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杜妙言禁足一年!
杜妙言极其的愤怒,颇为不满的看着李瑞。
本来都已经说好的事情,自己都已经帮忙宣传,都已经忙了这么久。
现在说踹自己就踹自己。
“李瑞,做人不能这样!你男子汉大丈夫,答应的事情,怎么能说改就改!”
杜妙言极其的不满。
这些日子以来,自己辛辛苦苦处理着蓝田县所有的事情,没日没夜的整理资料,安排客栈,规划科考的事情。
现在。
转手就要将自己给踹了。
“哎,你这孩子怎么回事呢?不是我踹了你,而是你爹不愿意,我只是一个小小的县令,如何斗得过宰相呢?”
“你说是吧,房伯伯。”
李瑞故作一副无奈的样子,看向了一旁的房玄龄。
“确实确实。”房玄龄连连点头,忽略李瑞私生子的身份,确实斗不过当朝宰相。
“你看,房伯伯都这样说了,而且现在是房伯伯要收走你的权利,这是咱们圣上的命令,我一个小小的县令如何违抗呢?”
李瑞故作一副无奈的样子,摊了摊手。
“你!”
杜妙言气急,她想不到李瑞还能说出这种无耻的话。
“我就不走!”
“房伯伯,你看?”
李瑞摊了摊手,动手赶人,肯定不能自己来啊,只能依靠房玄龄了。
“妙言啊。”
房玄龄开口,看向了杜妙言:“你父亲已经在家里等你了,家丁也在外边。”
房玄龄点到为止,他相信杜妙言能够听懂。
“呼。”
杜妙言轻轻的吐出一口气来,灵动的美目却是充斥着怒火,狠狠地瞪了一眼李瑞。
她也明白,今日李瑞都不愿意保住自己。
自己是真的没有希望留下来了。
“你这男人,怎会如此绝情!”
杜妙言恨恨的抛下这一句话,头也不回的直接离开。
“啧啧啧。”
房玄龄略带深意的看向了李瑞。
“不是,房伯伯,您可别误会了。”
李瑞也被杜妙言这句话给震的不知道怎么开口了。
搞的好像是自己负了杜妙言一般。
“无妨无妨,小年轻嘛,若是你真的可以,我是支持你的。”
房玄龄笑呵呵的冲李瑞眨了眨眼睛。
妈的,这些年来,多少人都盯着杜妙言呢,就想着让杜妙言嫁到自己家中。
房玄龄本来也想着让自家长子房遗直迎娶杜妙言。
奈何杜如晦就是不肯。
如今,看着杜妙言嫁给李瑞这个火坑,房玄龄一想到杜如晦的心情,晚上做梦都要笑醒了。
“行了,玩笑话就不说了,接下来蓝田县内由我主持,你放心处理婚事。”
房玄龄面色一肃,认真起来,看着李瑞说道。
“不过我也不会越俎代庖,你先说说你对于蓝田县的计划,我给你一些建议,等你大婚结束之后,就将蓝田县交给你。”
房玄龄作为一朝宰相,心思自然不会放在蓝田县上。
只想着等李瑞大婚结束之后,尽快将事情交给李瑞。
“房伯伯,其实也没啥,县衙内一堆资料是杜妙言在整理的,还未整理出来,你派几个人整理清楚就行。”
“目前就只有两个月后的科举,首先就是考场,其次就是周边的客栈等地,我也已经规划出地方了。”
李瑞开口,房玄龄秒懂,微微点头。
“借着这一波人流,为县衙敛财,倒是不错,好想法。”
“行,这些都是小事,我明日安排两个人过来整理资料,今日且看看蓝田县的布局,再选定考场的事情。”
“客栈就按照你的想法来便是,我会派人盯着点。”
李瑞的这些小伎俩,房玄龄一清二楚,但心中却也忍不住称赞。
这可不是一般官吏能有的想法。
此子确实不凡,是陛下的血脉。
“行,那就拜托房伯伯了。”
“无妨,我不会做太大的改动,你放心便是,安心准备婚事吧。”
房玄龄拍了拍李瑞的肩膀。
...
另外一边。
杜妙言回到家中。
第一时间就找到了在书房中的杜如晦。
“爹,为什么让我回来,为了这次科举,我耗费了很多精力,眼看就要成了!”
杜妙言极其委屈的看着杜如晦。
“我这几日都没睡好,几乎都在忙这事情了,女儿都要成功了,爹你这是干嘛?”
“还有两个月呢,哪里是眼看就要成了?”
杜如晦白了一眼杜妙言,若真的就差一天两天,他也不愿意辜负自己女儿的心血。
但偏偏,时间还有两个月。
鬼晓得这两个月之中会发生什么。
“他们什么想法,你难道不知道吗?早就该回来了。”
“还是说,你对那李瑞当真有了心思?”
杜如晦狐疑的看着杜妙言。
“怎么可能!”杜妙言立马反驳:“那个男人无情冷漠,谁会对他有心思?”
“没有就行,皇家之人,自然都是无情冷漠的,你自己心中有点数。”
杜如晦深深地看了一眼,见杜妙言神情没有作伪,这才放心的点点头。
“少和那李瑞掺和在一起。”
“蓝田县的事情,你就不要去操心了,本来就与你无关。”
“爹!”杜妙言有些不满:“我本来就对李瑞没有兴趣,我是为了百姓,我是为了找点事情做。”
“这些年,我举办诗会,如今我才知晓我错了,像是如蓝田县这般开展科举,才能够更好的照顾百姓,培养出学子。”
“你就不能让女儿完成这个想法吗?”
“女儿答应你,绝对不会对李瑞有什么想法,一旦科举结束,女儿一定就离开蓝田县。”
闻言。
杜如晦却是果断的摇摇头。
“此事不必再说,绝不可能。”
杜如晦什么人,那可是大唐最顶尖的智囊,策划玄武门的人,对于人心实在是了解的太深了。
他深深地明白,一旦自己的女儿成功举办了这次科举。
接下来就会被牢牢的绑定在蓝田县。
因为科举成功,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是学子百姓们当上官,开始治理蓝田县,这才是第二步。
之后就是治理成功,不断地培养出人才。
这些都是需要时间。
这些也都是杜妙言的成果。
今日她可以以等到科举结束就归来,明日就可以以等到这一批人才掌握如何当官就归来。
故而,杜如晦绝不同意。
“来人,将小姐带回房中,禁足一年,一年内,不得离开杜府!”
“爹!”
(https://www.24kkxs.cc/book/4244/4244748/2240120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