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新的工厂
好在苏玉梅女士没有过于纠结兴趣班的事,李泽暂时是逃过一劫。
看来他以后得找个好理由把课后时间合理的利用起来,断了苏玉梅女士让他去兴趣班的念想。
在房间里抄写完白天被罚写10遍的课文,李泽掏出手机开始查看今天有没有新的消息。
海东日化那边已经同意了他新的5000万入股计划。
还没等协议签署,李泽直接将这5000万先打入到海东日化的账户上。
海东日化要扩建,急需资金,钱打的越快,扩建的工期也就越短,产能也就能快的提上去。
苏超马上就要开始了,总冠名已经拿到了,长洲队也赞助了,就等着开赛引爆互联网。
到时候,如果产品跟不上,那这广告营销可就白做了。
所以这个新的生产工厂,必须得加快进度去完成。
除了海东日化的事,王欣彤那边也发来了消息。
约李泽的时间,谈谈与孙立平合作的事情。
之前情报就已经提醒过,有的传媒公司动了歪心思,想假借合作的事宜,与他对赌。
开了一个10亿的对赌合同,行业里都把他当成了肥羊,要是不给这些人点教训,那真的会以为他们的钱好骗。
那要是开对赌,肯定是有一个把握的剧才合适,郑宏杰的缥缈在合适不过。
这部剧会是一部,爆款系列剧,只要拿这部剧的收入做对赌,那李泽肯定不会输。
既然如此,李泽就约了一个最近的时间,早点谈完早利索。
将自己的空余时间发给王欣彤,后面的事就由她看着安排了。
还有于西来,既然已经加入到深泽科技,那不可能不压榨一番。
先将他放到海东日化历练一番,之前小区超市经营的不错,尤其是用中奖的噱头做营销,还算是比较成功的营销案例。
想到这,他给于西来发了条短信,让他思考一下卫生巾的营销该怎么做。
......
海东日化的会议室。
李尚海、姜海涛、彭向东三个人还在商量着工厂扩建的项目。
虽然这块地的厂房是现成的,但是那些车间的搭建还是要他们自己去做。
相当于政府给他们提供了一副骨架,里面的血肉要自己填满。
彭向东的意思是,新工厂建设目标最好定的高点,设备已经用上国内最好的了,其他的无菌车间之类的也不能吝啬,都要最好的。
可这就难坏了李尚海,技术人员只考虑技术,不会去算成本,按照彭向东的想法,那投入可就大了。
现在海东日化缺的就是钱,虽然前几天刚签了5000万的单子,但刨除成本后也没多少钱,根本不够花。
要不是姜海涛杠杆技术用的厉害,这新厂不可能这么快就弄下来。
“倒是可以找常公仆批一些贷款用于发展,就是需要一些时间。”
姜海涛有信心拿到低息贷款,但需要时间。
营销赞助已经谈好了,后面还会跟上新的营销活动,如果产能跟不上,那营销的钱可就打水漂了。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李泽的5000万到账了,这笔钱虽然不算是巨款,但也能解决很多问题。
建起一间标准化工厂,应该是够了。
“这增资协议还没签,钱就到账了,这也太快了!”
李尚海有些兴奋。
今天收到深泽科技要增资入股的消息,他立刻通知了姜海涛和彭向东二人。
三人简单的讨论了下这个事情。
彭向东无所谓,他本来就是要倒闭的厂子,现在有机会发展壮大求之不得。
至于说稀释股权,那就更没关系了,反正他手里的股权价值又不会变,只是话语权少了而已。
要不是李尚海,他的厂子早就倒闭了,还谈什么话语权。
姜海涛更没得说,他本来就是财务投资海东日化,增资入股,代表海东日化的估值又高了,他乐不得的。
三人很快达成一致,李尚海将同意增资的意见反馈过去,晚上钱就打过来了,这效率太快了。
这5000万也成了海东日化新工厂建设的专项资金。
“我现在就去定设备,找施工队!”
能建一个现代化工厂,彭向东是最兴奋的,恨不得马上行动。
“那我就去找常公仆申请低息贷款,看看还有没有好的政策扶持我们。”
融资的方式有很多,除了靠投资人不断输血外,银行贷款也是一方面。
姜海涛常跟政府打交道,这件事他办最合适。
李尚海想了一下:“那后面的配合宣传的营销活动我再去想想,争取借着后面苏省城市足球赛,把我们的销量再创一个新高。”
三人分工明确,立刻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
......
北疆市某高档酒店。
徐晓楠正在听取刘秘书的汇报,这两天海东日化那边没什么意外,一切都在她的掌握中,她都已经准备订票离开了。
“你说海东日化正在建新厂?那他们现在是什么进度?”
徐晓楠听到刘秘书的汇报,显然有点不淡定了,手里端着的红酒杯一直不停的摇晃。
“我今天跟着李尚海去到了新工厂,现在应该只是个空壳,里面什么设备还没有,那里是新建的工业园配套设施不错。”
刘秘书今天在海东日化外站岗,看到李尚海从厂里出来,就一直在后面跟着。
这才发现了新的厂址位置,并在周围做了简单的调查。
想新建一个厂子,周围的配套都要考虑,但这些工业园里都是现成的。
只要改造车间,把设备运进去就可以开工了。
“那就是只剩下组装产线,这工厂很快就能投入使用,怎么这么快!”
徐晓楠皱眉,本来买空海东日化这事办的很顺利,最近生产的阿泽卫生巾都被她藏了起来,市场上没有流通一件。
眼看着封杀产品这条路马上就要完成了,谁知道这李尚海又搞出了一个新工厂。
这不是给她添堵吗?
再用这招?显然是不行了,对方新工厂的产量也不知道有多大,投入的资金太高反而给对方做了嫁衣。
“要怎么办?”徐晓楠快速思考着。
“他们建新工厂的钱是哪来的?按理说他们不应该有钱啊!”
徐晓楠敏锐的察觉到,光雪藏产品可能还不够,还得切断海东日化的资金来源。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015/2231068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