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初唐小国公 > 第四百五十九章 李泰回京

第四百五十九章 李泰回京


第四百五十九章  李泰回京

确定这是李世民做的局,而且不需要自己做什么后,王宁最后一点不安也完全消失。

夜幕降临后,程处默带着妻儿回到了王家庄子。

酒桌上,兄弟俩应付程咬金一个人,喝得非常尽兴。

到了第二天,牛进达竟然也带着牛见虎到了程家庄子,酒桌上的人又多了两个。

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尉迟恭、刘弘基也相继带着家里的长子到程家庄子,程家庄子顿时热闹起来。

刘弘基、尉迟恭等人虽然在很多事情上没有程咬金看的透彻,但他们向来不掺和这些事,也不关心,李世民让他们做什么,他们就做什么。

所以李世民对他们的信任并不比程咬金差,甚至犹有过之。

到程家庄子来自然是不想掺和朝堂上的事,程家庄子不仅离长安近,而且程家的酒在是整个大唐最好的,向来是他们这些老兄弟最喜欢的地方。

来到程家庄子才发现,大家都想一块去了。

而且王宁一家子都在,算是意外之喜。

因为这些老将的到来,原本只准备在程家住上三五天的王宁足足在程家庄子呆半个月,才又带着妻儿回到了王家庄子。

而朝堂上却依然暗流涌动,向来不怎么喜欢的上朝的那些亲王、郡王等宗室,这段时间上朝那叫一个勤快。

也不知道是谁想出的办法,来上朝的这些人一个个须发皆白,穿着一身破旧的朝服,偏偏地位又高,站在大殿前面,真叫一个显眼。

文武百官议事的时候,他们一般是不说话的,只是在正事说完后,他们才会站出来,声音凄切的向李世民述说他们当年支持李渊起兵的往事。

这家几千石糜子,那家几千石小麦……

这些东西虽然数字可能有出入,但都是实实在在的功绩,可以说当年李渊起兵,李氏家族各房真的是举家支持。

而且不支持都不行,李渊起兵造反,要是失败了,少不得要被抄家灭族,他们这些亲族压根就没有选择。

私下的场合,李世民都得称呼这些老王爷叔伯,他们在朝堂上来这么一出,既不哭也不闹,偏偏李世民还没有什么好办法。

总不能不让这些须发皆白的老王爷上朝。

更棘手的是,这些人是他的族人,要是真的闹起来,虽然不能泛起多大的水花,但对李世民的声望打击还是非常严重的。

就是普通百姓也不会站在李世民这边。

无比注重名声的李世民也只能拖着慢慢想办法。

宗室先不动,先动权贵吧。

而且最先动的就是李渊当时的旧臣。

当时跟着李渊起兵的人,不少人虽然自始至终都没立下什么功劳,但毕竟是把身家性命都绑在了李渊身上,李渊登基为帝后,对这些人的封赏可不轻。

国公跟不要钱一样撒,这些人要是老老实实的守着国公的爵位过日子,李世民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毕竟等这些人去世后,爵位到了他们儿子手里,也就降了一等,这样几代下来,也就和平民没什么两样了。但不少人显然是不会满足于此的,他们可是跟着李渊的从龙功臣,大唐刚立国的时候,不少人可是握着实权的。

李世民登基后,把没能力的全都撵出了朝堂,没了权力,这些人的心思自然就花在钱财土地上面。

虽然没有实权,但毕竟是国公,用来敛财占地却是足够的。

但也就这些事了,再胆大的事他们也不敢做,自李世民登基后的雷霆手段,终究还是让这些权贵有所顾忌,不敢太过放肆。

李世民对这些人深恶痛绝,但念在他们与李渊的旧情,还是给了他们机会。

从去年入冬开始就在朝廷上提这件事,一直到今年入秋,这大半年的时间就是给这些人的,只要这些人聪明一点,把事情处理干净,李世民依然会让他们继续守着国公的爵位混吃等吃。但善财难舍,他们显然没有领会李世民的意思,或者说即使猜到了李世民的意思,他们也选择性的忽略了。

被宗室的一群老王爷恶心了一通,李世民最后的耐心也消磨殆尽,终于对两个国公动手了。

这两个国公一个姓刘,一个姓张,都是当年李渊身边的第一批幕僚,充数的那种,但资历却是最老的。

李渊登基后,两人都被封了国公爵,而且封地都在长安南郊最肥沃的区域,足足二千亩。

如今这两人都七十往上了,年纪虽大,身子骨却依然结实,在自己的封地里建造了奢华的宅院,到这个年纪还有心思纳妾。

家里的土地经过这几十年的巧取豪夺,足足有几万亩。

李渊在的时候就已经有御史弹劾他们,但都不了了之,李世民登基后也多次派人训斥,只是这两人仗着年纪大、资历老,也不怎么把李世民的话当回事。

他们的府邸门楣上,挂着的可是李渊亲笔题的牌匾。

只要不造反,李世民还能杀了他们不成!

显然,他们对李世民还是不太了解,在十月中旬的大朝会上,有御史弹劾两人蓄意谋反!

李世民大怒,着刑部、大理寺、百骑司详查。

当天下午,数百个刑部、大理寺、百骑司的人围住了这两个国公在长安和封地的宅院,从他们家里找出来几百具将作监最先弄出来的铁甲和数百具强弩。

证据确凿!

当时两个国公还傻乎乎的搬出李渊来,说先皇特许他们可以在家里弄几百具铁甲强弩。

第二天的朝会上,刑部的官员禀报此事的时候还有人觉得事情蹊跷,结果这两傻子在朝堂上又把这些话说了一遍。

自己把最后一点活着的希望生生扼杀。

李渊去世后,朝臣要不是实在避不开,基本上都不会在李世民面前提起李渊,毕竟大家都知道虽然李渊在最后的几年里,和李世民的关系已经不再那么僵,但总归是被李世民从皇位上赶下去的,还被囚禁了起来。

能不提还是不提的好。

要是这两人聪明一点,直接乖乖的认怂,在含元殿上哭得凄惨一点,李世民是不会杀了他们的,最多把他们贬为庶民。

甚至还会给他们留点土地和钱财。

但两人干的蠢事,连站在朝堂的故旧都不敢替他们求情。

最后两人身上的爵位被夺,还被赐了一杯毒酒。李世民不仅给他们留了全尸,还放过了他们的家人。

此事一出,朝堂的权贵才知道李世民是要动真格的了。

钱财和土地突然难舍,但小命还是最紧要的。

马周提的谏言再也没人反对,朝堂上除了那些装可怜的宗室,对清查土地一事也再没有任何杂音。

大唐的权贵,封地大都在长安附近,像王宁的封地在三原县,其实已经算远的了。

长安附近的县令虽然品级高,而且也容易出政绩外,其实也是最难做的。

县里动不动有几个国公、郡公,每年县里要派人去查查税赋,都得县令亲自上门解释清楚,像程家庄子这种地方,县令连去都不敢去。

就像现在这个时候,每天都有权贵跑到县衙里,和声和气的让他们马上派人去清查自己家里的土地。

去慢点都不行。

王宁虽然在三原县,但这些消息还是知道的,对两个被赐了毒酒的国公也没有什么同情的心思。

他们做的那点事当然罪不至死,但李世民是会跟你讲理的人吗?

连这点都看不明白,落得个身死也是咎由自取。

虽然是李世民让自己回家的,但在家里闲了这么长时间,也该回长安了,不然李世民该不高兴了。

带着独孤曼玉、李丽质、高阳回了长安的第二天一大早,王宁就换上朝服去参加朝会。

宗室的人依然还没有放弃,他们也没胆子明目张胆的和李世民对着干,但装可伶卖惨也让李世民恶心得不行。

王宁站在大殿上看得也有趣,不得不说这些老王爷的演技确实不错。

朝会草草的结束,不出意外,刚刚出大殿的王宁被内侍叫住了。

跟着内侍来到偏殿,就见李世民一脸烦躁的在偏殿里踱着步子。

“见过陛下!”王宁躬身行礼。

“行了,坐吧!”

李世民挥挥手,笑着说道:

“正想找你呢,你小子就回长安了!”

王宁心一跳,试探着问道:

“陛下,要不臣马上回三原去?”

“要不朕让人抬着你回去?”李世民一脸不善。

“陛下,臣开玩笑的!”王宁尴尬的连连拱手。

就在王宁以为李世民要问他李承乾的时候,李世民无语的开口说道:

“在朝会上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几个老王爷你也看到了,他们都是朕的叔伯,朕还真有些不忍心对他们动手!

你小子向来聪明,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王宁松了一口气,不是李承乾的事就好,想了想,就对李世民说道:

“陛下,这些个老王爷这么做,为的也不是他们自己,而是为了他们的儿孙考虑,而且他们是陛下的亲族,陛下您总得给他们找个出路才是!”

“说办法!”李世民不耐烦的吼道。

“陛下,其实很简单的,他们把土地作为自己给自己子孙留的出路,您给他们找另外一条就是了!臣以为不如让他们出本金,您让人单独弄个商号,用他们的本金来运作,每年再把赚的钱按照他们出的本钱份额给他们分红!

有了出路,自然会在土地的事情上松口。”

王宁笑着说道。

“此事好像可行!”李世民眼睛一亮,喃喃自语道。

越想越觉得还真是个好主意!天和商号每年赚的钱足足几百万贯呢!

而且这件事完全可以交给皇后来办,让她去说服那些老王妃,实在是再合适不过。

想明白后就朝着外面走,要去寻长孙皇后,边走边朝着王宁摆手:

“滚吧,晚上带着丽质和高阳进宫!”

出了皇宫,刚刚到朱雀门,就看到一架奢华的马车正停在朱雀门外面,上百个全副武装的禁卫护卫在马车左右。扫了一眼,王宁转身走向亲卫,接过程十二递过来的缰绳刚准备上马,就听到身后传来爽朗的笑声:

“哈哈,多日不见,三原郡公认不得本王了?”

王宁只得把缰绳还给程十二,转过身朝着从马车上下来的李泰拱拱手,笑着说道:

“下官久不在长安,殿下相较几年前,模样也变了许多,确实没认出来,还请王爷见谅!”

李泰确实变了很多,王宁记得最后一次见到李泰时,李泰已经完全变成了一座肉山,但现在的李泰虽然还是胖,但看起来已经没那么显眼。

甚至从马车上下来的动作还有一些矫健!

也不知道这两年他是如何瘦下来的。

当然这个话也是敷衍李泰而已,就算认不出李泰,他身边的一百多禁卫和马车也能认出来。

“唉,本王自从去了封地后,实在是有些不适应当地的气候,睡也睡不好,吃也吃不好,一度卧床不起,差点舔着脸向父皇求情回长安!

但后面经过大夫诊治,竟是慢慢好转,等本王习惯当地的吃食后,这身体反而开始慢慢消瘦,也算是因祸得福了!”李泰笑着说道。

“恭喜殿下!”王宁笑着拱拱手。

“哈哈,三原郡公倒是一如往昔啊!本王还要进宫面见父皇和母后,改日再叙!”李泰朝着王宁拱拱手,笑着说道。

面容爽朗,语气恳切,完全没有往日面对王宁时的恨意,仿佛面对的王宁是往日的旧友而不是仇敌。

王宁便笑着拱拱手:

“王爷请便!”

看着李泰进宫后,一直站在王宁身后的程十二才轻声说道:

“公爷,魏王以前对您可不是这态度啊!”“管他什么态度呢,要不是我突然回来,我和他连见都见不着!”王宁笑着说道。

他一直没把李泰当成什么威胁,所以对李泰回长安也没放在心上,要是李治这时候回到长安,他可能还多关心一点。

毕竟李承乾还只是太子,谁知道李治会不会弄出什么幺蛾子。


  (https://www.24kkxs.cc/book/4244/4244766/2239464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