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我的属下,能无限变强 > 第40章 大量招人

第40章 大量招人


城门口的风裹着雪粒子,打在人脸上像小刀子割。

但今日的城门口,却比往日热闹了十倍。

林大壮的粥棚支在最显眼的位置,八口大铁锅并排架在临时垒起的土灶上,

柴火噼啪作响,粥香混着水汽蒸腾而上,在雪雾里凝成一片白茫。

他脱了外罩的青衫,露出里头紧绷的短打,正撸着袖子指挥几个青壮舀粥:

“都排好队!老人孩子往前站!一人一碗,管够!”

排队的人,从粥棚一直排到了三里地外,还有不少的人闻讯赶来,可见因为蛮族,有多少人家破人亡?

来喝粥的人,基本面黄肌瘦,冻得发紫的手里攥着破碗,眼里却亮着光。

有个缩在母亲怀里的小童,鼻尖冻得通红,盯着锅里翻滚的米粥咽口水,林大壮瞅见了,舀了满满一勺稠的递过去:

“给娃多盛点,不够再来!”

舀完粥之后,他又对着身后的青壮说道。

“去,在支八口大锅!”

“是!大壮哥。”

他们这些人,要不是因为遇到了江临云,

可能今天他们也会和这些人一样。

吃完上顿没下顿。

所以他们非常感谢江临云,

无论江临云要他们做什么,他们都别无二话。

施粥棚子的旁边,

还竖一块牌子。

上边儿写着:

招贤纳士,因残疾退伍的兵卒优先,月钱二两以上,管吃管住,家人可搬城内,需家世清白。

有一个识字的青壮念了出来。

听到这些,

人群里顿时起了骚动。

一个高个子汉子顿时挤了出来,嗓门亮得很:

“林大人!俺叫赵虎,家就在城外张村,爹娘都是种地的,没犯过事儿!俺能行不?”

他说着亮了亮胳膊上的腱子肉,手上还有常年握锄头磨出的厚茧。

林大壮也是庄稼汉子,自然看得出这名汉子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

林大壮把舀粥的瓢递给了一旁的青壮,

上下打量他两眼,咧嘴一笑:

“不错!去那边登记,让弟兄们查查你家底,没问题就留下!”

随后,他扯着嗓子喊:“想进王府当差的青壮往前站!月钱二两,管吃管住,家人还能搬去内城避寒!但有一条——身家必须清白!祖宗三代都得说得清道得明!”

正说着,有个矮瘦汉子就偷偷往青壮队伍里钻,林大壮见他眼神躲闪,两步跨过去薅住他后领:

“你鬼鬼祟祟在这里干什么?!家里干啥的?”

汉子脸一白,支支吾吾:

“俺……俺爹娘早没了,就俺一个人……”

“放屁!”林大壮一脚踢断了这人的腿,

一声惨叫,

疼的这名汉子,

直接跪倒在地。

“王府不要手脚不干净的!再敢浑水摸鱼,仔细你的皮!”

这时,

认清这人的一个汉子忽然说道:

“我认识他,他是我们村的王麻子,平时都喜欢小偷小摸,前段时间听说偷了张地主家的一头牛,被赶出了咱们村,没想到他竟跑到了这里来!”

经过这名汉子的解释,

众人瞬间明白,

“打死他!”

“滚!滚出云州城,云州城不欢迎你!”

......

矮瘦汉子见有人认出了他,顾不得脚上的疼痛,便直接撞开了人群。

跌跌撞撞的离开了。

林大壮冷哼了一声。

周围的人却更服气了,觉得这位统领看着凶,倒实在,查得严,往后共事也安心。

一上午功夫,林大壮的登记册上就记了满满十几页,个个都是身强力壮、家世清白的汉子,他摸着下巴笑,露出门牙,比头顶的雪还亮。

另一边,

林昭带着一百个青壮,分了五队往周边县城去。

他亲自去了离云州最近的柳县,

刚到柳县城门口,他便命人把招拿招贤纳士的牌子,立在了城门口。

由于他们的位置过于显眼,不多时便围满了人。

县城东头有个老铁匠铺,炉火烧了三十年,铁匠姓周,

今日他闲来无事。

便走到了城门口,瞧见那里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便忍不住前去查看,

等他读完招聘上的文字。

也不由暗暗感到吃惊。

想他一个月辛辛苦苦打铁。

也只有两三百文。

而这上面不仅月份二两以上,到时候还可以分田地。

他已经在这城里生活了几十年,又重新搬去云洲城,他多少还是有些不舍。

所以他摇了摇头便转身离开了。

等他回到家中,忽然看到了他三个儿子,最小的只有八岁,

他不想看到,他的儿子们以后也跟着他吃苦。

于是他咬了咬牙,狠心的去报了名。

他不知道这个决定,足以改变他的一生。

这一路,

林昭他们五个队伍,又遇到许多烧砖的老窑匠、筑墙的石匠、雕花的木匠,个个都有顾虑,却都被“二两以上的月钱”“家人进内城”“分田地”的承诺打动。

日头偏西时,他带的队伍后头,已经跟着三百多人其中有一半是青壮,还有一半是各种类型的工匠。

而这些工匠们,基本上都是扛着自己吃饭的家伙,老的牵着孙辈,少的背着家当,踩着雪往云州城赶,脚印在雪地里连成一串,像条蜿蜒的线。

城门口最西侧,

王一山也支了个摊子,跟前摆着个木架子,

上面挂着几样他亲手打的榫卯构件——不用一根钉子,却严丝合缝,晃都晃不动。

他此时正在奋笔疾书。

他要给之前和他共事的同僚写信,

这个工程太大,他一人独木难支。

所以他只能写信,让同僚过来帮帮他。

他在摊子前埋头苦写。

话不多,只守着摊子,有人过来问,就指牌子说道:

“进王府干活,月钱按手艺算,最低二两起...”

王一山刚写完最后一封信,

把信纸仔细折好塞进竹筒,

就听见身后传来一声试探的轻叩——有人用手指敲了敲他摆在木架上的榫卯构件。

他回头,

见是个穿着打满补丁的蓝布短褂的老汉,手里攥着个磨得发亮的木尺,袖口沾着黑黄的木屑,显然也是吃木匠饭的。

老汉眼神直勾勾盯着那组“十字搭接”的构件,喉结动了动:

“先生这活儿……是樟木做的?榫头斜度掐得正好,怕是差半分都卡不进去了吧?”

王一山挑眉,难得多了句嘴:

“老丈好眼力...樟木防潮,我这东西可是能架在水边用的,要是差半分,用一两年就得松。”

老汉眼睛一亮,往前凑了半步,枯瘦的手指轻轻抚过构件接缝处,声音里带着些激动:

“老朽姓杨,做了四十年木匠,就没见过这么利落的活儿。先生这是……替云州王府招人?”

他指了指旁边的牌子,“月钱当真二两起?包吃包住?”

“正是。”

王一山点点头,拿起桌上的登记册,

“王爷刚到云州,想要扩建王府。老丈若有手艺,身家清白,尽管登记。”

杨老汉搓了搓冻得发红的手,忽然往旁边挪了挪,露出身后一个瘸腿的年轻人。

那年轻人左腿明显短了一截,走路得拄着根木拐,却背着个沉甸甸的工具箱,箱角露出半截刻刀,闪着冷光。

“这是我儿子,”

杨老汉声音低了些,“前两年跟着商队走南闯北做木活,遇着蛮族袭扰,腿被马踩坏了,回来后活儿是不差,就是……”

他没说下去,只叹了口气。

王一山目光落在年轻人工具箱上,露出的刻刀纹样,

让他眼前一亮,

那是种少见的“缠枝莲”刻法,看上边纹路的深浅,刀路稳得很。

他指了指年轻人:“他会什么?”

年轻人抿着唇,没说话,只放下工具箱,从里头拿出个巴掌大的木盒,

打开,里面是个巴掌大的木刻小马车,车轮、车轴、甚至车厢上的雕花都是活的,

用手一推,车轮竟能顺滑滚动,车轴处还嵌着极小的铜珠轴承。

王一山拿起小木车,掂量了下,又试着转了转车轮,眼里露出点赞许:

“巧思!你可愿意为王爷做事?”

年轻人这才开口,声音有些哑:

“愿意。”

“好。”王一山把登记册推过去,“填吧。你爹若也愿来,月钱按老匠人算,五两。你们可以把家人……”

“俺们全家就剩父子俩了。”

杨老汉赶紧接话,眼眶有点红,“在这乱世之中,只要我们父子能有个安稳地方干活,我们就满足了!”

王一山没再多问,

只在登记册上,

写上了‘孤寡之家’。


  (https://www.24kkxs.cc/book/4244/4244738/2240141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