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科举:六元及第你给朕天天摸鱼? > 第129章 一生锦鲤命的李昌隆

第129章 一生锦鲤命的李昌隆


熙元帝醒来后仿佛一下子苍老了十多岁。

没过多动作,只是准备着前往洛阳。

工程量其实不小,主要是后宫,众嫔妃身家都不错,已经陆续有物件开始运了。

姬玄彻表示把二皇子姬玄明留下,怎么着自己登基后也得封个王爷吧,不然在京里宗氏兄弟一个也没有太说不过去了。

八个公主五个下嫁了的赐了公主府分配内城去了。

还有三个没出嫁,也只能先住宫里,以后嫁娶还要他这个新帝安排。

去见完梅景礼的第二天,京城就解禁了。

各街道上陆续有百姓走动起来。

对于皇城内的大事与朝堂上的动荡,底层百姓感触是不深的。

刀没架你脖子上你又不知道害怕。

所以在发现了雷声大动静也大但是对自己生活没影响后都纷纷继续往日作态。

人们无非是谈论的事情多了一些,话题更丰富了。

没到一天酒楼茶馆恢复往日喧闹,青楼妓院比以往更热闹了。

特别是教坊司,新送来的罪官女眷都快堆不下了。

凌子玄打算带着二女去到处逛逛。

除了考察几个店铺逛过还真没好好看看。

让凌一驾着马车在城内随意兜圈,见了一些有趣的小吃便吃上一吃,好玩好看的就停下玩一会,难得的惬意时光。

听见的也都是些前几日发生的事,不过到了普通百姓嘴里场面就常常会变的“宏大”了起来。

比如说皇城内尸横遍野,死了有十数万人。

往城外拉尸体的车子运了三四天,三舅姥爷的侄子在城门值守亲眼所见。

比如说京城的官员都快被叛乱的大皇子砍光了,衙门里都没人当值了,他表弟的师尊一人干四人活。

听到实在离谱的凌子玄不禁会笑出声。

众多学子就不同了,讨论起来就“文雅”不少,甚至还有点小兴奋。

毕竟一下子少那么多官员,这届一旦中榜,留京机会大的多。

而且莫名其妙就成了新帝的第一届了。

虽说没直接参与,但是好歹身处旋涡之中,凌子玄发现无法与大多数人共鸣,毕竟搞不好命就没了。

登基大典的筹备,只用了三天。

礼部侍郎李修儒带着礼部的人几乎是连轴转。

奉天殿的布置到文武百官的站位,从祭品的筛选到礼乐的编排,每一个细节都亲自过目。

他手里拿着一本泛黄的《大夏礼制》,大夏还从未有过禅位登基的,所有流程都是现排的,半点差错都不能有。

登基大典完还要去祭天。

天坛位于外城南部,跟宫城在一条直线上,是大夏历代帝王祭天的场所。

这三日里,无数工匠和宫人穿梭其间,将天坛的三层汉白玉基座擦拭得一尘不染。

在每层基座的栏杆上悬挂起明黄色的锦缎,锦缎上用金线绣着日月星辰、山河社稷的图案。

最上层的祭天台上,摆放着青、赤、黄、白、黑五色玉璧,分别对应东、南、中、西、北五方天帝,玉璧前的青铜鼎里,已经备好了牛、羊、豕三牲,用清水洗净,静待姬玄彻登基后过来祭天。

世间总是这样,一件热闹的事过来就会盖过原来热闹的事。

姬玄彻顺利登基,定号“昭武”。

慕晚清同步册立为皇后,程沐雪封贵妃,为“娴妃”。

听过程沐雪英勇事迹的凌子玄笑出猪叫声,这个师兄太有趣了。

登基后接着热闹的事又变成会试放榜。

据说赌坊早些时间已经开启盘口来。

本来凌子玄的会元赔率在一比零点九左右,在孔令文宣布退出后降至一比零点三。

第二名是一个叫齐思良的江西举子,听说上上届就有夺魁之姿,一直熬到现在,不过他的赔率也高达一比三。

凌子玄听着下人们眉飞色舞的讲述也是有点头疼。

人家中个榜就烧香拜佛了,轮到自己不拿会元就算是大爆冷。

而且看众人神色都是一副理所应当的样子。

“文抄公”后遗症有点大啊,所有人对凌子玄的盲目自信有些偏执了。

不止下人,柳明月与秦知禾也觉得必是他,之前还有个孔令文,现在谁人可挡?

要是没中,这可如何是好?

凌子玄摸着下巴想着,现在叫师父梅景礼去舞弊下还来得及吗。

在贡院里批卷的众考官也是倒霉催的。

一开始外面喊杀声震天,虽然不知道发生什么事了但是太吓人了。

生怕批着批着一群士兵冲进来把众人砍了。

导致那天每人批卷的效率低了好多。

但也就一天就安静了,众人等了一天见没人来也就安心了。

最后一项是将拟定好的会试榜单及录取考生的考卷(基本是前几名)一同呈递至御前,由皇帝审阅。

结果被守门的锦衣卫告知皇帝已经换了一位了。

里面的人头晕目眩,就批个试卷的功夫,搞这么快?

特别是礼部尚书,好嘛,新帝登基都不在,心里更苦了。

把榜单递上去后众人还是不能离开,等皇帝回话。

又被告知取消孔令文成绩,重新补一位。

好家伙,这下众人可就比任何时候都要难受了。

因为批到最后发现两个考生在神仙打架。

哪怕还糊着名众人也都知道这两份卷出自谁手了。

为了给两人排名可以从第一场比到最后一道策论为止。

其他都排好了还在讨论这两个人的排名。

足足为两人讨论了一整天。

现在告诉我们废除掉其中一个,跟我闹呢?

但是新帝发话了没辙啊。

榜单又重新写一遍,把孔令文后面的全部往前挪一位。

到最后一名谁补位就犯了难,因为试卷全拆了,名字都看到了。

选谁上去都有点安排自己人的嫌疑,新帝刚上来,可不敢胡乱说。

最后还是同考官出来咳了一声说道:“我觉得那李昌隆几篇策论写的不错,各位觉得呢。”

贡院内众人看了看榜单上的凌子玄,又看了眼柳云帆。

纷纷附和:“有理有理。”

“策论确定写的不错。”

“既然都无异议,那就?”

“甚好甚好。”

最后主考官礼部尚书一拍板,就他了!


  (https://www.24kkxs.cc/book/4244/4244715/2240148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