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官不好当
望川县县衙。
陈子俊来兴师问罪,为了以防万一,县试第一场结束他就来给赵明德打了招呼,没有想到赵明德答应得好好的,结果还是让李钰中了。
如此以来就有些脱离陈家的掌控。
如果李钰没有考中,明年的县试,陈家有的是手段整他,柳敬之已经不是举人,没法再保他。
只是万万没有想到赵明德竟敢阳奉阴违,让陈子俊非常不爽。
他虽然不是陈家话事人,但身为陈家嫡子,在望川县就没有吃过亏。
此刻他手中把玩着一个精巧的羊脂玉鼻烟壶,脸上甚至还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惯常的温和笑意。
只是那笑意在赵明德看来很冷,让他脊背有些发凉。
“赵大人,李钰被取中,此事你不该给我一个解释吗?”
赵明德咽了咽唾沫,心中有些恼怒,他好歹也是一县之尊,此刻被陈子俊如此质问,有损官威。
不过他脸上并未表示出来,陈子俊代表的是陈家,他赵明德混迹官场多年,早已经是老油条,养气功夫还是很好的。
“陈公子,我这也是迫不得已,李钰的文章想必你也看过,此子文采确实出众,如果他不中,柳敬之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陈子俊冷哼一声“他不罢休又能如何?他已经不是举人,你堂堂县令还怕他不成?”
赵明德叹了口气“柳敬之此人,看似落魄,实则心机深沉,极善蛊惑人心!”
“放榜当日,公子也看见了,他与李钰一唱一和,一首歪诗,几句诛心之问,竟煽动得群情激愤,险些酿成大祸!若非下官当机立断,公示文章,晓之以理,只怕……”
“哦?”陈子俊挑了挑眉,端起茶杯,轻轻撇着浮沫,“这么说,赵大人取中李钰倒是迫于无奈之举了?”
“正是!正是啊!”
赵明德脸上露出无奈之色“李钰是柳敬之学生,文章什么水平,柳敬之自是了解,如今取中李钰,他还闹事。”
“如果将李钰黜落,以他那等性情,岂能善罢甘休?”
“届时必是煽动闹事,诋毁朝廷,掀起更大波澜!”
“我这也是思虑再三,权衡利弊,才取中李钰,现在外面还有士子闹事,说那李钰该为案首。”
“我还可以说我喜欢令弟的文风,所以点他为案首,如果真让李钰不中,怕是有更大的麻烦。”
陈子俊放下手中茶盏,起身走到窗边,背对着赵明德,“我知道你的权衡之术,但我陈家要的不是区区案首,而是无人能撼动的规矩!”
他猛地转身,目光如刀盯着赵明德“一个与我陈家有过节的人,你让他中了,哪怕只是最后一名,也等于在他脚下垫了一块石头!”
“让他有了继续往上爬的资格!让他和他背后的柳跛子,有了更多兴风作浪的依仗!”
陈子俊一步步逼近赵明德“规矩乱了,风就不正了。风不正,人心就散了。”
“人心散了,赵大人这顶官帽,怕是戴不稳了。”
赵明德脸色发白,这已经是赤裸裸的威胁了。
陈子俊见赵明德这个样子,眼中闪过一丝轻蔑,“今日来找赵大人,除了叙叙旧外,就是告知赵大人一声,府城那边张卫明大人已经成了同知,你好自为之吧。”
说完转身离去。
赵明德则是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张卫明就是从陈氏族学读出来的,而陈子俊的二叔陈渐安则是在京城当官。
陈渐安是吏部郎中,正五品官员。
虽然只是五品,但京官和地方官不同,比地方官威风多了,更别说还是六部之首的吏部。
现在府城同又知换成了陈家的人,恐怕他这个县令真的当不久了。
赵明德有些后悔,但他又确实比较欣赏李钰的文章,不想让李钰被埋没,所以取了李钰,没有想到只是最后一名,依然让陈家恼怒。
这官真不好当啊!
不过李钰现在有了神童称号,没错,那些士子看了李钰的文章后,自愧不如,小小年纪居然能写出这样的文章,这不是神童是什么。
加上李钰说的那句诗,让他在望川县的士子中彻底出了名。
同时出名的还有陈子明,他的这案首之位,很多士子都不服气,觉得案首的文章不过如此,不说和李钰比,就算是和他们比,也比不上。
这肯定是有黑幕啊。
虽然赵明德说是因为他喜欢陈子明的文风才取他为案首,这话虽然听起来有理,但并不能服众。
于是众士子都认定是陈家内定了案首。
那句‘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也让越来越多的人传颂。
望川县苦陈家久亦,甚至于差点开展反陈运动。
这也让陈渐鸿大发雷霆,又将陈子俊和陈子明骂了一顿,如果放榜那日,陈子明不去挑衅李钰,怎么会闹出这么多事。
现在李钰彻底出名,他们想动都不好动。
为了获得府城同知的职位,陈家可是得罪了不少人,甚至陈渐安还请了他的座师帮忙。
这个时候本应低调行事,没有想到望川县闹成这样,这不是给陈家的政敌递把柄吗?
没有办法,陈家又只有散财挣名声,陈子明这个案首被关在家里反省,不准出去,陈子俊则是去平息舆论。
和陈家这边忙得焦头烂额相比,李钰就轻松多了。
在家里待了三日,他便准备去县城,然后再去府城,马上就要到三月了,府城距离县城有不短的路程。
因此要提前上路,在府城住下来备考。
走之前,张氏拿出了一个布包递给他“乖孙孙,这是家里的全部积蓄了,你带着,去了府城不要亏着自己,好好考,争取能成为童生。”
只有过了府试才是童生,成为科举这座金字塔中最低等的一员。
李钰在家这些日子已经习惯了张氏对他的称呼,这态度真的是三百六十度的大转变。
此刻见到张氏给他钱,想要不收,但看着祖母那期盼的眼神,还是收下了。
张氏顿时眉开眼笑,她就怕之前那么对李钰,会让李钰心里有疙瘩,现在肯收钱,说明李钰不计较之前的事。
“你只管用心读书,钱的事不用发愁,族长说了只要你能成为童生,全族都会托举你,争取让你成为秀才公。”
“所以,你将心思都用在读书上!”
“知道了阿奶。”李钰点了点头。
李守礼和周氏又一顿嘱咐,将新做的衣服都让李钰带上。
随后李钰去县城和夫子汇合,不过在临走的时候,他带上了李芸,理由自然是他们住在府城,起居要有人照顾。
张氏欣然同意,二房两口子对李钰十分感激,虽然是去照顾李钰的起居,但至少不会在家里这么辛苦。
李芸也是激动不已,心里充满感激,她连县城都很少去,就更别说府城了。
到了夫子小院,林澈见到李芸也来了,顿时开心。
修整了一天后,柳夫子带着四人一起前往顺庆府。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209/2227138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