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34

其实,对姚江王一鸣还是认识的,今天晚上他就出现在陪同王一鸣考察的队伍里,只是他作为市委副书记,不能抢了市委书记游金平和市长池明华的风头,他只是远远地走在后面,离王一鸣有十几米远。

游金平忙掏出手机,走到外面打了姚江的电话。

姚江这个时候正在省教育厅长黄志强的房间里说话。

省厅的一把手到了各个地市,也是重点接待的贵宾。按照分工,市委副书记姚江负责重点接待省教育厅长黄志强和省卫生厅长张智。所以他才代表桂江市委、市政府亲自到房间里看望黄志强。两个人正在不咸不淡地聊天,姚江一看是游金平的手机号码,连忙对黄志强说:“对不起,黄厅长,游书记找我,我先走一步,打扰打扰。”

黄志强说:“你赶快去吧!”于是把姚江送出门口,两个人挥手告别。

在走廊里姚江连忙接通电话,说:“您好,游书记!”

游金平问:“姚老弟,你在哪里?”

姚江说:“我在桂江饭店的十六楼黄厅长的房间。”

游金平说:“你赶快下来,迅速赶到一号别墅,王书记要见你。”

姚江一听头都大了,一下子紧张起来,胸口怦怦直跳,他连忙说:“好的,我马上到。”

坐在电梯里他心里想,王书记要召见我,我的妈呀,这是人生的头一次啊!难道我要走大运了。过去的几个月,他把宝都压在游金平身上,刻意地巴结逢迎,赢得了游金平的信任。有一次在游金平办公室里,游金平刻意压低声音告诉他:“老弟,我看你不错。等有了机会,我就把池明华那个愣头青排挤走,到时候你当市长,咱们俩搭班子,在桂江市,我们说一不二,多惬意啊!”

姚江一听连忙拍马屁地说:“多谢游书记栽培,我要是当了市长,就是让我为您当牛做马,我也心甘情愿。”

姚江知道游金平在省委书记王一鸣那里是个大红人,如今的西江省里,老大是王一鸣,他说一不二。游金平在王一鸣面前说句话,有时候甚至比省级干部说话都管用。他姚江跟定了游金平,说不定哪一天真的能当上市长。

姚江原来是况远征喜欢的人,现在况远征调到省城里去了,无法继续关照他姚江了,他只能是另外开辟一条新路,还好,游金平和王一鸣的关系更加亲近,比着况远征和王一鸣的关系更胜一筹。

只要游金平肯在王一鸣面前推荐他,他姚江就会有出头之日的。

在西江省目前的副厅级干部中,他姚江要文凭有文凭,要水平有水平,年富力强,才四十五岁,正是一个男人干事创业的大好时机。唯一的短板就是,他高层没有可靠的关系,西江省的两个党政一把手——王一鸣和李耀,他一个也不熟悉。如果按部就班地混,想升到正厅级就很难了。官场就是个金字塔,越往上走,位子越少,在省里,正厅级的岗位就那么一百多个左右,对于一个人口有六千多万的省份来说,竞争是多么激烈啊!

姚江三步并作两步地就往一号别墅走,刚到路口,就见前面突然闪出一个高大的身影,冲他厉声说:“站住!干什么的?”

姚江一看就明白了,这是省警卫局的战士在站岗执勤,按照惯例,他们负责王一鸣的住处安全。桂江市本地的警察负责车辆和外围安全。

姚江笑了笑说:“兄弟,我是桂江市委的副书记姚江,王一鸣书记要召见我。”

警卫一听脸色马上缓和下来,说:“那好,你等着,我通报一下。”

于是拿起对讲机,对王一鸣的警卫小杨呼叫说:“三号呼叫一号,三号呼叫一号,有一位领导说是王书记让他来的,请核实。”

小杨说:“你稍等,我问一下。”

于是往上一看,就见游金平手里拿着手机站在楼梯口。

游金平连忙对小杨说:“小杨,是我叫的姚江,让他上来吧。王书记要会见他。”

小杨说:“好的。”

于是打开对讲机,发出指令说:“三号,三号,客人可以进来。”于是在外面的警卫就不再拦阻姚江,姚江才急匆匆地推开门,进了一号别墅。

冲王一鸣的警卫小杨和秘书饶战胜点了点头,姚江连忙上了楼梯。

游金平说:“你进去吧,王书记要单独和你谈一谈。”

姚江说:“好,好。”脑门上紧张得出了一头的汗。

游金平到屋子里对王一鸣说:“王书记,姚江来了。”

姚江诚惶诚恐地进来,冲王一鸣一个劲地点头说:“王书记好!”

王一鸣站起来和姚江握了握手,指了指沙发说:“坐吧,我们随便聊聊。”

姚江小心翼翼地坐下。这个时候游金平就下楼了,到了大厅里和饶战胜说话。

王一鸣仔细地打量着姚江这个人,只见他个子不高,也就是一米七零的样子,但是身体很结实,身材匀称,没有大腹便便的模样,脸上戴了一副近视眼镜,显得文质彬彬的。看着眉清目秀,一看就是个素质不错的高级知识分子的样子。上身穿着一件白色的短袖衬衫,下身是深蓝色的西裤,脚上穿了一双黑皮鞋,一切都是中规中矩的官员模样。最关键的是气质不错,和一般的西江省本地官员相比,有一股书卷气。一见之下,王一鸣对他第一印象就非常不错。

王一鸣问他:“小姚,你是哪里人?”

姚江说:“我祖籍江苏徐州,出生在江苏南京。”

王一鸣说:“那你怎么到的西江省?”

姚江说:“我父母都是技术员,六十年代支援西江省的工业建设,从南京机械厂分离出几个车间,搬迁到河东市,我才三岁多,就跟着父母一起来了。在河东市上的小学、初中、高中,1978年考上同济大学,1983年分配到河东市规划局工作。”

王一鸣说:“原来是这样啊!你父母还都健在吗?”

姚江说:“在,在,他们都退休好多年了,现在住在临海市,在那里养老。”

王一鸣问:“他们原来是河东市哪个单位的?”

姚江说:“河东工程机械厂的。”

王一鸣说:“那个厂我去过,效益很好嘛!”

姚江说:“我父母都退休了,退休金归社保发,每个月也就是两千多块,跟工厂没有关系了。”

王一鸣说:“这个收入是不高,他们当年放弃在南京的优越生活条件,来到边疆,支援西江省的工业建设,都是大功臣啊!”

姚江说:“是啊,他们那一代人是无私奉献的一代!为西江省的工业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的。”

王一鸣说:“你给我简单说一说你的工作经历吧。”

姚江说:“报告王书记,我大学毕业后就被分配到河东市规划局,做过一般干部,然后是副科长,科长,规划局副局长,局长,六年前到桂江市担任副市长,然后做了市委秘书长,市委副书记。”

王一鸣问:“如果由你担任桂江市市长,今后几年你怎么办?”

姚江一听王一鸣这是在考察他了,这个时候不表现表现,就掉链子了。

于是就把自己平常里的一些积累拿出来了,当然,这个时候只能是点到为止,你太夸夸其谈,就适得其反了,让领导觉得你太爱卖弄。那就得不偿失了。当然,你装糊涂,什么也不说,也不行,那领导就觉得你不成器,给你机会你都不会把握,真是一个废物,滚一边去吧!

姚江说:“尊敬的王书记,我想了,现在桂江市旅游兴市的定位,是正确的,但是要想靠旅游实现桂江市的加快发展,也是不现实的。因为桂江市是典型的农业大市,工业底子很薄,这几十年国家对桂江市发展工业有很严格的限制,一句话,为了保护环境,一切都可以牺牲。仅仅依靠旅游业一年200多亿的GDP,是无法带动全市600多万老百姓致富的。归根结底还是要发展工业,没有工业的发展,一个地方无法实现共同富裕。当然,发展一般的工业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国家有关部门也不允许我们桂江市这样干。我们要利用桂江市优美的自然环境和较高的国际知名度,引进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样农业、工业、服务业齐头并进,才能加快发展,赶上其它地市,不拖全省的后腿。”

王一鸣一听连连说:“你这个建议好,是这个道理,不能因噎废食嘛。”王一鸣问:“你爱人在哪个单位工作?”

姚江说:“她在桂江市一中做数学老师。”

王一鸣说:“那不错吗,你们两口子不用两地分居了!”

姚江说:“是啊,她也是从河东市调过来的。”

王一鸣看了看表,已经是晚上十点多了,该洗澡上床休息了,于是对姚江说:“好,你可以走了。”

姚江说:“好的,打扰王书记休息了。”

王一鸣又和他握了握手,把他送到楼梯口,大家挥手再见。

游金平一看连忙站起来,冲王一鸣说:“王书记,您早点休息吧,奔波了一天,也累了。”

王一鸣说:“你们俩也请回吧!”

于是就摆摆手进了卧室的卫生间。送走了游金平和姚江两个人,小杨又到别墅四周走了一圈,检查了各个位置的岗哨,感到没什么不妥当了,才回了别墅,锁上门休息了。

第二天早上吃过早饭,各位领导就在王一鸣带领下上了中巴车,向西江师范大学的校园开去。

西江师范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大学,在民国时期创办,当时叫省立师范专科学校。解放后改称西江师范学院。改革开放后升格为大学,是西江省里仅次于西江大学的一所本科院校,在西江省的教育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桂江市在民国时期一直是西江省的省会,这里有重视教育的传统,解放后,国家有关部门和解放军各兵种分别在这里兴建了十几所大专院校,高校数量之集中,仅次于省城江城市。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桂江市在西江省里是名符其实的教育大市。

这一次到桂江市,考察教育是王一鸣的重点工作之一,所以今天上午的行程安排,主要是考察两所大学,一所是西江师范大学,一所是桂江理工大学。桂江理工大学原来属于国家某部委管理,现在归属西江省教育厅直管。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269/2224076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