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根据这位副校长的解释,作案人的大概脉络立马就显现出来了。
一旁,区府和市府的领导都松了一口气,有了大概的范围,在他们看来,抓捕那名犯罪分子应该就会简单许多,看来,这个案子算是稳了。
可他们却没注意,李言诚等几位公安人员的脸色此时却变得更加难看了。
就因为那位副校长的一句话,这座库房里以前存放有“东风三型”小口径及配套弹药。
这说明什么?
说明实施盗窃的这个人,很可能来的时候就是冲着这玩意儿来的。
这种小口径的威力可不是训练用的气手枪所能比拟的。
这家伙要这个干嘛?
区府和市府的领导短暂的松了一口气后,也发现了公安的脸色不对,市府那位副领导看着李言诚问道:“李局长,您几位这是……”
“我们怀疑这个犯罪分子很可能是冲着小口径来的。”
!!!
李言诚的话让那几人愣了一下,但很快就都反应过来这位局长说的是什么意思,一个个刚变轻松的脸色又重新变得严峻起来。
尤其是体校的领导们,其中那位分管保卫工作的副校长都快站不住了,如果不是旁边另一位副校长眼疾手快伸手扶了一下,估计他都要一屁股坐地上去。
李言诚淡淡的瞥了眼那个快站不住的副校长,随即便将目光落在了城西分局刑警队长的身上。
这个案件结束后,肯定要处理不少人,他们公安总部每年都要发几次文,再三强调让各单位严格管理枪支弹药,规范出入库流程。
市局也要求各县(分)局每季度都要深入有枪支弹药的单位,检查他们在保管方面做的是否到位。
体校训练用的气手枪及其配套弹药也在管理范围内,可现在很明显,无论是体校在执行公安总部的文件方面,还是城西分局在每季度的检查上,都是走过程,流于表面。
体校在对气手枪的管理上这么大的问题,只要检查了,就不可能发现不了。
李言诚没打算现在说这个事儿,事实已经这样了,就算现在给他们都训一顿也于事无补,一切都等到案子破了后再说。
而丢失的那几把气手枪如果响了,并且还沾上命案了,亦或者后果再严重一点,那城西分局和体校的领导班子成员一个个都得吃不了兜着走。
城西分局的局长显然也是想到了这一点,脸色黑的要命,李言诚注意到,他刚才过来的时候这位分局局长似乎是正在训人,不出意外的话,被他训的那名身着公安制服的中年男人应该是城西分局内保科的科长。
不过他们现在训谁李言诚都不想管,他唯一操心的就是这个案子,在看了一眼城西分局刑警队的队长后,他又看向金智海。
感受到好兄弟的视线,金智海马上就明白了这道视线包含的意思,于是,他抬脚便向更衣室和枪库共用的那堵墙上被凿开的那个洞口那里走去。
见状,市局的蔡副局长,总队的朱政委和城西分局分管刑侦工作的副局长,以及刑警队长也都跟了上去。
李言诚没过去看具体的现场,反而是转身走出了更衣室,其他几位地方上的领导看他出去了,也纷纷跟着走了出去。
一般情况下,案件刚发生,技术部门的同志正在勘查现场时,他不愿意过去凑热闹,他的身份会让一线的同志做事儿时紧张,而一紧张就容易出错。
所以,他尽量不去给一线的同志添麻烦。
再加上还有地方上的同志在,他如果过去了,区府和市府这几位肯定也要跟过去,不小心再将现场破坏了更麻烦。
……
第一次案情分析会于当日下午四点在体校小会议室召开,此时现场已经细致的勘查完毕,负责跟体校师生谈话的侦查员们也已经粗略的过了一遍,并没有发现什么明显的问题。
犯罪分子在现场除了留下了一枚完整的鞋印,再就是库房内墙上留下的踩踏痕迹,以及在放枪和弹药的那个铁皮柜子内的抽屉把手上提取到了几根线手套留下的线丝外,经过认真细致的勘查,其他再无任何犯罪分子遗留的痕迹。
可以说,忽然不看那堆被砸下去的砖头块儿,那么这个现场可以说是非常干净,犯罪分子在实施盗窃行为时,没有什么多余的动作,目标很明确,就是冲着枪去的。
体校那位在这里干的时间最久的副校长也证实,早前那些小口径也确实是在这个铁皮柜子里放着。
这个答案让李言诚他们这些公安的心是一沉再沉。
现在已经可以确定,犯罪分子实施盗窃,就是为了偷枪,只是他没想到存放枪支弹药的库房给改造了,小口径和配套弹药被转移去了其他库房,这里只留下了气手枪和弹药。
哦,不,经过清点,还丢了一个射击观测镜。
这家伙偷这些东西是想干嘛?为了收藏?为了刺激?
呵呵,别开玩笑了,这话鬼都不信。
如果这个小偷是为了偷钱财,来了后发现自己跑错地方了,本着贼不走空的心理顺手拿走些东西的话,那他不至于一下就拿走五支气手枪和配套的一千发专用弹药,以及后来发现的那个射击观测镜。
专业的贼都很聪明,绝不会去动枪支弹药这些东西,他们冒着这么大的风险求的是财,这些枪支弹药弄出去后先不说能不能脱手卖出去,就算能非常顺利的卖出去,其中的风险也要比偷别的有价值的东西大的太多。
能买这玩意儿的,可以说都是穷凶极恶之辈,他们能买,那就是有目的的,这些贼可不愿意给自己招惹麻烦。
赚不到多少钱不说,卖出去的枪要是沾上人命,卖东西的这个贼也脱不了干系,所以,从这点来看,已经基本可以排除这起案件是由专业小偷做的。
不是专业小偷,手中又有更衣室的钥匙,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掌握的是三年前库房改造前的情况,那么这个人的范围……
嗯?
正在听汇报的李言诚此时忽然看向那位在体校干的时间最长的副校长问道:“更衣室的门锁这几年都没换过吗?”
“呃……”被问到的那位副校长微微一怔,很快便点头回答道:“是的李局长,这锁子只要不坏,都是一直用。”
这次案情分析会,李言诚特意将这个副校长留下一同参加,就是因为他对学校里的事情知道的比较多,而体校的其他领导则没这个待遇了。
“嗯,行了,你继续说吧。”得到答案后,李言诚又对着那个被他打断了话的城西分局刑警队的一线侦查员说道。
说完这句后,李言诚起身向会议室外走去,这个案情分析会已经没什么听的了,就那些内容,除了那个脚印外,只剩下能接触到钥匙和三年前来过这里这两个线索。
下一步的调查,肯定是先从三年前库房改造前就离开这里的教练员和学员开始,这所体校设立的时间并不长,七七年才成立,至今不过七年,将前边离开的人先全部过一遍难度也不算大。
刚走出会议室,就看到原本一点多就已经离开的那位市府杨副领导正朝这边走来。
“杨领导,您怎么又过来了?有什么指示?是对我们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吗?”
看到这位杨副领导二次过来,李言诚心中虽然有些疑惑,可不影响他迎上去,一边走,他还一边开玩笑的问道。
“别开玩笑了。”杨副领导摆了摆手说道:“我对谁不放心,都不可能对李局长您不放心。”
李言诚现在跟他行政级别相同,政治地位也差不多,都是组织那边的候补委员,但要比他年轻十几岁,他可不敢在这位面前摆谱。
所以,刚才回去后将这边的案情向市府领导和组织那边的段主任分别做了汇报后,这两位让他给市公安局转达的指示,他都没想着打电话,而是决定亲自跑一趟过来跟这位李局长当面说。
“有指示倒是真的,不过可不是我的指示,我只是个负责传话的,转达段主任和陈领导他们二位的指示。”
“二位领导有什么指示,杨领导您请讲。”
“李局长,二位领导的意思是,十月份将会有大型活动,这个案子发生在这么特殊的一个时间段,很难说盗枪之人究竟安的是什么心。
所以二位领导希望咱们市局能成立专案组,由您亲自挂帅,尽快侦破此案,最好能限期,将丢失的枪支弹药悉数找回,坚决不能外流,更不能让其打响。”
李言诚微不可察的皱了下眉头。
这个案件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他也希望尽快破案,将犯罪分子缉拿归案,将丢失的几支气手枪及弹药全部追回。
可限期破案这条指示,他认为有待商榷。
他不反对限期破案,在某些重要案件上,确实需要对一线侦查员施加一些压力,可案子和案子是不同的。
今天发生在城西区体校的案子也非常重要,这点毋庸置疑,不止是因为发生在这个敏感的时间点,众所周知,在华夏,只要是涉枪类案件,毫无意外都是重点案件。
但今天这起案件接下来需要做的是大量的走访,不但要走访,还要进行交叉核实。
在这个通讯基本靠吼,交通基本靠自行车的年代,这种需要花费大量人力和时间去当面核实的案件,除非运气特别好,一上来就碰到了嫌疑人,否则想快都快不了。
还有一点也非常重要,施加的压力如果太多,那么也很容易发生错误。
如果将在社会局工作也算为从警,从建国十九年开始,到如今建国三十五年,他从警十六年,大大小小侦办了三百多起案件,如果算上协助的,这个数字还得翻上一番,没有一起错误案件。
他希望自己能保持下去,希望自己在位期间,京市公安局上下也不会发生这种错误。
不过,既然是领导的指示,怎么着他也得先接下来再说。
沉吟片刻后,李言诚点了下头:“我知道了杨领导,我们市公安局一定会按照领导们的指示来办。”
杨副领导淡淡地笑了笑,扬起下巴向会议室那边示意了一下:“李局长,我刚才在前边碰到你的司机,说你正在参加案情分析会,怎么,结束了吗?”
“没有,我在里边坐着,下边人会紧张,案情分析会就要各抒己见,我坐到那儿一个个都不敢随便开口,害怕说错话,我还不如出来转转,给他们留点空间,我刚好也能透口气,等下听汇总就行。”
市府那位杨副领导深表同感的点了点头,到了他们这个地位,有的时候就只是坐在那里,让下边人可以畅所欲言,也没几个人敢真的随便说。
他抬起手示意了一下:“李局长,既然暂时没什么事儿,我们聊聊?”
“好啊,杨领导请。”
虽然有些疑惑这位杨副领导找他想要聊什么,可李言诚还是欣然同意,和他一起在后院的空地上开始转悠起来。
他们俩这一转悠,给一直注意着这边动静的体校其他几位领导可急坏了,这几位现在就犹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
事儿发生了,还极其恶劣,可对他们到底要怎么处理,现在没有任何一位领导说过什么,甚至连训斥都没有。
这可就让人有些坐腊了。
真要是被领导训斥一顿,那就表明还有的救,现在的情况是无论代管的城西区的领导,还是市里的领导,亦或者是再上边的体委、教委,统统没有任何一家和他们几个说过什么。
他们其实也明白,案子没有结束前,打在他们身上的板子就不会落下来,还要看最终的结果,才会决定对他们的处罚力度。
但是,等待的这个过程实在是太让人煎熬了。
公安局虽然管不上他们,问题是公安部门每年都三令五申要求加强枪支弹药的管理,要求存放的库房必须双锁双人管理,并且钥匙只能单线传递,结果呢,他们的管理形同虚设,出了个这么大的事故。
墙上被凿出来那么大一个洞,值班人员竟然都不知道,这……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4/4244669/1111045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