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佐藤联队
姜淑英是懂规矩的,且对朱青云印象极好,原因是特别行动队已经送来了三本日军密码本,对她的破译工作帮助甚大。
“你需要什么时候发?”姜淑英问。
“夜里十二点,可能需要连续三天。”
“好,你十二点来,我等着你。”
夜里十二点,朱青云来到电讯处,姜淑英把他带到一间屋子里,里面放着一部电台。
朱青云上机,对方没有开机回应。
第二天晚上,再次上机,这次有回应了。发完电报后,“黄雀”回电,明晚继续联络。
第三天晚上,“黄雀”把他要的资料发来,最后加了一句,5000美元。
和前两次一样,朱青云把频段调回,关机,出门。
“多谢姜处长,明天不用了。”
还有四天时间,朱青云是一刻都不敢耽误,立即下楼。
王成孝、吴忠武、孙秋白、王四海等人已整装待发,这几日这些人都始终在队里守候,等候着命令。
飞机消失在夜空中,戴老板和池远广从机场的一间屋子里走出来。
“中平,你看他这次有多大把握?”
“难说,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事,只是戏本里有,这事,难。”
池远广摇着头说,不是没有这份勇气,而是毫无把握。
“他也知道难,可仍是义无反顾去了。真是好本事,居然联系了邱司令长官为他调了飞机。”
池远广笑了,说:“如果不是老板您在背后疏通,他这飞机哪有这般顺利?”
朱青云第一天用电台,姜处长就汇报给了戴老板。戴老板明里不让他擅自行动,暗地却大开方便之门。
飞机降落在战区,有人开车来接。邱司令长官百忙之中,抽空见他一面,说:
“这事我听说了,小兄弟你对上司有情有义,让我钦佩,此行凶险,但我不劝你,能做的,是会派一支部队,在约定的时间前出接应,祝你一切顺利,安全返回。”
“多谢司令长官。”朱青云并不多话,敬了礼,转身离去。
副官要给他们调几支冲锋枪和一些弹药,朱青云婉拒了,几个人连配枪带的都是南部十四。
进入鬼子窝里,佩带非日军制式武器太过惹眼。
在城外的一个山坡上,朱青云一行躲过一支巡逻队后,静静观察着城门口的动静。
王成孝接过望远镜,看了一会,说:“队长,不行,很难混进去,日军对青壮查得很严,我们身上军人的痕迹太重。”
佐藤联队在城中已经驻扎了一段时间,不时有三三两两的军人在城门口进出。
孙秋白嘴里嚼着一根不知名的草杆,说:“要不,还是老样子,截几个日本人,换了他们的衣服混进去。”
朱青云并没有说话,随便找几个日本人,衣服和鞋子未必合身,与手牒明显不符,很容易被发现。
又看了一会,朱青云放下望远镜,说:
“看到没有?进出城的有保安团的人,从他们来人方向看,应该就在前面的镇子里,去那,找几件保安团衣服混进去。”
镇上保安团有一千多人,原是城里的战区十一保安团,日军来了之后,不战而降,被编为伪维新政府新保安第二旅。
原团长杜新川摇身一变,成了伪少将旅长。
但日本人并不放心他们,把他们赶出县城,驻扎在五公里外的无田镇上。
保安团的人大多是本地人,很是懒散,镇上连个关卡都没设。
杜新川认为,周围都驻有日军重兵,国党主力离这里最近都有一百多公里,没必要整天弄得紧张兮兮的。
如果整肃队伍,严加管理,日军也许还会产生误会,以为自己有什么想法,再说了,这里都是乡里乡亲的,没必要严加盘查。
五人分头进城,在一家馆子里吃午饭。
王成孝低声说:“队长,后街有一家窑子,在那动手最合适不过。”
几人吃过饭后,分别离开,往后街去。
十分钟后,五人穿着保安团的军装走在大街上。
朱青云穿着一双靴子,戴了顶日本军帽,里面穿着白色对襟褂子,外面套了件日军没领章的军服。
他找的是一个翻译的衣服,出了镇子,朱青云对吴忠武说:“给孙秋白打一针,看上去病很重的样子。”
吴忠武停下脚步,从腰间抠索了半天,拿出两个小布袋,打开,找了找,取了针剂来。
他没带药箱并不代表他不带着吃饭的家什。
一针打下去,没过一会,孙秋白脸色变得苍白,头上开始冒汗,嘴唇青紫。
“这药只能维持半小时,我们得快些,不然,还得来一针。”
孙秋白一听,赶忙往前走去,王四海和王成孝快步跟上,一左一右扶着他。
到城门口时,一行人被拦了下来。朱青云上前弯着腰给日本兵递上香烟,用流利的日语,说:
“太君,我们旅长的侄子得了重病,我带他去卫生队开点药。”
说着,从口袋里掏出几包烟塞到两人手里,顺手把几块大洋放进军曹的口袋里。
那人哈哈大笑,拍了拍他的肩膀,说:
“去吧去吧,下次记得给我带两只烧鸡和两瓶烧酒来,保安旅良心大大的有。”
“好的太君,一定带来,一定带来。”
日本军队是世界上最奇葩的部队,没有之一。因为严格意义上来说他们没有野战医院。
之前朱青云伏击其实是日本国内赤十字会临时设立的医院,为大型会战服务的。
联队只有一个卫生队,约二十多人,只有两名军医三名兽医,对,在他们看来,马匹这些比人更重要。
临近卫生队,几人就听见惨叫声,和审讯室里并无二致。
在路上,吴忠武就给他们说过,日本军队强调精神胜利法,野战医院跟屠宰场没什么分别。
因为军医给鬼子做手术的时候是不打麻药的,唯一给鬼子兵减轻痛苦的只有一根木棍或是毛巾,避免伤员咬到舌头或是张口去咬医护,这事还真的发生过。
这样做,有时是因为物资匮乏,缺少药品,更重要的原因是,日军人认为这样可以让官兵具有更强忍受伤痛的能力,意志更加坚强,这属于一种非常有必要的精神教育。
(https://www.24kkxs.cc/book/4244/4244723/2223167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