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各有妙招
潘文跃在被催眠后说出的这个地址,是一个独门宅院。
十多个人搜了半天,发现一个极隐蔽的密室。里面藏了一部电台、十几枚日式手雷、六、七把手枪、一百多发子弹。
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发现。
这收获就不算小了,段建功很是高兴,说:“队长,都找出来了,是不是贴了封条,过几天我把宅子处理了。”
这处宅院有七、八间房子,家具配备齐全,都有八成新,能卖两万多块钱。
这些钱,朱青云一般都会作为队里的小金库用于改善伙食,给队员发点补助。
朱青云思索了一会,说:
“不大对,这应该是潘文跃最重要的一个据点,密码本在哪里?你发现没有,屋里除了武器,就几十块钱,他的经费藏在哪里?你去把杜荷珍叫来,带几个心细的女军官来。”
杜荷珍和手下几名女军官最擅长搜查,有几个汉奸藏的很隐秘的存单都被搜了出来。
功夫不大,几个人匆匆赶来。
朱青云问:“有没有什么法子,能把藏的很隐蔽的物件找出来?比如密码本、存单之类的。”
一名女军官说:“那要费些功夫,这么大的屋子,估计得搜到明天早上。”
“哦,说说看。”
“先搬空一间屋子,检查地板和墙壁,再把搬出来的东西,一件一件的往回搬,每搬一件,仔细检查,保准不会漏过。”
这名女军官原先在警察局侦缉处干过,是一个搜查抄家的好手。各行都有各行诀窍,朱青云一听就知道是个好办法,说:
“好,就这样办。杜荷珍,你负责屋子里面,段建功,你负责院子,挖地三尺,也要把东西找出来。”
段建功找来几把洋镐、铁锹,带着人在院子里四处查找起来。
杜荷珍则带人先从卧室开始检查。
“队长,一个人藏东西,就喜欢放在自己的视线内,所以,卧室里一般会有收获。”
朱青云深以为然,点点头,他认可这个说法。
有两个已婚的女军官,听说丈夫不管把钱藏哪里,不过一天时间就能找到,人尽其才,用她们来搜查算是找对人了。
没多大功夫,屋子里就搬空了。朱青云测量了屋里屋外的尺寸,把四面墙敲遍,没有隔层,没有暗室。
地板全部撬开,也没有异常。
杜荷珍挥手,示意把家具抬进来,先是一些小物件,接着把床和书桌一样样搬进来。
检查衣柜时,那名女军官发现衣柜一条柜腿,底面像是有细小的缝隙。
取一把尖刀来,轻轻一撬,挖出方形木塞,从里面取出三张存单来。
一共是三十万元。
朱青云心中一喜,看来自己判断的没错,这里是潘文跃最后、最重要的一间安全屋。三十万,至少是他一年的经费。
“继续,应该还会有收获,去,告诉段建功,别松懈,仔细搜。”
女军官们很细心,在检查书架时,又有发现。两百多本书,之前被队员都翻捡过。
但重新一本本检查时,在一本英文书的封面发现了细小的磨痕,用刀挑开,找到了一份名单。
朱青云看后,不禁心中狂喜,这是一份策反人员的名单,一共二十三人,就连联络方式都写的清清楚楚。
狂喜之后,又暗自震惊,名单上一半以上都是各个机关的人,包括两名军统人员,一人在情报处,一人在督察处。
这是大事,他必须马上回局本部汇报。
刚出屋门,段建功这边又有收获。他把院子里几棵树都给砍了,其中一棵树上,发现了一把钥匙。
“队长,是川盐银行保险柜钥匙,不记名、不挂失,凭着钥匙就能去取。”
朱青云边走边说:“你带两个人去银行,把东西取回来,我去局本部,一会在队里碰面,杜荷珍在这,继续搜。”
池远广正在戴老板办公室,两人都神色严肃。
“中平,这件事要做的神不知鬼不觉才好,不然,你我是要遭受骂名的。”
“老板放心,我亲自出马,带上二科、七科。”
“我也是这个意思,你如果能去,我就放心了,多用些脑子,多带些好手。”
二人正在商议中,李秘书进来汇报。“老板,邱副处长和朱副科长求见。”
池远广说:“应该是我副官告诉他们我在这里,肯定是紧要的事,不然,他们会等等我。”
“那就叫进来吧。”有些工作戴老板也并不情愿去做,因此,这几天心情很不好,言语中很是不耐烦。
“老板、处座,这是青云刚刚缴获的一份潜伏日谍名单,请过目。”
戴老板一把接过,脸色越来难看,拿着名单,背着双手,在屋里来回踱步。
两位行动队长都知道,老板这个样子,是做决定前最后的思考。
“名单哪里来的?”戴老板突然站定,问道。
朱青云上前一步,说:“在潘文跃的一间安全屋里搜到的。”
戴老板是何许人也,说:“就是说,他还没有开口?”
“可以这么说,但地址是他亲口供述,假不了。”
“嗯,我听说了,你的吐真剂、催眠术一套一套的,本来以为是小孩子的把戏,哪知道真是赛先生。
我跟一个美国朋友谈到此事,他很感兴趣,以后,让你们见一面,谈一谈,也许能帮到你。”
戴老板耳目众多,军统审讯室里发生的事,很快就知道了。众人不觉得奇怪,当代谍王嘛,就算是在上海、北平、香港,有个风吹草动,他都能收到消息。
池远广看了名单,眉头紧皱,说:“老板,这,是不是要马上采取行动。”
“你先等两天出发,家里的内鬼你来负责,督察处不知道干什么吃的,自己都被渗透了,军统就是四面漏风的破房子。
邱尧勋,外面的事你来主持,朱青云带人去,把这帮子牛鬼蛇神全都抓回来,管他是外交部的还是警备司令部的。”
国党内部可以用四分五裂来形容,反谍工作几年前刚刚开始起步,相对而言,和日本人有不小的差距。
毕竟,日本人在很早以前就建立了专业的间谍部门,培养了大批的专业人员。
(https://www.24kkxs.cc/book/4244/4244723/2240105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