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拒当血包,七岁妖童考状元 > 第126章 暴雨

第126章 暴雨


号舍内。

李钰吃完东西后,擦了擦手,然后开始看四书最后一道题。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见到这题,李钰来了精神,思绪更是回到了数年前。

当时的他被夫子收为学生,读了大学的开篇之语,夫子还考过他。

虽然当时李钰答出来了,但夫子却有新的解释。

考了这么多次试,从来没有考过这题目,没有想到乡试却碰上了。

此题是《大学》的开篇第一句,被称为儒家“三纲领”,意义极其重大。

看来乡试确实不一样,考的都是高大上的东西。

不过虽然是高大上,但这题却是科举中最经典,最基础的题目之一。

李钰三次考试没有碰上,但在府学中却多有和士子们讨论。

而这句话几乎每个士子都烂熟于胸。

但也正因如此,要想写出新意、写出深度,超越寻常见解,才尤为困难。

“此题是儒门根基,万不可轻忽。

破题需总揽全局,点明三纲领并非并列,而是有本末终始之序的整体。”

李钰思绪发散起来。

“关键在于阐明‘明明德’是体,是根本;‘亲民’是用,是延伸。

‘止于至善’是终极目标。三者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文章需层层推演,由内而外,由己及人,最终归于那至高至善的境界。”

“要写出这‘道’的宏大与精微。”

思路既定,李钰再次提笔,饱蘸浓墨。

针对这第三道题,写下了他的破题。

“圣经揭大学之全功,而归本于三要也。”

接着是承题。

“盖德性天命之固有,明之所以复其初也。”

“然非徒明一己之德已耳,必且推以及人,使之同归于新而后可。”

“而明德新民,又皆必至于至善之所在而不迁,斯为道之极则焉。”

这几句话的意思是:光明的德性是天所赋予、人所固有的,彰明它就是为了恢复人本初的善性。

然而,大学之道并非仅仅彰明一己之德就完了,还必须把它推广到他人身上,使人们一同革故鼎新才行。

而无论是“明明德”还是“新民”,又都必须达到那“至善”的境界并坚守不移,这才算是大学之道的最高准则。

写完破题和承题,李钰对整篇文章的骨架已然把握到位。

随后开始对这宏大的主题进行深入而细致的阐发。

等他第三篇文章写完,已经到了中午。

温度逐渐升高,狭小的号舍内犹如蒸笼一般,让众多考生都感觉身上黏糊糊的。

李钰也不例外,额头已经微微见汗。

原本李钰还想慢慢写,这样稳妥一点。

但天气这般闷热,怕是要下雨,这让他警惕起来。

虽然带了挡雨的帘子,但那也不是绝对保险。

卷子是不能沾染半点水迹的,否则水将墨水晕开,管你文章写得再好,考官也是看都不会看一眼。

要求就是如此严格。

哪怕你有状元之才,一旦卷子打湿,那就会被黜落。

李钰不敢去赌这雨会不会下,只能尽量加快速度。

平时雷打不动写五篇文章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

这些年,李钰足足写了有数千篇文章,速度早就练出来了。

只要破题,承题没什么问题,后面的思路顺着往下走就行。

李钰将四书试卷放在一旁,马不停蹄开始看五经题。

这些年他时间花得最多就是在经义上。

市面上能买到的所有春秋注本,他全都买来看了个遍。

加上从清澜学院背的,如今的李钰对春秋的理解远远超越了以前的自己。

很快第一题读完,李钰没有怎么思索,提笔便破题。

此时前后都传来考生们吃东西的声音。

显然到了中午,大家都觉得饿了,开始集体吃东西。

有些考生吃饭喜欢吧唧嘴,弄出很大的动静。

也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

考过几次乡试的士子都知道,不到中午的时候不要吃。

否则中午的时候,你已经吃过了在答题。

其他没吃的考生吃饭故意发出声音,就有可能影响思路。

如果有考生因此被影响而发挥失常,那其他考生就赚到了。

因此那些老考生一般都是到点才吃饭。

要发出声音就一起发出声音好了。

对于这些,巡逻的差役也不会管。

只要不作弊就行,难道还管人家吃饭不能发出声音?

因此中午的时候,吃饭声响起一片。

李钰有些无语,怎么吃个饭这么大声音。

不过文章就在他脑中,倒也不会受这些影响,依然写他的文章。

很快,五道春秋题,李钰已经答完了两道。

他看向第三题,‘公会齐侯于夹谷’。

正当他写下破题时。

咔嚓——轰隆!

一声沉闷的惊雷在贡院上方炸响,其声滚滚,震得号舍的木板似乎都在轻颤。

李钰猛地一惊,思路被打断,笔尖一顿,一滴墨汁险些污了卷面。

他急忙将笔移开,抬头看向外面,心中不由一沉。

只见方才还算明亮的天空,不知何时已被浓重如墨的乌云彻底填满。

黑压压地覆压下来,仿佛夜幕提前降临,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湿闷和土腥气。

狂风骤起,卷起号舍通道上的尘土和零星纸屑。

“要下大雨了!”所有士子脑海中都闪过这个念头。

不过他们也不是没有准备,纷纷取出油布准备挡雨。

李钰也是如此,此刻他也顾不上那刚刚萌发的文思了。

考试固然重要,但若试卷被雨水打湿污损,那便是数年的心血付诸东流!

他迅速俯身从考篮底部扯出那块早已备好的厚重油布。

其他号舍也都传来动静。

油布抖开的‘噗噗’声,身体移动时摩擦号舍木板的“窸窣”声。

还有因为紧张而变得粗重的呼吸声。

李钰探出身子,奋力而迅速地将油布上端的绳索系在号舍门楣的凸起处,下端用考篮牢牢压住。

就在他固定好油布没一会。

哗啦啦——!

暴雨如同天河决堤,倾盆而下。

巨大的雨点密集地砸下,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瞬间成了世界的主宰。

狂风裹挟着雨水,寻找着一切缝隙往里钻。

放眼望去,整个贡院似乎都处在了风雨飘摇中。

有的考生手脚麻利,早已挂好油布,正淡定地擦拭溅入的雨水,准备继续答题。

有的则颇为狼狈,油布没挂稳,被风吹得噼啪作响,甚至卷起。

不得不冒着大雨手忙脚乱地重新固定,浑身湿透,叫苦不迭。

更有甚者,许是准备不足或疏忽,油布带得不够大。

或是号舍本身破旧有缝隙,雨水直接漏了进去。

这些考生只能眼睁睁看着试卷被淋湿,急得捶胸顿足,几乎要哭出来。

这打湿的不仅仅是试卷,更是他们的前程。

通道上,原本巡行的差役们也早已躲到廊下避雨,无奈地看着这混乱的场面。

光线变得极其昏暗,明明只是午后,却如同黄昏。

许多考生不得不提前点起了蜡烛。

雨声、风声、雷声交织在一起,形成巨大的噪音,严重干扰着思考。

这个时候,比的就是众考生的毅力了。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209/2227130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