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第192章 嫦娥六号发射现场
第192章 嫦娥六号发射现场
“杨,介绍上是说,这次嫦娥六号火箭,不仅搭载了兔国的月球采样返回探测器,还搭载了其他国家的卫星?”
看着远方那犹如一柄利剑般,直指苍穹的嫦娥六号,Lina心中感慨万千。
“我没记错的话,应该还搭载了巴巴羊的Q立方体卫星,高卢国的月表挥发物探测仪,以及睿典的月球表面负离子探测器,它们将随着嫦娥六号一同奔向月球!”
“这次嫦娥六号的任务,不仅彰显了我们国家在深空探测领域的能力,也体现了国际合作的精神。”
“这种合作模式不仅促进了全球航天技术的共享与进步,也加强了国家间的友好关系。”
杨玄微微点头。
“兔国真的是太大方了!”
“将科学探索与国际合作融为一体,每个参与的国家都能从中受益,共同推进人类对宇宙的认知边界。”
“对于很多国家而言,这只是一句口号,但兔国却真的这么做了!太了不起了!”
Lina无比的感叹。
如果一切顺利,就连巴巴羊这样的小国,也将拥有绕月卫星了!
“兔国有一句古话,叫做‘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在探索宇宙的征途中,没有哪一个国家是孤岛。”
“兔国一直秉承着开放合作的态度,愿意与全世界分享科技进步的成果。”
“在航天这样高精尖的领域,这种精神尤为珍贵。”
“就像这次嫦娥六号的发射,它不仅展示了我们的技术实力,更传递了一个信号——在追寻星辰大海的道路上,兔国愿意携手世界,共同前行。”
“今天,我们在这里见证的,不仅是火箭的升空,更是人类共同梦想的升腾。”
杨玄微微一笑。
“在这样的时代,能亲眼见证并参与到这样伟大的历史时刻,我感到无比荣幸。”
“未来,当我们回首今日,定会为这一刻的决定和坚持感到骄傲。”
Lina激动的握紧了拳头,希冀着有一天,二毛国也能有飞向月球的卫星!
不过,对于动乱中的二毛国而言,这一天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到来。
“每一场伟大的旅程都有它的起点,二毛国虽然现在面临挑战,但只要有着不灭的探索精神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那么这一天终将到来。”
“科技的发展与国家的强盛,往往需要时间的积累和无数次的尝试。“
感受到Lina内心的波动,杨玄轻轻地覆上她那紧握的拳头,给予鼓励与安慰。
二毛国的战争已经打了很长的时间,最终会如何,谁也不知道。
毕竟未来的事情,哪个能准确预测?
“我知道的!”
“每一个国家都有每一个国家的征程,我们现在还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嫦娥六号身上吧!”
Lina深呼吸了一口气,不想在这个时候,因为二毛国的事情,而影响大家的心情。
“这次嫦娥六号的主要任务是到月球背面采集一些土壤?”
“具体是月背的哪里知道吗?”
Lina将注意力重新集中在嫦娥六号上面。
“是的,相比正面,月球背面由于始终背对着地球,其环境更为原始,保留了更多太阳系早期的信息,因此对科学家来说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至于具体的采样地点,根据公开的信息,嫦娥六号计划降落在月球南极-艾特肯盆地(South Pole-Aitken Basin)附近。”
“这个盆地是月球上已知最大的撞击坑,直径大约有2500公里,深度可达13公里,差不多有半个兔国的大小,在四十亿年前就已经形成,是月球上最大,最深,最古老的盆地。”
“在这里采集土壤,可以让我们更好的了解,月球在刚刚诞生几亿年的时候的地质变化。”
“科学家认为,这里的月壳较薄,有可能暴露出月球深层的物质,从而为我们提供更多关于月球内部结构和早期太阳系形成的信息。”
“此外,选择该地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寻找水冰的迹象。”
“之前的研究表明,月球南极存在永久阴影区,那里的温度极低,理论上可以保存水冰。”
“如果嫦娥六号能成功采集到这些样本并带回地球,将对人类未来的月球基地建设、资源利用等提供宝贵的数据支持。”
杨玄点了点头,看向嫦娥六号的眼神充满了难以抑制的激动。
就在这时,原本晴朗的天空,再次发生变化,乌云遮盖了整个天空。
周围的博主们立刻给他们的机器披上雨衣,防止被雨水打湿。
最重要的是相机镜头。
就在这时,一名博主拿出一个神器——保鲜膜!
“轰隆隆!”
就在这时候,雨忽然就下了下来。
瓢泼大雨!
不过还好,绝大多数人都提前给相机套上了雨衣。
绝大多数相机都没出状况,但相机人却全都浑身湿透了!
在大雨的影响下,火箭那边已经什么都看不清了,所有人都在祈祷,雨赶紧停下来吧。
否则即便他们就在现场,只怕也看不到火箭升空了!
杨玄和Lina躲在一处临时避雨的棚子下,周围是同样避雨的人群,大家虽然都被雨水打湿,但眼神中仍然充满期待。
棚子外,雨点如注,密集地打在地面上,发出连续不断的声响,与棚内人们的议论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奇特的氛围。
“看来,这次嫦娥六号的发射,注定是要经历一番风雨了。”
Lina苦笑了一下,但眼神中并没有太多沮丧,更多的是对未知的好奇和对挑战的接受。
她紧挨着杨玄,从包里掏出一块干毛巾,细心地帮杨玄擦去头发上的水珠。
“每一场伟大的旅程都不会一帆风顺,这也许就是对我们所有人的一种考验,考验我们对科学探索的决心和热情。”
杨玄微微一笑。
只要火箭能顺利升空,能到达月球完成任务,现在的这些就都不算是问题。
与此同时,棚内的人们开始交流起来,有人讲述自己对航天的热爱,有人分享自己为了这次发射特意准备的种种故事。
尽管外面风雨交加,棚内的气氛却意外地温馨而热烈。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4/4244933/1111094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