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开祠堂
李钰成了秀才,这可是让全族都脸上有光的事。
所有人都喜气洋洋,毕竟李钰去府城参加院试,族里是出了钱的,虽然只有五十两,但对于李家湾来说也算是大数目了。
这些钱都是族人们凑出来的,现在全族托举他,等到李钰出息了,就能让族里出头,不说过上太好的日子,但至少能不愁吃穿。
在这古代,能不愁吃就已经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了。
之前族长说要全族托举,村里人还有些犹犹豫豫,虽然族长一锤定音,但总有些不愿意的。
但现在李钰成了秀才,那就不一样了。
县试,府试,院试都是一次性通过,这说明真是读书的料,比李瑞强了太多。
不!不是比李瑞强了太多。
而是在这十里八乡就没有读书的能比李钰强。
其他村的读书人都是考了一次又一次,有的幸运的能成为童生,有的则是县试都过不去。
而李钰逢考必过,不过两年时间便已经是秀才。
这样的人,值得他们全力托举。
此刻,祠堂外面的空地上,全族人都在,闹哄哄一片。
之前因为李大山等人受伤的愤怒已经被喜悦冲散。
所有人都在李钰围在中间,像是看猴一样围着他看,更有妇人带着孩童上来,让他们摸摸李钰的手,沾点才气。
说不定长大了也能读书。
李钰坐在小板凳上笑呵呵的,反正给孩童摸一摸也不碍事,又能让族里人高兴。
这次族人拼死救他,让他很感动,对李家湾也彻底有了归属感。
众人的夸赞声犹如不要钱般落在李钰头上。
搞得李钰还有些不好意思,实在是这些夸赞太肉麻,却又感情真挚,不是拍马屁,而是真的认为李钰就是文曲星下凡。
“都安静一下。”
族长李德富开口了,吵吵闹闹的众人逐渐安静下来。
“昨日钰哥儿和我说了,明年的乡试不参加,等到下次再参加,那就是四年后,这四年,咱们村不做别的,就做一件事,那就是攒钱。”
“乡试是要去成都府赶考,咱们要将钰哥儿的束脩,盘缠,都攒出来,大伙说好不好。”
“好!四年时间,咱们肯定攒出来。”
“我们全力供钰哥儿读书,好不容易咱们李家湾出了秀才,一定要让钰哥儿一直读下去。”
“就是,咱们村这么多人,难道还供不起一个读书人,别说四年了,就是明年钰哥儿要去乡试,我们也能将这钱凑出来。”
这一次,众人纷纷响应,热烈无比。
在地里劳作,没有过来参加聚会的王氏和李瑞两人听到这边热闹的声音,不由心里有些发苦。
李钰越能读书,王氏就越嫉妒。
现在李钰成了秀才,她也不敢像之前那么去嘲讽周氏了,看着自己满脚的泥巴,又想到了之前李瑞读书时,她从不会下地干活,不由悲从心来。
看了一旁埋头干活的李瑞,王氏恨不得踢他一脚,同样是人,怎么差距就这么大呢。
如果李瑞能考上,现在在族里风光的可就是她王氏啊。
李瑞心里也不是滋味,要说恨李钰吧,又谈不上,毕竟李钰读书的时候,没有用过家里一分钱。
怪只能怪他自己不争气,有书读的时候不认真读,现在没有书读了,才知道读书的时光有多宝贵。
心里对李钰有些羡慕,李钰10岁就成了秀才,真的比他强多了。
最高兴的当然是张氏和李守礼两口子,三人笑得合不拢嘴。
全族托举,他们家基本上就没什么压力了。
而且四年时间,怎么着也能将李钰去省城的钱凑出来。
随后,族长开祠堂,这么大的事情,肯定要告诉老祖宗。
李德富净手后点燃三柱香,站在最前方,身后是今日的主角李钰,再后面才是族老们。
祠堂不大,能进来的只有族长,族老,村里的其他男丁,都站在祠堂外的空地上。
“列祖列宗在上!”
李德富声音洪亮,带着一些激动“不肖子孙李德福,暨李氏阖族男丁,谨以香烛牲醴,昭告于先灵之前。”
“今有李氏第十六世孙李钰,敏而好学,寒窗苦读,于顺庆府院试之中,高中案首,得授生员功名!此乃我李氏一族百年未有之殊荣!”
他转过身,示意李钰上前。
李钰深吸一口气,在所有人的注视下,稳步上前,接过族长递来的香,恭敬地跪倒在蒲团上,向着祖先牌位行三跪九叩的大礼。
李钰上香后,李德福和族老们才依次上香,这一次李守礼也有资格上香了,随后全族人一起跪拜叩首。
等抬起头来,李守礼已经热泪盈眶。
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殊荣,平时上香都是族长和族老,他只能和其他人一样站在外面叩首。
如今沾了儿子的光,也能进入祠堂上香了。
其他族人都羡慕李守礼生了个好儿子啊!
接下来又是老流程,摆流水席,宴请十里八乡,这次可不是只让外嫁出去的女子回来,而是十里八乡的人都可以来吃。
李钰早知道会这样,才会在县城买了一牛车的东西拉回来,虽然族长说不用他操心这些。
但李钰觉得还是不能让族里太破费,毕竟这个时代的农民要想吃饱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这次的流水席连摆三天,要让十里八乡的人都知道他们李家湾出了秀才公。
也算是扬眉吐气了,以后他们村的人出去,在其他村面前都会显得特别有面子。
随着族长一声令下,全族的人都开始忙活起来。
人多力量大,很快流水席便摆上了,锣鼓家伙也被搬了出来,敲得震天响。
附近村子的人听到动静,看到李家湾方向炊烟冲天、锣鼓喧天,再一打听是李家湾的神童李钰中了秀才案首,正在大摆流水席,顿时都坐不住了。
沾亲带故的,提着鸡蛋贺礼就来了;不沾亲的,也想来凑个热闹,沾沾文曲星的喜气,顺便打打牙祭。
不过半日功夫,李家湾就人山人海,喧声鼎沸。
其他村的村民没那么多心思,除了来恭贺外,就是大口吃肉,这可是逢年过节才能吃到的东西。
这次李家湾办席,肥肉一碗碗地往外端,那肯定是要吃个够。
难得遇到李家湾大方一次。
至于其他村的族长,族老则是心里酸酸的,李家湾出了个秀才,这可是了不得的事。
而且李钰才10岁,很有可能中举当官,那李家湾就真的出头了。
他们村子也有读书人,怎么就没有李钰这么厉害呢?
而且李钰还不是一般的秀才公,而是院案首,整个顺庆府的童生中考了第一名,这样的殊荣,别说这十里八乡了,就算是县城也没有。
其他村的族长虽然心里酸,但也都还是热情恭贺,虽然李钰是李家湾的人,但大家乡里乡亲的,说不定哪天就要求到李钰头上呢。
因此搞好关系准没错。
李家湾众人都挺直了腰杆,李德福更是热情招呼来客,给其他村的族长说着李钰多么优秀。
这次的流水席,可不是之前李钰成了童生可比的,这是向附近的乡村宣告李家湾有了秀才,是让族人涨脸的事情。
而李钰的名字,也在十里八乡出了名,这对他也是一种另外的保护。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209/2227135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