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女侠请住手 > 第一二二章 我陪你(四更求订阅)

第一二二章 我陪你(四更求订阅)


第一二二章  我陪你(四更求订阅)

盛平八年,八月初一。

历书曰,宜出行。

这天风和日丽,万里无云。

秦亦起了个大早,照例还是先打坐。

踏云梯+碎星拳+朝天真经。

虽然后两者看似练了相当于没练,但秦亦相信自己的直觉,总感觉有一天会有用处。

打完坐后,秦亦穿戴一新,推门来到前院。

宁忠和宁夫人也早已起床,毕竟镇国公府的一双儿女都要在今日出使南楚,他们有好些话嘱咐。

秦亦来到前厅时,刚好看到,宁夫人拉着宁莞言的手,小声说着什么,宁莞言抬头,便看到秦亦进屋,白皙的脸颊上瞬间浮出一抹粉红。

宁夫人也看到了秦亦,朝他招招手,待秦亦走近之后,也拉住了他的手。

“亦儿,此去南楚,路途遥远,你莞言姐虽能护你周全,但你身为男子,也莫要忘了照顾她,这一路上,你们一定要相亲相爱…”

或许是说的太快,把心中所想说了出来。

待看到秦亦和宁莞言表情不对,宁夫人才捂着嘴轻笑道:“伯娘的意思是,你们要互帮互助…”

“……”

旁边的宁国韬看看秦亦,又看看宁莞言,最后再看看自己,有点想哭:我不是亲生的吧?

这时,宁忠也走上前来。

宁夫人知道他有事叮嘱,便松开了秦亦的手。“贤侄,此次出使,陛下在金吾卫以及左右二卫中调集了五百好手,再加上三大宗门暗中保护,路上应该不会有危险。”

宁忠沉声道:“不过利欲熏心,为了锁龙骨,或许会有江湖草莽铤而走险,所以还要多加小心。”

秦亦点头应允:“小侄谨遵伯父教诲。”

宁忠闻言,再次开口:“目前来看,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进入南楚之后可能发生的变故,毕竟三大宗门不会渡过云凌江,虽有五百骑兵护卫会随你们南下江陵,但只能带一百护卫前往昌隆,若真遇到武道高手,怕也很难抵挡他们。”

“倘若真到万不得已的时候,锁龙骨也只是身外之物,给便给罢,能回到大梁,才是你们最需要考虑的事情。”

宁忠说这话的时候,看的是宁莞言,毕竟她才是这次护送使团的统帅,在危机时刻做出最终决定的人也只能是她。按理说,在大梁境内,敢冒险的,自然是南楚那边的游侠,毕竟锁龙骨在大梁被抢,南楚便会抓住把柄对大梁发难。

与此相反,在南楚境内,南楚皇室以及擒龙闕的高手,则会保护使团安全抵达昌隆,不能让锁龙骨在南楚境内发生意外。

当然,这也只是他们的推测。

在面对锁龙骨这种仙药流落在外时,任何不受控制的局面都可能发生,需要做好万全准备。

吃过早饭,一行人便来到了陵水码头。

……

大梁境内最长的河叫做云凌江。

云凌江由南往北,南起江陵,将大梁和南楚一分为二,是两国的分界线;北至云州,从云州流入东齐境内,最后汇入大海。

云凌江主河道并不流经京都,但其支流却经由宿州古凌县,穿过京都南郊。南郊最大的码头,便是陵水码头。

从大梁京都,到达南楚都城昌隆,需要从江陵入境南楚。

而从京都到江陵,共有两条路线可选。

一条水路,一条旱路。

水路便是从陵水码头上船,途中先流经东北古凌县和云州,再往西南方向,途径定州和遂州,最后抵达江陵。

旱路则是直接从京都往南出发,不需绕道宿州和云州,直接走定州和遂州,到达江陵。

走水路的优点是,全程水路,不需车马劳顿。

缺点则是绕路,比旱路多走一到两天。

旱路的优点则是路途近,但却劳累许多。

此时,陵水码头处停泊着三条大船。

礼部侍郎董洪新率领大梁使团一百余人,另有数辆宽敞舒适的马车,以及两百余随行人员,在五百骑兵的护卫下,等候在陵水码头。

秦亦等人到达,互相招呼致意,片刻后,太子座驾也出现在陵水码头,代表盛**慰问使团,为使团践行。

等太子到达,特意把董洪新和宁莞言叫去,认真叮嘱着什么,待二人归位,面色凝重。

随后,五百骑兵将马车上的各种礼盒搬至船舶之上,使团成员及随行人员依次上船,在董洪新的带领下,三条船舶悠然南下。

秦亦和宁莞言、宁国韬处于中间的船上,此船有一百骑兵,另外两条船上各有两百骑兵。

秦亦站在甲板上凭栏远眺,看着后退的京都风景,心中不免感慨。

这个时候,宁莞言走了上来,小声道:“刚才殿下把我们叫去,说陛下跟他商议,到达古凌县后…”听宁莞言讲完,秦亦一脸惊诧。

“船上有五百骑兵,还有三大宗门暗中保护,何必多此一举,徒增危险?”

宁莞言沉声道:“看似安全,却危险丛生;看似危险的做法,或许最为安全。”

秦亦思索片刻,问道:“姐姐准备带几人?”

宁莞言看向他:“若你愿意,只有你我二人;若你不愿意的话,我自己一人便可!”

这种问题秦亦都不用思考:“我陪你!”

“……”

……

傍晚时分,船舶停靠在京都、云州和宿州的交界处——古凌县码头。

从古凌县码头径直南下,便可经定州、遂州到达江陵,倘若继续乘坐船只,则要往东进入宿州境内,再往西南折返进入云州,最后才会往南经定州和遂州,驶向江陵。

此时,古凌县码头,官府早已清空驿站,派大量官兵把守迎接。

使团在驿站休整一夜,相安无事。

翌日清晨,江面还泛着氤氲雾气,使团便再次登船,启程往东南方向驶去。

半个时辰后,古凌县官兵陆续从码头撤离。

码头又恢复了往日的繁华与热闹,各种航行的船只以及行人出现在码头和驿站周围。

中午时分,身着便装、头戴草帽的两位男子从驿站中走出,乘坐马车,往南赶去…

————


  (https://www.24kkxs.cc/book/4244/4244555/2242571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