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重生1979:我赶山打猎发家致富 > 第九十一章 狗崽子

第九十一章 狗崽子


第二天一早,天刚擦亮,吴嫂和周晓就在厨房里忙活开了。柴兵今天要回去,昨晚李泽特意交代过,早饭得吃顿好的。

锅里炖着野鸡汤,香味飘了满屋。桌上摆着金黄的苞米面饼子,还有一碟酸菜,一碟咸鸭蛋。

“嫂子,晓晓,太麻烦你们了。”柴兵看着这丰盛的早餐,脸都有些红了。

“麻烦啥,快吃,路上还得颠簸大半天呢。”吴嫂把一碗盛得冒尖的鸡汤推到他面前,那眼神,真跟看自己孩子似的。

吃过早饭,郝军一家和徐春林也赶了过来,手里都提着点山货,说是给柴兵带回去尝尝鲜。

屯子里的人情味,就是这样,实在。

柴兵挨个谢过,临上车前,又想起什么,从车上拎下两条狍子腿递给李泽。“泽哥,这个你跟吴嫂留着吃。”

“你拿回去。”李泽把东西推了回去,“你爹妈不得尝尝?你这一趟趟跟着我跑,我还没给你啥呢。拿着,听话。”

柴兵拗不过他,只好红着眼圈收下了。

送走了柴兵,李泽拍了拍手,对旁边站着的郝军和徐春林说:“走,闲着也是闲着,上山拉点柴火去。天越来越冷,得多备点。”

“好嘞!”两人立刻应道。

李泽跟吴嫂说了一声,吴嫂现在对李泽是百分百的放心,只嘱咐他们注意安全,早点回来。

三人开着卡车,没往南山去,而是去了屯西口外的一片自然林。这里的树杂,以榆木、桦木居多,都是烧火的好材料。

冬日的林子里很静,只有“咔嚓、咔嚓”的伐木声和三人的喘气声。

“泽哥,你说咱们做几个弹弓咋样?”郝军一边用斧子修着砍倒的榆木枝丫,一边说,“这林子里灰狗子(松鼠)不少,打下来给狗崽子们加个餐。”

“行啊。”李泽点点头,把手里的锯子放下,点了根烟,“说起狗崽子,等会儿收工,咱们去趟张大强家,把那五条狗崽子接回来。”

郝军嘿嘿一笑:“那感情好,以后咱们上山,就是浩浩荡荡一大队了。”他又想起昨天的事,问:“泽哥,你说黄大喇叭那事,真有人会信他那张破嘴,跑去东山招惹那头大孤猪?”

“难说。”徐春林接话道,“太平、庆安这两个屯子,好猎手不少。黄大喇叭把自个儿说得那么惨,把那猪说得那么邪乎,总有那不信邪的,或者想出风头的愣头青想去试试。”

李泽只是笑了笑,没搭腔。他把烟头在雪地里摁灭,拿起锯子:“干活吧,天黑前还得把狗窝搭起来。”

三人埋头又干了一阵,砍了满满一车斗的榆木段子,这才发动卡车,突突地往张大强家开去。

李泽一说明来意,张大强二话不说,转身就进了屋,没一会儿,就抱着一个大纸箱子出来了。

五条毛茸茸的小家伙在箱子里挤作一团,哼哼唧唧的。这几条狗崽子,是青狼和黑狼配的,血统摆在那儿。只是品相上,有点参差不齐。

动静引来了不少邻居围观。

“哎哟,这狗崽子咋还有个花的?”

“是啊,你看那条,一只眼睛上好大一块黑毛,跟独眼龙似的,真丑。”

众人指指点点,都觉得这窝狗崽子长得磕碜,不像它们爹妈那么威风。

李泽却没理会这些议论。他伸手从箱子里拎出那条被人嫌弃的“独眼龙”。小家伙被拎着后颈,四条腿在空中乱蹬,一点也不安分。李泽手指在它肋下轻轻一捏,小家伙吃痛,不但没叫,反而扭过头,张开没几颗牙的嘴,狠狠一口咬在李泽的手套上,喉咙里发出威胁的呜呜声。

“嘿,还是个硬茬子。”李泽乐了。

胆子大,皮实,耐疼,性子还烈。这恰恰是一条好猎狗该有的潜质。至于长相,打猎又不是选美,好用就行。

把五条狗崽子拉回老李家,李泽、郝军、徐春林三人立刻动手。找来几块废旧的木板和木方,叮叮当当地敲了半个多小时,一个长一米二、宽半米的长方形狗窝就有了雏形。李泽又找来几件自己不穿的旧棉袄和一捆柔软的乌拉草铺在里面,把五个小家伙放了进去。

安顿好狗崽子,已经是中午了。

吃过吴嫂做的热乎乎的汤面,李泽又给狗崽子们熬了一锅苞米面糊糊。

“光靠打猎不行,林子里的东西越打越少。”李泽对郝军和徐春林说,“咱们做几个狍子套,天冷了,狍子都下山找吃的,正好能用上。”

“咋做?”郝军问道。

“用铁丝。”李泽从墙角翻出一卷八号铁线,“这玩意儿结实。”

说干就干。三人在院子里生了堆火,把铁丝截成一段段,放在火上烤。烤到铁丝微微发红,再拿出来,韧性就变好了,不容易断。

李泽教着他们,把三股铁丝拧成一股,编得又匀又紧。活套的接口处,他更是反复检查,确保顺滑而又有足够的锁紧力。一个下午,三人就做好了五个锃光瓦亮的狍子套。

第二天清晨,薄雾还未散尽,三人就背着枪,带着做好的套子,直奔南山。

冬日的南山,一片萧索。李泽没走常走的老路,而是带着他们拐进了一片更深的林子。他蹲下身,捻起一点雪地上的蹄印,放在鼻子下闻了闻。

“是新的,刚走过去没多久。”李泽指着一排通往密林深处的脚印,“这帮家伙换地方了。”

他凭借顶尖猎人的经验,很快找到了一条狍子下山喝水必经的兽道。道旁有几棵碗口粗的小树,正是下套的绝佳位置。

他拿出狍子套,将一头牢牢固定在小腿粗的树干上,另一头则撑开一个能让狍子脑袋钻过去的圆圈,高度正好在狍子脖颈的位置。最后,他又抓了几把枯枝败叶,小心地把铁丝圈伪装起来。

一连下了五个套子,三人才收工。

在山里又转了一圈,没什么别的发现,三人便顺着山路往回走。

快到庆安和太平屯的岔路口时,一个人影忽然从路边的树林里钻了出来,直直地拦在了卡车前头。

李泽踩下刹车,定睛一看,是黄大喇叭。


  (https://www.24kkxs.cc/book/4244/4244983/1111104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