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大唐:东宫毒士,请陛下退位让贤 > 198.第198章 这招有点眼熟

198.第198章 这招有点眼熟


第198章  这招有点眼熟

    郡主?

    苏尘坐直了身子,就见李雪雁浑身湿漉漉的,眼眶红红的走了过来。

    苏尘皱了皱眉,命后厨准备姜汤,并让孙强取来了一身干净的衣服和火盆。

    孙强抱着衣服走来,“公子,衣服取来了。”

    看着一语不发的李雪雁,苏尘叹了口气,“先把衣服换一下吧,不然容易着凉。”

    “放心,我和孙强出去,不会偷看的。”

    李雪雁轻轻的点了点头,目光却直勾勾的盯着火盆。

    苏尘耸了耸肩,招呼着孙强离开,并关闭了房门。

    “公子,郡主这个时候来找你?”

    “应该是因为吐蕃的事情。”

    吐蕃的使臣,前往江夏王府拜访,日复一日,似乎执意迎娶李雪雁。

    不过。

    江夏王爷并未松口。

    不知道为何,今天李雪雁竟然会是这样的反应。

    或许是出了什么问题了。

    “苏公子,我换好了。”

    房间内传来了李雪雁的声音。

    “嗯,那我进来了……”

    苏尘应了一声,推开了房门。

    李雪雁坐在火盆边,蜷缩在椅子上,双手抱膝,一副弱小可怜又无助的模样。

    “出了什么事情了?”

    “吐蕃人又去王府了。”

    苏尘点点头,李雪雁继续道:“如今长安城中,闹得沸沸扬扬的,有不少的大臣改变了主意……”

    “嗯,那些转变了口风的大臣,应该是被收买了。”

    苏尘笑了笑,“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不用太过紧张了。”

    李雪雁抬头看来,“若是陛下得知了此事,肯定会同意的。”

    苏尘愣了一下,旋即明白过来,李雪雁为何会是这般状态了。

    原来是担心李世民,听说了此事后,会成全了吐蕃的和亲一事。

    要是这么说的话,也不是没有可能。

    毕竟和亲的不是他的闺女,且还能保证边关的稳定,他又何乐而不为呢?

    只是如此一来,李承乾的脸可就丢完了。

    李二……

    应该不至于吧?

    “你父王怎么说?”

    “我就是听了父王与大哥的谈话才跑出来的。”

    “……”

    emmm。

    你们父子两个人怎么说话做事这么不小心?

    这就被李雪雁给偷听了?

    “公子,姜汤好了。”

    “嗯,放下吧。”

    苏尘侧头看了一眼,“先把姜汤喝了,去去寒气。”

    李雪雁默默的把姜汤捧在了手心里,“父王与大哥说起此事的时候沉默了,我便知道,陛下极有可能会答应此事。”

    “虽说是不顾太子的颜面,但太子却也没有任何的办法阻止这样的事情发生。”

    苏尘微微一笑,“谁说太子没有办法阻止的?”

    李雪雁抬起了头,微红的眼睛中,多了几分的光亮。

    苏尘轻声道:“吐蕃不过是借助着报社的力量,裹挟民意罢了,真正的决断还是朝中的那几位大人。”

    “太子此前放话出来,不会与吐蕃和亲,又怎么会让伱去呢?”

    “太子是储君,陛下若是不顾太子的颜面行事,岂不是令朝中大臣们,感觉朝堂不稳么?”

    “倘若陛下真的决议如此的话,只会给大唐带来麻烦,明白么?”

    李雪雁沉吟着点点头,“那太子有什么办法阻止此事?”

    苏尘笑了笑,李雪雁很聪明,也很敏锐的发现了他的话语漏洞,但是……

    “你相信我么?”

    李雪雁抿着嘴看着苏尘,缓缓点了点头。

    苏尘笑道:“既然相信我,那就不要去多想了,和亲一事不会成功的。”

    李雪雁轻轻的嗯了一声,抱着姜汤小口的喝着。

    “阿强,去江夏王府一趟,就说郡主来了太子居,让李景恒兄准备马车,把郡主接回去。”

    孤男寡女的,况且李雪雁还换了身衣服,这要是被有心人传出去的话影响可就不好了。

    让李景恒准备一辆马车过来,就可以很好的避免这个麻烦。

    然而。

    让苏尘没有的是,孙强刚刚点头应下,外面就传来了李景恒的声音。

    “苏兄,小妹可在你这里?”

    “……”

    苏尘狐疑的看了李雪雁一眼,看向了快步走来,如释重负的李景恒。

    “可算是找到你了妹子。”

    李景恒松了口气,但是在看到李雪雁身上的衣服后,不觉的皱起了眉头,目光在苏尘的身上打量了起来,带着几分询问之意。

    怎么个情况?

    苏尘两手一摊,“如你所见,郡主听到了你们的对话,担心会被送去吐蕃和亲。”

    李景恒尴尬的笑了笑,“妹子你放心,太子放话在前,陛下不会这么做的。”

    “可要是陛下真的同意了呢?”

    “那不是还有父王……”

    迎着李雪雁的目光,李景恒话说一半就收声了。

    若是李世民答应了,就算是李道宗不答应又能如何?

    最终还不是要勉强自己同意此事?

    “苏兄!”

    李景恒求助的目光看了过去。

    苏尘叹了口气,明明刚才都开导好了的……

    “放心吧,不会同意的。”

    “你先回去,该干啥干啥,我可以向你保证,吐蕃不会在这件事情上纠缠了。”

    “我相信你。”

    李雪雁点点头,放下了汤碗起身,“大哥我们先回去吧。”

    “好。”

    李景恒笑着点头,悄悄的给苏尘竖起了个大拇指。

    还是你的话好用。

    “阿强,备车,送二位回府。”

    “是。”

    亲自把李景恒兄妹送走后,苏尘松了口气。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在李雪雁离开的时候,苏尘从她的眼眸中,看到了一丝危险的味道。

    该不会是这姑娘,打算给吐蕃人一点小小的震撼吧?

    敲了敲脑袋,苏尘随口道:“吐蕃大相禄东赞,有什么爱好么?”

    孙强:“不清楚啊。”

    “去查。”

    “好!”

    ……

    “妹子,你们刚才……”

    “就是单纯的聊了几句。”

    李雪雁面无表情,扯了扯身上的衣服,“出门的时候,没有带伞淋湿了,所以就换了身衣服罢了。”

    “哦……”

    李景恒笑了笑,安慰道:“别胡思乱想的了,苏兄是太子的人,既然太子放话了,苏兄定会帮他解决此事的。”

    李雪雁点点头,“我知道该怎么做的。”

    “若是陛下不顾太子颜面的话,我也可以不顾父王的颜面。”

    “……?”

    李景恒敲了敲脑袋,“什么意思?”

    “字面意思。”

    马车停下。

    李雪雁径直走入了王府,李景恒怪异的抓了抓头发,对着车夫道了声谢,方才转身入府。

    “父亲,妹子已经回来了。”

    “可是去了太子居?”

    “……是。”

    李景恒点点头。

    李道宗叹了口气,“你先去休息吧。”

    待李景恒离开在,李道宗揉了揉脑袋,总感觉这事儿得尽快解决,不然的话,保不准出现幺蛾子。

    沉吟片刻,李道宗忽然笑着起身,拿出了一些卷宗,“来人。”

    “王爷。”

    “把这些东西送去太子居,不要被他人看到了。”

    “是!”

    ……

    啪嗒。

    一个不大的包裹,从院墙外丢了进来。

    听到动静的薛礼第一时间冲了出来,却不见任何身影。

    转身回到院子里,苏尘的房间已经亮起了烛火,孙强拿着包裹皱眉看着他。

    “没发现。”

    “嘿嘿,这就有意思了。”

    孙强笑了笑,掂量了一下手中的包裹,将其打开。

    包裹里面放着不少的卷宗,是关于禄东赞等使臣的。

    孙强皱了皱眉,黄昏时分,苏尘还命他去调查吐蕃使臣的,不过因为太过匆忙,还没有得到回复。

    这天黑了,关于吐蕃的卷宗就送来了?

    还很详细!

    “怎么回事??”

    苏尘披着外衣,走了出来。

    “公子,方才有人丢来了一个包裹,是关于吐蕃使臣的。”

    孙强笑盈盈的把卷宗递给了苏尘。

    苏尘脸上不由的路出了几分的玩味儿,“这怎么让我感觉有些熟悉?”

    孙强笑盈盈的点头。

    因为,他们之前就是这么干的。

    “看清来人了么?”

    “没有。”

    薛礼摇了摇头,“夜深,雨大,对方身手不凡,未能察觉道对方靠近,还请公子勿怪。”

    苏尘点点头,扬了扬手中的卷宗道:“我且看看这些东西有什么用,你们去休息吧。”

    “是。”

    回到房间,苏尘打开了关于使臣队伍人员的卷宗。

    每一份卷宗都记录的很详细,其中一些重要人员的性格,喜好,习惯等等。

    有点东西啊。

    苏尘沉吟着,敲打着桌面,能够拥有这么详细的资料,极有可能是出自鸿胪寺那边。

    但问题是,鸿胪寺的人,为什么要把这东西送来?

    所以……

    应该是有人从鸿胪寺那边,弄到了这些资料,然后给我送来了。

    我与吐蕃使臣并无恩怨,却给我送来了这些……

    一念至此,苏尘顿时笑了,因为他已经知道是谁把这些东西送来的了。

    “这算什么?”

    苏尘摸了摸下巴,“求助?考教?还是……”

    不论李道宗的目的是什么,至少从目前来看,李雪雁是不可能嫁去吐蕃的。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只要处理好了这件事情,便可以拉近李道宗与太子之间的关系。

    “还得出出力才行呢。”

    苏尘的目光,在一份份卷宗上扫过,而后,苏尘的目光定格在了一万夫将穆赤的卷宗上,“就从你开始吧。”

    ps:吐蕃王朝有一套完整有效的政府机构,其中大量官职,吸收了唐朝官职制度,具有浓厚的中原特色。

    一万夫将,又称乞利本,等同于大唐万夫长,取自《吐蕃文化》《吐蕃金石录》。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4/4244942/1111093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