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四九城禁忌 > 第三十二章:夜哭郎石(中)

第三十二章:夜哭郎石(中)


陈罗生注意到了他的小动作,放下筷子,轻声问:“怎么了?不舒服?”

“没事儿,”苏语摇了摇头,“可能是昨晚没睡好,有点儿头疼。”

他嘴上这么说,心里却留了意。他这“招邪”的体质,就跟天气预报似的,反应一向很准,这次的感觉虽然微弱,但绝对不是空穴来风。

这顿饭吃完,强子说的这件怪事,就扎在了苏语心里。

第二天,他没在四宝斋待着,拉上强子,说要去转转。老吴不放心,开着他那辆破吉普跟在了后头,美其名曰“活动活动筋骨”。

他们先去了强子说的那个“重灾区”,国子监附近的一片老胡同。

北京的胡同,看着都一个样儿,灰墙灰瓦,盘根错节。但住久了的人才知道,每一条都有自己的脾气。苏语他们进的这条叫“官书院胡同”,听名字就知道,以前是挨着国子监的,有点儿书香气。

一进胡同,苏语那股烦躁感就明显了,他跟强子溜达着,强子发挥他那跟谁都自来熟的本事,跟坐在门口晒太阳的大爷大妈套近乎。

“王大妈,听说您家小孙子最近晚上闹得厉害?”

“哎哟,可别提了!”一个头发花白的大妈一听这话,立马拉住了强子,倒起了苦水,“那孩子,白天好好的,跟个小天使似的,可省心了,可一到了晚上,就跟变了个人一样,哭起来就不停,嗓子都哑了,小脸儿憋得发紫,这给我急的啊……”

苏语在胡同里缓缓地走着,目光在斑驳的墙壁以及老旧的门楼之间,来回扫视着。那“嗡嗡”的噪音,此刻就像雷达一样,在他脑子里持续地指引着他的方向。

他走到一户人家的门口,停下了脚步。这户人家门口,立着一个半人多高的石墩子,看样子是个老物件儿,应该是以前大户人家门前拴马用的“拴马桩”。

石墩子上面晾着一串干辣椒,底下还靠着一把破扫帚,可以说是没有任何不寻常,可苏语一靠近这石墩子,他脑子里那股烦躁的噪音,就瞬间变得清晰了。

“强子,”他喊了一声,“过来看看。”

强子跟大妈告了别,跑了过来:“怎么了?”

“这家是不是就有个哭闹的孩子?”苏语指了指那扇紧闭的朱漆大门。

“对啊,这就是刚才那个王大妈家,她小孙子刚满百天。你怎么知道?”强子一脸惊奇。

苏语没回答他,而是掏出手机,对着那个拴马桩,从不同角度“咔嚓咔嚓”拍了好几张照片,连带着周围的环境也一并拍了进去。

接下来,他们又转了两条胡同。情况大同小异,那些家里有婴儿哭的,附近准能找到一块不起眼的石头。有的是砌在墙角,刻着“泰山石敢当”的奠基石;有的是铺在路边,被人踩得包了浆的青石板;甚至还有一户人家,院里的葡萄架下,摆着一个当花盆底座用的,破了一角的石磨盘。

这些石头,形态各异,用途不一,唯一的共同点,就是它们都太平常了,平常到你天天从它旁边路过,都不会多看它一眼。

但苏语的“人肉探测器”属性不会错,每当他靠近其中一块石头,那种令人心烦意乱的噪音就会在脑子里嗡嗡作响。他把这些石头的位置,都在手机地图上做了标记。

一下午转下来,苏语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全是被脑子里那股噪音吵的。

老吴一直远远地跟着,看似是自己在瞎溜达,实际上一直盯着苏语。他看苏语拿着手机对着一堆破石头拍个没完,也是一头雾水。直到苏语和强子上了车,他才递过来一瓶冰水:“怎么说?看出什么门道了?”

“门道没看出来,脑子快炸了。”苏语拧开瓶盖,灌了几口,“回四宝斋,让陈老师看看,我感觉这事儿不简单。”

回到琉璃厂,天已经擦黑了。

四宝斋里,陈罗生正对着一台笔记本电脑敲敲打打,四哥则在一旁,慢悠悠地盘着他那对狮子头核桃。

苏语把手机递过去,“陈老师,你给掌掌眼呗。”

陈罗生接过手机,一张张地翻看起来。起初,他只是平静地看着,可越往后翻,他眉头皱得越紧。“这些照片,都是在那些孩子哭闹的人家附近拍的?”

“对,”苏语点头,“而且每块石头的位置,我都做了标记。”

陈罗生将手机连接到电脑,把照片和苏语标记的地图导入。他打开一个看起来有些复杂的软件,界面上是密密麻麻的古文字和星宿图。他将北京的电子地图叠加上去,然后把那些标记点一个个输入。

苏语和老吴凑在旁边看,跟看天书似的。只见陈罗生手指在键盘上翻飞,那些照片里的石头被他单独提取出来,放大,调整对比度,不知在分析对比着什么。

“不对劲……”陈罗生忽然停下了动作,他指着屏幕上一张拴马桩的照片,“这上面的云纹,不是普通的装饰,你看这里,”他将一个细节放大,“这个卷曲的弧度,和收尾的这个点,是道家‘锁灵符’的画法。”

他又切换到另一张“泰山石敢当”的照片:“这块石头的材质是青石,但你看这风化程度,明显比周围的墙砖要新,而且石头的背面,有被后嵌入的痕迹,它不是一开始就在那儿的。”

四哥也凑了过来,他盯着屏幕,眯起了眼睛:“这些石头,被人动过手脚。”

陈罗生切回地图界面,将那十几个标记点连了起来。一条不规则的,蜿蜒的线条,出现在地图上,这条线的范围,将国子监到雍和宫这一大片老城区都圈了进去。

陈罗生指着屏幕说,“这些石头的位置,串联起来,暗合了风水里的‘百子夺龙’局,每一块石头,都是一个‘气眼’,它们在……在汲取这片区域的‘生气’。”

“生气?”老吴不解。

“刚出生的婴儿,先天之气最足,最纯净,同时也最脆弱。对某些邪术来说,这是最上等的‘补品’。”陈罗生的脸色有些难看,他忽然站起身,快步走到里屋,从他的背包里取出几本古籍。

他小心翼翼地捧出一个,被黄布包裹着的线装册子,封面上写着三个字,《民瘴考》。

陈罗生翻到其中一页,指着上面的一段记载,念道:“‘石缘咒,南疆巫蛊之术也。取夭折之童,怨气不散者,以其发肤或贴身之物,混以秘药,封于山野顽石之中。咒成,石则化为‘夜哭郎’,日夜啼号,其声不闻于常人,唯初生之婴可感。婴闻其声,则惊惧不安,夜不能寐,久之,神魂耗损,生机流散。施术者可借此石,聚敛婴灵之气,以供邪祀。’”

他念完,几个人都沉默了。


  (https://www.24kkxs.cc/book/4244/4244756/2238973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