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不分贫贱,有教无类
轰!
最后那四个字,如同一道天雷,在李世民、长孙无忌、尉迟恭三人的脑海中轰然炸响。
一百文钱?
李世民的身体晃了一晃,若非怀中还抱着女儿,他几乎要站立不稳。
他想到了长安城。
想到了那些王公贵胄,为了给子嗣寻一个好老师,争得头破血流。
想到了那些寒门士子,为了凑够一份束脩,不得不变卖家产,尝尽人间冷暖。
想到了国子监那高高的门槛,将多少天资聪颖的平民子弟,无情地拒之门外。
读书,在大唐,是一条用金钱和门第铺就的登天之路。
可是在这里,在许元治下的长田县,这条路,竟然被硬生生铺到了最底层的孤儿脚下。
一百文!
说白了,看着眼前长田县的百姓收入标准,这一百文,九成九的百姓都能凑到,而且并不算太难。
这岂不是说,这长田县,每家每户的子嗣,不论贫贱与富贵,都能读得起书了?
李世民低头,看着怀中女儿那双清澈懵懂的大眼睛。
他的兕儿,他的皇子公主们,有全天下最好的老师,有读不完的经史子集。
可他治下那千千万万的子民呢?
他从未想过,也从未敢想过,要让所有的子民,都有读书识字的机会。
因为他知道,那不可能。
国库支撑不起,世家不会答应,整个大唐的根基,都承受不住这样的变革。
可许元,一个七品县令,他不仅想了。
他还在这边陲之地,悄无声息地……做到了。
那官员看着眼前三位“富商”如遭五雷轰顶般的模样,嘴角那抹自豪的笑意,愈发浓郁了。
他清了清嗓子,继续说了起来。
“其实,许县尊对教化一事,看重到了极致。”
“在我们长田县,除了孤儿院,还设有多所学堂。”
“学堂分为‘小学’与‘中学’二级。”
“小学负责教导孩童们基础的识字、算术,以及许县尊亲自编纂的《长田县民行为准则》,让他们明事理,知礼仪。”
“中学则会教授更深一些的经义文章,还有地理、格物等杂学。”
“格物?”
长孙无忌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陌生的词汇,下意识地追问。
“对,格物。”
官员点头,“格物以致知嘛!就是探究万物之理,比如水为何会结冰,铁为何能炼钢,草木为何能生长,诸如此类。”
李世民和长孙无忌对视一眼,心中的骇然已经无以复加。
经义文章也就罢了,这“格物”之学,闻所未闻。
这许元,到底想教出些什么人来?
官员没有理会他们的震惊,继续说道。
“凡是有我长田县户籍者,无论其父辈是官是民,是富是贫,只要到了入学年龄,皆可缴纳少量学费,入学读书。”
“官宦子弟,与贩夫走卒之子,同坐一堂,学的都是一样的东西,考的也是一样的试卷。”
轰!
这番话又是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了李世民的心口上。
不分贵贱,有教无类?
孔夫子周游列国,也不过得弟子三千,这是连圣人都难以实现的理想。
而许元,竟要在他的治下,将这四个字,变为现实?
他想做什么?
他到底想做什么?
难道他不知道,士族门阀之所以能长盛不衰,靠的就是对知识的垄断吗?
他这么做,是想把整个天下的世家,都推到自己的对立面上去?
李世民的呼吸,变得有些粗重。
他几乎可以预见到,若是此事传到长安,将会掀起何等恐怖的滔天巨浪。
然而,那官员接下来的话,却让这股巨浪,变得更加汹涌,更加离奇。
“当然,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
官员话锋一转,脸上露出一抹神秘的微笑。
“许县尊常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读圣贤书固然好,但若不是那块料,能学一门安身立命的手艺,同样是光宗耀祖之事。”
他顿了顿,似乎在给众人消化的时间。
“所以,在长田县,除了小学和中学,还有另外几所特殊的学堂。”
“我们称之为……技工学堂。”
“技工学堂?”
这次开口的,是沉默许久的尉迟恭。
他一介武夫,对那些之乎者也的东西不感兴趣,但这“技工”二字,却让他嗅到了一丝熟悉的味道。
“没错。”
官员赞许地看了尉迟恭一眼。
“在技工学堂里,不教四书五经,不讲圣人文章。”
“除了基础的一些礼学和算术之外,只教手艺。”
“比如木匠、泥瓦匠、铁匠、甚至是织工、厨子……”
“只要是能凭手吃饭的行当,学堂里基本都有专门的师傅负责教导。”
“学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想学的技艺。学成之后,便是一门能吃一辈子的手艺,走到哪里都不愁没饭吃。”
此言一出,李世民三人都彻底愣住了。
他们面面相觑,脸上的表情,已经不能用震惊来形容,而是彻底的茫然与错愕。
这……这算什么?
办学堂,教人做工匠?
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自古以来,百工技艺,靠的都是师徒传承,口传心授。
一门手艺,就是一个家族,一个师门赖以生存的根基。
其中的关键诀窍,更是秘不外传,哪怕是亲儿子,师傅都可能留上一手。
“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这句话可不是说着玩的。
长孙无忌眉头紧锁,他第一个反应过来,立刻指出了其中的关键。
“这位大人,恕我直言。”
“你说的这技工学堂,恐怕只是个美好的设想吧?”
“天底下的匠人,哪个不把自己的手艺当成命根子?”
“他们当真肯到你这学堂里,将吃饭的本事,倾囊相授给一群素不相识的外人?”
尉迟恭终于等到了自己发言的机会,不由附和起来。
“就是,俺老黑就不信这个邪。铁匠铺的师父,打铁的火候、淬火的方子,那都是传子不传女的宝贝,能随便教人?”
李世民没有说话,但他的眼神,已经表明了他的态度。
这不合常理,更不合人性。
许元纵有通天之能,也扭转不了这根植于人心深处的自私与防备。
然而,面对三人的质疑,那官员却笑了。
笑得云淡风轻,仿佛早就料到他们会有此一问。
“几位贵客说得没错。”
“若是在别处,此事断无可能。”
“但在我们长田县,这却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为何?”
李世民终于忍不住开口,声音低沉。
那官员的目光扫过三人,最后落在李世民身上,一字一句地说道。
“因为,许县尊给的实在太多了。”
这个回答,简单、粗暴,却又直击要害。
李世民三人皆是一怔。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204/2225689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