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庆余年:吃瓜太子,识破范闲假死 > 第76章 识时务者为俊杰

第76章 识时务者为俊杰


鼎鼎有名的横渠四句,不仅在它出世的那个时代的影响力非凡,甚至影响那个世界后世之人深远,范闲不会认不出,此诗句所代表的意义,这个世界里绝对还有和他一样的人.

    而这个人,他最重要怀疑的,便是太子殿下,李承乾!

    后者却装傻充愣,一脸崇拜的向范闲鼓掌:

    “小范诗仙诗才惊艳,得此佳作,实属庆国之兴!”

    李承乾这一波带节奏,让群臣百官也随声附和起来。

    可站的最高的几位大臣,他们的表情各异,通过此诗揣测出陛下的意思,陈萍萍靠在轮椅上,悄无声息的注视着陛下的脸色,以及林相,此时也微微睁眼,观察着朝堂上的一切变化。

    连赖明成也是一脸的震惊之色,激动的老手都在颤抖。

    这是继下民易虐,上天难欺过后,第二首立命诗词啊!

    听到这句诗词后,反应最大的,莫过于被太子教育过一顿的郭铮,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这几句话,点的不就是他主管的春闱一事吗?

    范闲献给陛下的这首诗词,简直就是在戳他们的脊梁骨啊!

    庆帝满意的看着众臣的反应,缓缓出声:“此四句立意深远,志向远大,心怀天下,是一位颇具诗才的臣子为朕所作,可这其中的几句话,朕自当勉励,也需努力做到啊.”

    陈萍萍推着轮椅出来奉承:

    “陛下励精图治,为我大庆开太平,重视百姓之命,更让学子继承庄墨韩之遗学,陛下的所作所为,必将影响千年,为我大庆开万世太平啊!”

    秦业老爷子暗自笑出声来,戏谑的看着陈萍萍,马屁精!

    林相也凑上前来,和陈萍萍共同祝贺陛下得此佳作:“如此惊艳之才,为陛下献上此等佳作,说明陛下正是他心中的开万世太平明主,是天下人心中的为百姓立命之君王啊!”

    庆帝哼笑一声,顺势而为,提出他召开此次朝会的目的:

    “既然如此,春闱科举一事,那朕便要认真对待。”

    “郭铮,出列!”

    “陛下.”

    郭铮老脸发白的站出来,腿软的险些跪下,但现在他还不能跪,如果什么都没说就服软了,那不等于直接认罪了?他不能给二皇子掉链子,否则就没人保他了!

    “李承乾,范闲,你们在考场把郭铮气昏一事,是怎么回事啊?”

    庆帝看热闹不嫌事大,直接把事主们拉出来对峙。

    此话一出让百官哄笑,堂堂尚书还能被气晕,史书上都是少见!

    李承乾身为储君,当众指责臣子,便是失了身份。

    范闲明白他的含义,便主动站出来,替李承乾回答这个问题:

    “郭尚书玩忽职守,以次充好,弄虚作假,试图为他自己积攒政绩,更准备将前去为朝廷帮工修缮考场的穷苦考生,全部打上投机取巧的罪名,寒了天下读书人的心,臣请陛下降罪于他,革除春闱主考官职位!”

    群臣百官面露惊讶,太子势力出招,就是想要取敌方性命。

    若郭尚书被取消主考官职位,相当于此次春闱结果将一边倒了。

    二皇子麾下的臣子站出来发声:

    “陛下,万万不可啊!郭尚书尽管有贪功冒进之嫌,但终究并未做出实际行动,身为礼部尚书一职,郭尚书理应有承担春闱主考官重担之责,即便有些小错,也不应革职呀”

    此话说的笨拙。

    但正是一个小官能说出来的蠢话,才有几分可信度。

    范闲反问道:“伤了读书人的心,这还只是小错吗?”

    官员回嘴道:“他们不代表全部读书人,只是一小撮寒门学子罢了,这些人没有机会,总是会想着投机,找些歪门邪道以中榜,郭尚书所言并非完全错误,他们的确是这样的人!”

    群臣百官面面相觑,有一部分表示了认同。

    他们这些当官的,自然是瞧不上没身份的寒门学子,彼此要么为了和世家门阀搭上关系,而选用豪门出身的学子,要么就是结党营私,为朝廷中最有势力的几位大人物挑狗。

    如果让这些不受他们管控的寒门子弟入仕,还怎么壮大势力?

    见到官员们的这般反应,庆帝有些不快,他自然看得出外朝官员想要分权的打算,通过春闱科举往朝廷里塞人,从根基上埋伏笔,便是最有效的一种办法。

    李承乾知道,庆帝要的是独揽大权,要的是天下归心,要的是大一统,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想要统一南北学子的文化差异,最后大杀特杀一手造就南北榜案,性质是一样的:

    巩固皇权!

    李承乾此时站了出来,朗声道:“大家都忽略了一点,郭铮之错的重点,不在于玩忽职守,不在于以次充好,而是他凭借一己私欲,就能让所有帮工学子清扫出局,断绝他们中榜的可能。”

    “这说明,有人在背后操纵春闱的结果,有人毁了我大庆文坛传承的科举制度,有人要借此机会欺骗陛下,这是逾矩,这是欺君,这是有人想要结党营私啊!”

    轰。

    所有干涉此事的官员脸色铁青,往年大家都是这么干的,以权谋私,结党营私,隔着一层窗户纸看破不说破,谁也没想到太子会把这层窗户纸戳破,这是要与满朝文武,既得利益者为敌啊?

    郭铮作为那只出头鸟,此时已经汗流浃背,害怕的跪在地上:

    “陛下,臣是忠臣,臣没干此事,臣绝无结党营私的想法啊!”

    “孰忠孰奸,朕,亦能辨之。”

    庆帝这时才出面说话,为朝廷上议论争辩画上句话,盖棺定论:

    “春闱科举,是庆国招贤纳士,收拢天下读书人之心的方式,只有为百姓敞开官场的大门,为读书人提供一个实现抱负的机会,才能做到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

    “朕若发现有人想借此事徇私舞弊,结党营私,乃至贿赂春闱考官,弄虚作假,以权谋私,那便是死路一条。”

    “郭铮。”

    “臣在。”郭尚书瑟瑟发抖。

    “谅你曾为御史大夫,为国履献良策,初为礼部尚书,首次主持春闱科举有些生疏,朕便再给你一次机会,郭铮退为春闱副考官,主考官一职由范闲担任。”

    庆帝看向太子:

    “李承乾,伱替朕监察春闱,主持公正,若出现任何意外,朕,拿你是问!”

    李承乾,范闲,郭铮三人领旨,堂下百官也算是彻底看明白了,这一届春闱开始,庆帝要拿回科举的所有选官权,派李承乾代表圣意监察春闱便是手段。

    他要将春闱一手抓起,不让任何人染指!

    同时。

    也是在告诉所有人,李承乾与范闲在考场之上,要还科举一个公平的做法,是陛下的意思,庆帝要的是选人,选只为他所用的人,你们来插手就是毁了公平。

    当然了,这些门道,只有陛下能操作

    “陛下圣明,春闱定能清澈透明,绝无积弊!”

    “陛下圣明,定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陛下.!!!”

    吹捧之声不绝于耳,庆帝嘴角微微上扬,起身离开。

    领导散会之后,员工们都会留下来吹水互捧,尤其是捧那个得到领导赏识委以重任的,或者是吹那个会说好听话哄领导开心的马屁精:

    在庆国这个大公司里,李承乾和范闲便承担了这两个角色。

    前者是委以重任的太子,后者是献诗拍马屁的小范诗仙。

    李承乾和范闲互视一眼,只想从这人堆中挤出去。

    当陛下眼前的红人,也不容易啊

    郭铮仇恨的看了他们一眼,阴翳的溜出朝堂。

    免得被人取笑,庆国被气晕第一人!

    ·······

    平时领导们开完会,落实的政策都需要一段时间发酵,才能传到基层员工的耳中,可这一次出台的肃清春闱舞弊,还科举公平的决断,却如病毒般快速散播了整个京都。

    所有寒门出身的学子们闻之都喜极而泣,喜大普奔。

    在各个考生居住的破小客栈间奔走相告。

    太子主持春闱啦!清汤大老爷来啦!寒门书生的公平就有啦!

    侯季常与史阐利二人闻言,都从客栈中走出,与各个面带喜色的学子们交流,这才得知,今日朝堂之上太子为天下读书人仗义执言,让郭铮下跪道歉,小范诗仙更是题诗助兴的八卦。

    毕竟是传言,于是越传越广。

    到后面还有说太子在朝堂之上,掌捆郭铮一百掌,打的他肿成猪脸,最后退让出春闱主考官一职,由范闲担任,没有人敢提出异议,因为太子殿下身负圣意,是替陛下打的巴掌!

    “太子殿下简直是我等寒门读书人的再生父母也!”

    侯季常发自肺腑的吹捧道。

    史阐利也跟着点头,表示赞同:

    “若不是太子殿下与小范大人的仗义执言,哪儿来的春闱公平,我们又哪儿有中榜的可能。”

    侯季常人前先圣的提起他刚得知的消息:

    “你们不知道吧,小范大人还为陛下题诗,为此次主持春闱造势。”

    “什么诗词?小范诗仙才华横溢,定是好诗吧?”

    史阐利的好奇追问下,侯季常体会到被崇拜的爽感: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啪。

    在一旁读书的杨万里,惊的手上的圣贤书都滑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这!这简直就是我毕生追求的心愿,是天下读书人都该追求的境界啊!”

    史阐利和侯季常并不质疑这话的真实性,杨万里就是这样的人:

    “哈哈,还以为杨兄读起书来便听不见外人的声音呢。”

    “听到小范诗仙的新作,还不是激动的不读书了?”

    “咳咳.你们再不温习功课,即便是太子殿下为我们做主,也难中榜了。”

    杨万里建起圣贤书,继续靠在木桩边温习,顺便提醒他们。

    侯季常和史阐利老脸一红,立刻跟打了鸡血似的钻进房间,日夜苦读!

    所有的读书人心中有数,他们没有门路,由太子殿下主持的春闱,恐怕就是最公平,最有机会中榜的一届春闱,所有人都要咬着一股劲,势必要中榜入朝为官,日后报答太子殿下的恩情!

    好消息也从考生群体,传到了京都的大街小巷中百姓们都在议论,笑着称赞太子殿下大义,陛下大义,还有小孩唱着歌颂太子殿下和陛下的童谣。

    外城传的热闹,内城也不冷清,即便是深闺中的范若若,也能得知外面的传闻,笑靥如花:“太子殿下和我哥,一定是在朝堂上胜利了,我就知道他们行的!”

    柳姨娘一脸姨母笑,向已回来的老爷求证。

    范建平静的点头,但压抑的嘴角笑容,却藏不住他内心的喜悦:

    “范闲和太子,他们做到了”

    有人欢喜有人忧。

    二皇子府中,传来激烈声响。

    “好你个范闲,心甘情愿给太子当狗,还不惜送出诗作给太子争取机会,可恶啊.”李承泽心中恼怒,可以从被掀翻的桌子,以及散落一地的水果看出来,他此时的火气有多大。

    谢必安担忧:“殿下,我们该怎么办?”

    范无救在一旁翻看着圣贤书,温习备考。

    他也竖起耳朵,注意二皇子接下来的安排:

    “让郭铮执行计划,将火烛,水源.一切能破坏考场的因素提前布置好,等到春闱一开场,便让这些好戏,一出出的在太子面前上演。”

    “是!”

    谢必安领命执行,李承泽的眼神中流露出嫉妒:

    “凭什么李承乾这种鼻子插葱装大象的货色,能替陛下奉旨监察春闱?这般意思,不就是向群臣表示,他这个太子,有能替陛下行使皇权的能力吗?”

    李承泽的心中妒火大烧,如果只是李承乾得胜,他还没这么生气,但就因为庆帝的这个决定,彻底将他点燃,愤怒的冲昏头脑,再次向李云睿求援:

    “姑姑,请再帮我一次,砸了李承乾的如意算盘,求你了!”

    ·······

    “太子殿下,等我一下。”

    李承乾在前面走着,范闲快步跟了上来,拉着太子殿下的手臂。

    “怎么了?”

    李承乾装傻充愣。

    范闲用审视的眼光注视着太子,准备心中的疑惑问出来。

    郭尚书郭铮却不合时宜的凑了过来,将一本关于考场细则的册子,交给范闲:“现在你才是主持春闱的主考官了,那么这里面的细则你得记清楚了,不要给太子殿下出现差漏。”

    郭尚书表面笑嘻嘻,心里妈卖批。

    你特么的刚写了首诗给陛下,让陛下对他心有埋冤,降了他的职责,要不然郭铮以前的履历光鲜,他这礼部尚书的位子都会岌岌可危,这都是拜范闲所赐。

    范闲收起对太子的疑问,接过册子,随意翻看了几页:

    “郭尚书,这册子里,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小范大人说笑了,我怎么可能会害您呢。”

    郭铮陪笑道,还老实的向太子殿下行礼:“不看僧面也得看佛面,你是替太子殿下办事,我就更不可能会害你了,是吧,太子殿下?”

    范闲牙牙痒,这话说的,跟打狗还得看主人没有区别。

    这狗东西,给李承泽当狗就算了,竟然诋毁我

    “你会不会害我,那我可不知道。”

    李承乾接过话茬:“但我知道,你要是敢和二皇子勾结,在背地里整我或是范闲,那你的下场一定不会好过。”

    郭铮嘴角抽搐,笑容有些勉强:“那自然是不会。”

    接着灰溜溜的走了,范闲看着他吃瘪的样子,解气。

    回头看向李承乾:“太子殿下,我有个问题.”

    李承乾插嘴,不给他问出自己是不是穿越者的问题:

    “我知道,你担心郭铮留给你的事项手册恐怕有人为删减或是修改的手笔,如果出了事儿被责罚的还会是我们,到郭铮面前,他就可以说是属下抄漏了.”

    范闲:“.”

    谁问你这个了?

    李承乾没有理会他的表情变化,接着说道:“你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接回范思辙和郭宝坤,然后再把郭攸之接到监察院的大牢中,让他们父子相见,这样才能换来情报。”

    范闲的思路被带着走:“你的意思是,让前任郭尚书,看现任郭尚书留下来的提示,有没有差漏?”

    不,我是想看看郭宝坤那个奇葩到底是不是这么蠢

    李承乾点头:“是的,赶紧去办吧。”

    “好!”

    范闲觉得此事事关重大,必须立刻着手实行,可他走着走着,忽然想起来一件事情,他忘记问那横渠四句是不是李承乾写的了,扭头一看:

    李承乾已牵着他的两个侍女离开,左手青衣,右手红衣。

    好不幸福。

    “靠!”

    范闲想到自己连婉儿的嘴都没亲过,太子就得吃了。

    真不爽啊

    黄毛太子!

    ·······

    范府。

    范闲前脚进门。

    范若若在门口守着。

    范闲无语的砸吧嘴:“我都回来了,你还守着吗?”

    范若若没见到太子有些失望,但为了哄哥哥,挤出笑容:

    “哥,那只能咱们回去吧。”

    “.”

    什么叫那只能回去.范闲内心吃醋。

    背后李承乾随着后脚赶来,范若若失望的小脸蛋,这才由阴转晴:“太子殿下,你终于来啦?”

    然后。

    范闲身边的好妹妹。

    就离开了他,头也不回的向太子凑了过去。

    范若若崇拜的看向李承乾:“太子殿下,你为天下学子仗义执言的事情我都听说了,咱们京都整条街的百姓都在夸你深明大义,爱民如子呢!”

    范闲幽怨的小声说道:“那我呢?”

    范若若尴尬的回眸一笑,挤出一抹尴尬的笑容:

    “哥写的诗也很好!”

    范闲:“.”

    唯一被夸的事情,还不是我做的!

    李承乾和范若若相谈甚欢,俩人并肩走去,路过范闲的时候。

    李承乾还茶里茶气的问了若若一句:“若若,我跟你聊天,你哥哥不会生气吧?”

    范若若看都没看范闲一眼:“不会的不会的。”

    范闲:“.”

    李承乾被范若若领着先行进屋,他还补上一句:

    “你哥哥好像生气了呢,不像我,我只会心疼妹妹。”

    范若若脸红的微微低头,没有顾忌亲哥的心情:

    “不管他,我们聊我们的。”

    范闲:我刀呢?

    不一会儿的功夫。

    范思辙和郭宝坤两位盖世奇才,也回到了范府,身上散发着几天没洗澡的体香,让侍女们避让不及。

    范闲见到弟弟,心中一喜,弟弟总不会像妹妹一样变心了吧?

    结果范思辙一把抱了上去:“哥,我回来了。”

    “呕”

    范闲一阵干呕,一下就把范思辙推开了:“你身上啥味儿啊?”

    “脚底没粘狗屎吧?”

    李承乾和范若若站在一旁,后者闻言,嫌弃的捏住鼻子。

    她拉着太子的胳膊后退半步:“殿下往后站站吧。”

    “别被毒气攻击了。”

    范思辙:“真不愧是我亲姐。”

    郭宝坤见范闲也在,趁机表现道:

    “范闲,这你就不知道我们有多辛苦了吧?我们是从北齐国都一路赶到边境,再换成马车一路赶回的京都,路上足足几天没洗澡了!”

    “什么?”

    范闲不解的问道:“你说你是一路赶回来的,没有换乘?”

    郭宝坤心中暗喜,这下范闲总能知道我有多辛苦了吧?

    “范闲,我为你这么拼命了,你可别忘了你的承诺。”

    范思辙在一旁确信的点头,如小鸡啄米:

    “我能证明,咱们一路都没有歇过!”

    范若若无语的吐槽道:

    “哥是嫌弃你俩太笨了,作为暗探潜行回京都都不会换成藏匿行踪.”

    范思辙和郭宝坤互相对视一眼,一拍脑袋:“对啊!”

    “我们当时怎么没有想到这一点?”

    “若若姑娘,我觉得你也有成为世间第一暗探的潜质。”

    李承乾拦在郭宝坤面前,把范若若护在身后:“她不当暗探,她很快就是庆国太子妃了。”

    “当真?”

    “嗯”

    范若若含羞颔首,如含羞草一般可爱又惹人想要挑逗。

    郭宝坤瞪大了眼睛,这下范家傍上了太子。

    权势滔天,范闲不就成了第一权臣啊?!

    “范闲大哥,太子殿下。”

    “郭宝坤求见家父!”

    李承乾见到弯腰屈背,差点下跪的郭宝坤。

    突然想到了一句台词:有句古话说得好。

    识时务者,为俊杰(大佐音)

    六千字大章,一章顶别人三章了,等我七月四号考完期末考恢复日万,食言我吞!

    

    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4/4244687/1111105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