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第66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奇妙用法
第66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奇妙用法
“能砍多少价,是你的本事?”
“兔国的砍价真有意思!”
“那砍价最怕的是什么呢?”
也不知道为什么,Lina对砍价很有兴趣,她在这里面似乎感觉到了一些别的地方所没有的烟火气息。
用杨玄的话说,那砍的是价钱吗?
是人情世故,是礼尚往来,是进退有据,是推拉技巧,更是生活!
“作为顾客,砍价最怕的是老板答应的太快!”
杨玄嘴角微微浮现一抹弧度。
尤其是在古玩,服装批发地之类的地方,砍价绝对是个技术活。
“What?老板答应不是好事吗?”
“如果不答应的话,那不就买不到我们想要的东西吗?”
杨玄的话,说的太有生活气息了,Lina一时间有些转不过弯来。
国外观众们也都大多如此。
在他们看来,双方达成一致,应该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
“因为在老板答应的那刻,你就知道,这价砍少了!远没有砍到最低价!”
“最关键的是,你没砍到,别人砍到了,别人就用更低的价钱,买到了和你同样的东西,等于你就多花了钱。”
“用兔国的话来说,这就叫做,冤大头!”
杨玄用尽可能通俗易懂的话语进行了解释。
“冤大头?”
“我好像有些明白了!”
“但为什么要叫冤大头呢?”
Lina微微点头,算是稍微弄明白了一点点,但她又有了新的问题。
文化差异就是这样,随便一句俗语,都有可能是外国人理解不了的东西。
“大致意思就是,多花了冤枉的钱,让人精神不舒服,感到头大,所以称之为冤大头!”
“也有解释为,兔国民国时期,当时的通用货币为袁大头,多花了冤枉的大头,所以就叫做袁大头!”
“这种俗语的解释有很多种,往往各个地方的解释各不相同,但最终意思却又基本一样,用起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兔国民众也不太习惯于深究这些俗语的来源,只要用对了就行。”
“兔国文化传承的时间太过久远。”
“很多东西都在漫长的岁月中出现了分叉。”
“导致很多地方,村与村之间说的都是不一样的方言,彼此听不懂,但却又很神奇的不太影响生活,甚至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双方还能成功的做成买卖!”
杨玄简要的解释了一下俗语的特殊性。
然而Lina与直播间的观众们更加听不懂了。
“What?彼此语言不通,怎么可能会不太影响生活呢?”
Lina完全想不明白这其中的逻辑,或者说这根本就没有逻辑。
“从科学角度难以解释,但从生活角度就很容易理解了。”
“兔国东西,南北,差异巨大,但为了生活,经常会有卖货郎走南闯北的卖东西。”
“各地方言不一样,所以他们就会用物品,加手势之类的方式,进行交流。”
“长时间下来,兔国民众已经习惯了这种交易方式。”
“所以即便语言不通,但也并不妨碍他们买卖物品。”
“这也是兔国为什么能在古时候,语言不通的情况下,开辟丝绸之路的原因。”
“不过随着普通话的普及,目前只有一些老人家还在用这种方式进行交流。”
这种交流方式,显然不太高效,注定会被时代淘汰,但也确实是一段历史。
文明的进步,很多古老的技艺都会逐渐消失。
时代变迁,大浪淘沙,能留存至今的,都是经过了历史淬炼的精华!
“你这么一说,我确实能够明白。”
“但我刚明白,兔国的传统技艺就要消失了吗?”
听出了杨玄话语之外的意思,Lina有些伤感。
毕竟她都还没来得及见识一下,这种语言不通的交流是怎样的。
“只是在民间逐渐不太常用,但兔国十四亿人,终究还是会有一些人,继承这种技艺,并将它不断的告诉后人。”
“直到,再无人记得的时候,它才会真正消失!”
杨玄揉了揉Lina的金发,示意她不用难过,时代变迁,就是这样残酷!
“不!它不会消失,我会一直记得它!”
Lina目光坚定,不希望这样一个传承了无数岁月的记忆就此消失。
“那你要记住的东西可很多,兔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传承了漫长岁月,留下来的精华。”
杨玄被逗笑了,凭他一个人的脑袋,哪里记得住那么多东西?
“很多吗?”
Lina很诧异,在她理解中,这种东西应该不会有很多才对。
“是的,非常多!”
“比如,拥有超过三千年历史的古琴艺术,以及不知道从什么时候流传下来的剪纸,针灸,皮影戏,传统桑蚕丝织技艺,最早见于汉代徐岳《数术记遗》的兔国珠算等”
“这些技能有一个共同点,都不需要太多特殊的要求,就能实现。”
“比如皮影戏,它不需要电,只要有光,就能让观众看一出生动活泼的动画大片!”
“兔国珠算也是,在没有计算机的年代,这是最快速有效的数字计算方法!”
兔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究竟有多少,即便以杨玄过目不忘的能力,都无法记全。
真的是太多了!
并且时不时的还会更新。
比如打铁花什么的,都是后面更新进去的。
杨玄也不可能一直盯着这些东西。
“我知道了!”
“是不是比如说,世界末日什么的爆发之后,人类科技大部分都用不上的情况下,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比如用珠算,代替计算机,用皮影戏代替电视机!”
Lina蹙眉思索片刻后,忽然眼睛一亮,像是忽然间想通了什么。
“你这脑洞有点大啊!”
“不过也不算错!”
饶是杨玄都被Lina的脑洞给惊到了。
但仔细想想,又不能说没有道理。
“不只是世界末日,与外星人接触什么的,这些东西也能起到大作用!”
“比如,我们说的语言不通,却能正常买卖,甚至实现基本交流的本领,在与外星文明接触的时候,说不定能起到大用!”
Lina像是突然间打通了任督二脉般,突然间从世界末日又跳到外星文明,怎一个天马行空了得?
饶是杨玄都差点被她闪到腰。
但仔细想想,还真是她说的这么回事。
人类现代文明是方便快捷,但先决条件很多,比如二维码支付,你需要有手机,有威信,并且威信能链接网上银行,你银行卡里还得有钱,等等诸多条件。
但用以物易物的方式,就不需要这些诸多先决条件。
而无论是世界末日,还是外星文明,无疑都是先决条件越少越好,接触起来就会越顺畅!
有时候不得不感慨,老祖宗的智慧真的难以揣测。
就比如《三体》里面写的。
地球文明博物馆原计划研究一种能将文明信息保存十亿年的方法。
然而所有已知的储存介质,包括数码储存器、金属材料、特殊纸墨、壁画等等,都只能完整地保存信息数千年到数万年不等,只有化石能够留存亿年。
因此,地球文明博物馆工程委员会主席罗辑提出唯一一种可行方案——“把字刻在石头上”!
因此,哪怕是科幻小说中的人类,最终也只能选择,最早时期的老祖宗们做过的事情,把字刻在石头上!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4/4244933/1111106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