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震惊,作精庶女重生后改邪归正了 > 第85章太子也有

第85章太子也有


与此同时,东宫太子府,萧辰收到了同样的一封书信。

彼时,他正应付皇后宫中派来的教导嬷嬷。

张公公手中捏着书信,进屋禀报。

萧辰眉宇间萦绕着一股子烦躁,淡扫了眼张公公,“扔掉。”

这种事情,还用来问吗。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东宫几乎每隔半月都会收到来自崔云初嘘寒问暖,诉说情意的书信。

而剩下的那半月,则是送去了安王府,雨露均沾了。

太子和安王近几年斗的厉害,却唯独不曾在崔云初的事情上,笑话过彼此。

因为那姑娘的水,堪比端碗大师,让二人很是震惊。

太子身为储君,历来对他曲媚勾引,妄图嫁入东宫的女子不计其数,崔云初是唯一一个,将野心勃勃展现的清清楚楚,且左右开弓,双管齐下。

还丝毫不加掩饰。

但凡她收敛,偷偷摸摸些,太子都敬她有三分脑子。

皇后派来的教导嬷嬷视线也看向张公公,眼中不屑一闪而过。

崔家能生出崔大姑娘那般人物,也当真是没落了。

“太子殿下,未来太子妃毕竟出自唐崔家,与崔家姑娘乃是表姐妹,一脉相承,崔大姑娘如此,难保未来太子妃不跟着学坏,且礼节向来如此,您还是准许老奴去一趟吧。”

来人是皇后派来,要去唐府教导唐清婉宫廷礼仪的。

唐清婉出生不久就被赐为太子妃,唐家自会教导她宫中一应规矩,遂派教导嬷嬷去,不过以苛刻的礼节,磋磨人而已。

尤其又是皇后派去的,不能得罪,只能受着。

太子冷着眉眼,看着教导嬷嬷,“在宫里,你和本宫说一脉相承?”

一脉相承的比比皆是,历来造反者,更是因为一脉相承,才有一搏的资本,不是吗。

一旁的张公公突然道,“殿下,书信不是崔大姑娘写的,是崔二姑娘。”

闻言,太子眉头微蹙。

崔云凤。

唐清婉只有一个哥哥,不在京城,将崔家的表妹看的极重,尤其是崔云凤。

“拿过来。”

张公公立即将书信递了上去。

太子接过,并没有第一时间打开,而是看向了下首的教导嬷嬷,“正妃那自有本宫派人教导,你还是去刘府吧,比起太子妃,想来刘家姑娘更需要。”

“可…皇后娘娘的意思…”

教导嬷嬷不肯,可再触及太子冷淡的目光时又生生止住,

娘娘说了,没必要在小事上同太子殿下争,往后成了婚,还有大事儿等着呢。

“是,只是娘娘还交代了一件事儿。”那嬷嬷拍了拍手,立即从殿外走进来一个姿容上佳的宫女。

太子认识,是皇后身旁的大宫女。

“奴婢参见太子殿下。”来人恭敬行礼,一张面容十分清秀,头上簪着不符合她身份的玉簪。

“殿下,这是规矩,也是为了未来的太子妃好。”教导嬷嬷道。

所有皇族子弟成婚前,都要有年长的宫女教导一些床笫之私。

这个传统其实至后来已经没什么用了,但萧辰是太子,老祖宗的规矩,不能破,尤其是他,不能开这个先例。

张公公目光看着太子,等着他命令。

“殿下,皇上十分看重您的大婚。”

言下之意是,他的一举一动,都在皇帝眼皮子底下。

皇帝对崔唐的杀伐之心,早便按耐不住,若他为一个女子屡屡失德,便会失了圣心。

对一国太子而言,想要登上皇位,最重要的,便是皇帝的支持。

太子敛眸,沉默了片刻,最终摆了摆手,便是留下了那个宫女。

教导嬷嬷福了福身,恭敬的退了下去。

张公公低声道,“殿下,那…此人当如何安置。”

既是收下,那就意味着成为了东宫的人,是太子殿下后宫的一位,只是位份当如何安排而已。

“寻一院子,给她住下就可。”太子道。

这意思,就是扔的远一些。

张公公应下,便听太子又接着吩咐,“距离正院远一些,莫让太子妃时常见着她。”

那宫女脸色一白。

张公公应下,将人引了下去,寻了人安排。

他倒是觉得太子妃应不会在意一个宫女,毕竟,连侧妃都娶了,还差一个身份卑贱的妾吗。

自从定下大婚之礼后,各种各样的规矩礼节都接踵而来,吵的他头疼。

而除却必要的,其余无关紧要的,他都帮唐清婉一一拦下。

张公公安排好人进来,太子揉着眉心问道,“清婉还不肯见本宫吗?”

张公公抿唇,没有说话。

端午宫宴之后,许是彻底伤了唐姑娘的心,太子府的金银珠宝,绫罗绸缎流水一般往唐府送,唐姑娘照单全收,可就是从不肯露面。

让人挑不出错,可又心里委实堵得慌。

“她怪我。”萧辰身子往后靠去,眯眸看着某处,久久不曾移动。

“殿下不必伤怀,再有十日就是大婚之日了,等唐姑娘嫁进来,殿下想补偿,都是机会。”

萧辰敛眸,没有言语,而是打开了落款是崔云凤的那封书信。

他对崔云初的字是有几分印象的,一眼扫去,就知晓怎么回事儿。

张公公看太子看的眉头蹙起,也凑了脑袋过去,“这是…崔大姑娘写的。”

萧辰不语,似乎在努力辨别信上的内容。

“那个字,老奴认识。”张公公指着某处道,“那是请求的请字。”

太子,“确实有些像。”

言罢,继续往下看去。

张公公,“殿下,那个字老奴也认出来了…”

主仆二人盯着书信一刻钟,才算是勉勉强强,半猜半顺的将书信意思读懂了大概。

太子拿着那张纸抖了抖,说道,“以前倒是没发现,崔云初还有这天赋,若是让她传递国家机密,一定让敌国一筹莫展。”

张公公,“……”

“殿下,那咱们要按信上说的做吗?”

那崔大姑娘倒是敢想,嫌王家子份量不够,让太子站出来,替她洗涮名声。

说往日那些纠缠都是有心人的无稽之谈,刻意抹黑?

那不是让太子睁眼说瞎话吗。

“毕竟是清婉的妹妹。”太子一掀衣袍起身,吩咐道,“这么大的事儿,得问过清婉的意思,本宫才能下决定啊。”

“……”

都是借口。

张公公,“殿下说的是,老奴这就去备马车。”

一路上,萧辰听了不少街头巷尾的传闻,多是在议论崔云初和王家的事儿。

他倏然问张公公,“那姑娘,什么时候长脑子了?”

张公公再次无言以对,半晌才道,“毕竟是唐姑娘亲表妹,想来不会…”

背着良心的话,他着实说不出来。

“殿下。”马车突然勒停,张公公掀开车帘禀报道,“外面…那好像是安王殿下的人。”

太子顺着往外看去,与那些百姓厮混在一处的那几人,确是安王身旁的亲信。

“去瞧瞧,说什么呢,那么热闹。”

张公公立即跳下马车,不一会就折了回来,继续驾车。

“和殿下您一样,借此机会,给崔大姑娘正名的。”

估计是收到了一样的书信。

张公公轻叹,放眼京城,也就崔家大姑娘敢如此了,听过仗势的,没听说过仗姐妹的。

安王殿下和太子,何等身份人物,竟也要昧着良心。

想起昔日太子殿下被她数次堵在酒楼,张公公都替太子委屈。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007/2230583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