野车继续行驶在悬崖峭壁边。车速也很慢,每小时不超过二十公里的样子。

到上午十一钟的时候,终于到了十八里沟乡了,当地的乡镇干部早早地就等候在路边了。

王一鸣下去,和大家握了握手,问了当地的乡长,说:“你们这个乡有多少口人?”

乡长姓覃,中等个子,胖胖的,看年龄也就是三十多岁。

覃乡长说:“报告王书记,我们乡总共有二万两千六百三十人。”

王一鸣又问:“可耕地有多少?”

覃乡长说:“八千六百亩,平均每人不到四分地,有些还是坡耕地。”

王一鸣问:“都种什么粮食?”

覃乡长说:“主要是玉米、水稻,还有些土豆、红薯什么的。”

王一鸣问:“粮食够吃吗?”

覃乡长笑了笑说:“说实话不够。我们这里是吃粮年年靠救济。每个人平均一年供应大米两百斤,食用油二十斤,都是中央财政下拨。我们是国家级贫困县,年年有补贴的。要是国家不管,估计绝大部分人家要饿肚子,或者靠吃野菜红薯充饥了。”

王一鸣问:“咱们要去的这个里弄屯,属于最贫困的地方吗?”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269/2224096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