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我的属下,能无限变强 > 第50章 洋灰

第50章 洋灰


今天清晨,云通银号刚开门,

秦掌柜伸了一个懒腰,便要忙活自己的事情,

忽然,一个穿着粗布棉袄的汉子,犹豫着走了进来。

他是河谷营地的工匠,姓王,前日刚领了十两工钱,揣在怀里日夜难安,夜里总梦见银子被偷。

“掌......掌柜,我想存银子。”

王工匠搓着手,紧张得手心冒汗,眼睛却忍不住瞟向大堂里那百箱银锭,

——这些日子,银锭始终摆在那里,阳光照进来时,白花花的晃得人眼晕。

秦掌柜亲自上前,脸上带着温和的笑:

“客官请坐,存多少?我们这里有银票,一两到一百两都有,见票即兑,河谷营地的分号也能用。”

王工匠咬咬牙,从怀里掏出沉甸甸的布包,倒出十两碎银。

伙计仔细过了秤,又用试金石验了成色,然后恭敬地递回足数的银票:

“客官,一张十两的银票,您收好。”

王工匠捏着那张桑皮纸做的银票,对着光看,果然有淡淡的云纹水印,边角还有细密的暗纹。

他揣着轻飘飘的银票走出银号,心里竟比揣着银子时踏实了许多。

这事很快传到了河谷营地。

“王老哥,你真敢把银子存进去?”有工友围上来问。

王工匠叹了一口气说道:“哎!存了...总比丢了的强。”

众工友也是点了点头。

确实!天天揣在身上,这里人多眼杂,要是干活的时候弄丢了,他们哭的地方都没有。

还不如存在钱庄里边,至少有个念想。

当天下午,

就有五六个工匠结伴去了云通银号。

秦掌柜一一办妥,手续简单,态度和气,半点没有以前那些钱庄的刁难。

而且秦掌柜还告诉了他们,河谷有分号。

后来的人,又跑到河谷去存钱。

自从那天以后,

消息像长了翅膀,渐渐传开。

先是有技术的工匠们,

又有是许多干体力活的青壮,

接着是些小商贩,见真的有人顺利取到了银子,也开始试探着上门。

有人存一两碎银,有人兑十两银票,云通钱庄的柜台前,终于渐渐有了人气。

而河谷的云通钱庄分号,生意却是最好的。

因为他们对王府,有格外的好感。

不仅包吃包住,随便一个干活的青壮,至少也有一两以上的月钱。

云州王府

江临云听到秦掌柜的汇报。

也是微微的点了点头。

江临云让他继续保持,便让他退了下去。

云通钱庄,想要长久下去,就必须要与百姓建立好信任。

而建立信任最重要的就是时间,只需要一直持续下去。

江临云相信云通钱庄距离开遍整个大周,也不会太远。

江临云看着秦掌柜送来的账册,

指尖在“存银逾三万五千零十二两”那行字上轻轻敲了敲。

几天的时间,能存三万多两已经很不错了。

他看向窗外,

雪又下的大了几分。

他的内心想到,

百姓有钱了,那就要消费。

如果他们不消费,钱就不会流动。

想到这里,

江临云对着下面的林昭吩咐道,

“林昭,你再去招一千青壮。”

他扯过一张舆图,手指点在一个地方说道:“等招满人,你们到这里,去开采煤矿回来。”

江临云早就想去开采这些露天煤矿,奈何没有人手,没有钱。

现在有云通钱庄兜底,很多事都可以启动了。

等到林昭领命令离开后,

江临云又让他手下的铁匠,加急打造铁炉,

等林昭的煤矿运回来,再加工成后世的蜂窝煤,

再低价卖出,不仅能赚钱,还能让这个冬天少冻死一些人。

为此,江临云批了一大笔钱出去。

此时的账上,还剩一千三百多万两白银。

全都是之前云州地主豪强,还有张刺史他们贡献出来的。

别看这些钱多,以他建造新城的进度,他每月至少得用出五十多万两。

其中十多万两,是工人工资,包括他们的吃住。

还有三十多万两,是购买建造新城的材料。

而建造新城,速度快的话一年多便能建成。

如果速度慢的话,至少得两三年了,

如果按三年算的话,至少得用一千八百多万两。

所以,江临云要一个钱庄兜底。

免得中途资金断裂。

江临云又写了一封信给王一山。

主要是鞭策他,好让他加快进度。

亲卫领命而去时,

江临云已拿起了新云州城的图纸。

图纸上,原本用淡墨标注的“暂留空地”,此刻正被他用朱笔圈出——那里比较宽阔,以后所有的工厂,全都建在那里。

那片宽阔的地方,此刻才矗立了三座工坊,分别烧制水泥、锻造铁器、纺织麻布。

其中水泥厂,因为灰大,建造在了最外边儿,

可惜水泥厂还没有实现生产,全都在试验当中。

为了以后方便。

他还特意把这三个工厂建在了南边河道旁,不管是以后取水或者排污,都很方便。

到时候还可以做几个水车,有水车带动,还能节约不少人力。

......

一日后,

收到信的王一山,站在工棚前扯着嗓子喊:

“凡是愿意加夜班的,每晚多给二十文!家里有婆娘孩子的,工坊旁新搭了棚屋,带家属来住的,每日管两顿饭!”

一时间工人炸开了锅。

王工匠正蹲在石料堆旁凿青石板,听见这话手里的凿子“当啷”掉在地上。

他前日刚从云通钱庄取了二两银子,给婆娘扯了一匹布,此刻摸着怀里还剩的碎银,喉头动了动,转身便对着王一山说道。:

“王工头,夜里干活儿真有钱拿?”

“不光有钱,还管饭,”

王一山拍着胸脯保证到,

要是让江临云知道,他会直呼内行,竟然想到了加班。

“谢谢王工头......”

此起彼伏的感谢声响起。

在后世,人鬼嫌弃的加班。

在这里,所有人都恨不得天天加。

与吃饱穿暖,与生死相比,累点儿又算得了什么?

“王爷说了!等新城的城墙起了,如果想买新城的宅子,给你们便宜一半的钱!”

好!

人群里顿时爆发出兴奋的声音,却没人不信。

谁都记得,上个月有个青壮从脚手架上摔下来,王府的医官当天就带着药箱赶来了,不仅分文未要,还给了半月的工钱让他养伤。

王一山见众人热情高涨,便走了。

当晚,

河谷的工地便亮如白昼。

火把沿着未成型的城墙根排开,映着匠人们挥汗的身影。

王工匠跟着石匠班凿地基,夜里的风带着水汽,吹在汗湿的脊梁上凉丝丝的,可手里的锤子,却越挥越有劲。

他总想起“安家贷”,如果真能贷,他在努力赚一些银子,

说不一定,真能买一处自己的院子。

自家那半大的小子明年,还能在新城里上学堂。

想到这里,他着凿地基的手又快了几分。

数天后,

又有一件兴奋的事来了。

江临云的水泥终于测试成功,还实现了量产,他赶紧让人运来了“洋灰”。

也就是后世的水泥。

那东西掺上水搅成浆,裹着碎石垒起来,晒干后硬得能抵过青石。

往日要三个月才能砌好的墙座,用这洋灰,二十天就能起三层。

不怕风吹雨淋,还结实耐用,

“这玩意儿比糯米灰浆还顶用!”

老石匠摸着墙座,指腹蹭过光滑的墙面,“等城砌好了,别说山洪,就算地龙翻身估计也塌不了!”

消息传到小商贩耳朵里时,他们正蹲在云通钱庄河谷分号外数铜板。

有个卖胡饼的老汉,揣着刚兑的一两银子,看着远处越砌越高的城墙,突然一拍大腿:

“我得在城墙根下占个摊位!等新城住了人,我这胡饼一天能多卖两笼!”

这话像颗石子投进水里,荡开圈圈涟漪。

卖菜的、修鞋的、打铁的,都开始琢磨着往工地附近挪摊子。

江临云得知后,索性让人在工地东侧圈了块地,铺了青石板,立起木牌:“便民市集,月租十文,先到先得。”

不出两日,市集就挤得满满当当。

王工匠的婆娘也提着一篮子腌菜来了,摆在卖胡饼的老汉旁边,一上午就卖光了两罐子。


  (https://www.24kkxs.cc/book/4244/4244738/2240140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