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女侠请住手 > 第一四九章 可我徒弟品性不好

第一四九章 可我徒弟品性不好


第一四九章  可我徒弟品性不好

对于祝君山的提议,姜南絮很难“拒绝”。

其实拒不拒绝,并不由她。

因为祝君山的修为摆在那里,倘若她拒绝,祝君山完全可以自己动手,到时候受伤的是她们。

只是,当初三大宗门都答应护送锁龙骨,结果锁龙骨却在无相阁的地盘被抢走,传出去,无相阁颜面尽失,半年后的宗门比试,怕是会成为笑料。

再者便是,保护锁龙骨也不仅仅是为了完成朝廷和太子嘱托,更是为了帮秦亦的忙。

秦亦的到来,阴差阳错下帮沐漓成为长老,同时还教训了冯秋桓,姜南絮心中欢喜,于情于理都要帮秦亦才好。

可锁龙骨眼看就要不保,而秦亦的声音便在这时响了起来,姜南絮回头,满眼困惑。

秦亦抱着锁龙骨来到姜南絮身边,看向祝君山问道:“祝前辈,你不要这锁龙骨?”

祝君山摇头,作思索状:“刚才说过,不过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罢了,若是老夫想要,多年之前祝家的锁龙骨便被我拿了。”

秦亦闻言,直接拿出包着面巾的铁匣,朝祝君山递了过去。

祝君山接过铁匣,顺手便扯掉上面的面巾,露出了贴着封条的铁匣。

只是这封条如同刚粘上一般,并不牢固。

祝君山不做多想,收起铁匣和重剑,看向秦亦说道:“你武艺不行,但还算聪明。”

说完,直接御风而去。“那铁匣…被你换了?”

沐漓或许没有察觉出不同,但姜南絮却曾跟随秦亦和宁莞言数日,对于存放锁龙骨的铁匣,早已了然于胸,无比熟悉。

刚才那铁匣,看似没有变化,但仔细看看,许多细节并不一样。

秦亦笑道:“一切都瞒不过师爷法眼!这个并不是盛放锁龙骨的那个铁匣,而是我找来代替的。”

“所以封条是你现粘的,怕被风吹掉,这才找来面巾罩上,是吧?”

见秦亦点头,姜南絮又问道:“那祝前辈拿走的铁匣里,装的是什么?”

“装的是暗器。”

秦亦“嘿嘿”笑道:“能把人送上天的暗器!”

“……”昨天晚上回到房间,秦亦和宁莞言商量之后便想出了这个计谋,叫做引蛇出洞。

而铁匣里装的都是手雷,其中一个手雷的保险跟铁匣相连,打开铁匣相当于拉开保险,瞬间便会引爆整个铁匣的手雷。

但凡不安好心、想要抢夺锁龙骨之人,拿到这个铁匣后,最后都会死于非命。

姜南絮沉思片刻,问道:“所以今天就算来的不是祝君山,而是其他人,你也会将铁匣给他?”

秦亦点头,“确实如此。”

“那我是不是不该来,差点耽误你演戏?”

姜南絮眯着眼,仿佛要吃人。

“师爷不能这么说,若不是师爷配合,哪里能演的这么像呢?若是我没猜错的话,刚才师爷跟祝前辈打斗之时,擒龙闕怕是有不少人在暗中观察,他们现在对于那个铁匣,肯定深信不疑!”

秦亦笑道。

“所以,从下山的那一刻开始,你就决定演这场戏了,只是我们都被蒙在鼓中?”

姜南絮冷声问道。

秦亦不答,但她却清楚答案,看向沐漓道:“他提前跟你说过?”

“……”

沐漓摇头,寒光射向秦亦,恨不得刀了他。

“阿漓,你收徒的眼光不好。”

姜南絮说道。

沐漓点头:“是啊师父,你徒弟哪哪都好,可我徒弟品性不好。”

“……”

沐漓说完,仿佛想起什么,看向宁莞言:“宁将军事先可否知道他的计划?”宁莞言沉思片刻,最后还是诚实的点了点头。

见到这一幕,沐漓和姜南絮更气了:原来她们两个最卖力的,是最傻的!

沐漓冷笑一声:“师父,你现在知道传内不传外的内人,指的是什么人了吧?”

“……”

姜南絮一愣,总觉得沐漓这是一语双关,意有所指,随即想起,她在云烟阁中时当众说过,能够看秦亦祖传暗器的人,必须是他的“内人”。

当时不过是拒绝曲天扬和宋悠之,以防他们觊觎秦亦的暗器,所以她才如此说的,但秦亦“传内不传外”的祖训,这么说好像也没毛病。

只是…她看过秦亦的暗器。

自己的徒弟也看过秦亦的暗器。

按照她的说法,她们岂不都是秦亦的内人?想到这点,姜南絮脸颊微红。

不过她很快便调整好自己的状态,毕竟沐漓也不知道她看过秦亦暗器的事情。

于是装作若无其事。

谁知沐漓还不算完,继续道:“咱们师徒二人看他的暗器,顶多算是因为师门关系,而宁将军看他的暗器,才是因为内人关系啊!”

“……”

仿佛被人当众揭穿,姜南絮一脸愕然。

宁莞言羞涩低头,但心中却美不胜收。

……

因为此地距离无相山不远,秦亦也不想留在这里听三个女人的一台戏,所以借口赶回无相阁去拿真的锁龙骨,逃之夭夭。

一炷香的功夫,秦亦赶了回来。

随着祝君山的出现又离开,几乎可以断定,江陵的地段上恐无危险,但又因为前车之鉴,姜南絮不敢托大,遂跟沐漓一起,准备护送二人离开江陵后再返回师门。

四人便朝着江陵码头奔去,不到正午,江陵码头便出现在视线之中。

只是,码头外面,此刻早已人山人海。

看着前方人头攒动,姜南絮皱眉:“为何这里会聚集这么多的人?”

沐漓见姜南絮一脸警惕,笑道:“师父,这都是些书生。”

“书生?”

姜南絮仔细打量,确实发现,大多数人都是读书人打扮,确实像书生。

于是疑惑道:“江陵知府从昨天晚上开始,就应该封锁了码头,在使团离开江陵之前,都不会开放码头,他们来此地做甚?”

沐漓看了秦亦一眼,笑着解释道:“这还要问你的好徒孙!这些人怕都是为他而来!”

“……”

姜南絮满脸疑惑,看向秦亦。

而秦亦已经在人群中看到,为首之人恰是昨天那位高谈阔论的“林公子”,瞬间反应过来。

于是他摆手道:“师爷莫听师父瞎说,这些人可不是来找我的,他们是来找…莞言姐亲弟弟的!”

沐漓撇嘴:“宁将军说了,他弟弟的诗词都是你写的,这些江陵书生,最想找的肯定是你,只不过他们不知道而已。”

随后沐漓提议道:“既然你会写诗,那就去找那个林弘毅,让他知道谁才是‘诗仙’,只要你把林弘毅打败,那这些江陵书生自然就散了。”

姜南絮全程倾听,赞成道:“阿漓说的话却有几分道理,此地人多眼杂,成分更加复杂,等会使团的船舶到了,恐会引起骚乱。所以你不如趁着这个空隙,去把这些人赶走,省得节外生枝。”

秦亦还未开口,就看到一片模糊的影子出现在云凌江的水天交接处。

“晚了,他们已经到了!”

包括四人在内,江陵码头外的所有书生也都极目远眺,看着缓缓而来的两条船舶,有些兴奋。

……

不多会,船舶便停靠在江陵码头。

使团正使、礼部侍郎董洪新以及宁国韬此刻都站在中间船舶的甲板上,此行近十天,这一路的舟车劳顿,让人疲乏。

不过等他们看到码头外这么多人后,视线中多了几分不解,还有莫名的兴奋。

宁国韬笑道:“董大人,看来,江陵百姓还是热情啊!咱们途径云州、定州和遂州,哪里见过这么大的阵仗?”

董洪新不似宁国韬这般兴奋,他观察仔细,很快便发现,码头外都是些年轻男子,而且看穿着和神态,怎么看怎么像是读书人。

“宁员外郎,事情恐不简单。”

董洪新抬手一指:“你看,这都是些读书人!”

宁国韬不以为意,笑道:“早就听说过,江陵文风鼎盛,读书人犹如过江之鲫,对于诗词一道也极为推崇——他们是不是听过在下的七夕诗词,心中崇拜,这才赶来此地,想要追睹诗仙风采?”

关于“诗仙”之事,其实大梁各地都有传闻,宁国韬一路行来,多少听过一些,不但不紧张,反而兴奋的很,仿佛早已忘记,那两首七夕诗词,其实跟他并无太多关系。此刻,船舶停稳。

两位身穿官服的中年男人迎了上来。

“下官张文钊。”

“下官郭平。”

“见过董大人!”

此二人乃江陵知府和江陵守将,从昨天开始便已戒严江陵码头,等待使团到来。

董洪新点头致意,跟二人都打了声招呼。

“董大人,不知这一路上可否顺利?”

秦亦和宁莞言走旱路之事,哪怕船上,也仅有少数人知道,张文钊和郭平并不清楚。

董洪新点头:“一切顺利。”

郭平左右看了一眼,好奇道:“听说此次使团的副使乃云骑卫宁大将军,为何不曾看见?”

董洪新这才说道:“宁将军并未跟使团一起乘坐船舶,而是独自走旱路南下的,应该提前到达了江陵城。”

张文钊和郭平闻言,顿感惊奇。

————


  (https://www.24kkxs.cc/book/4244/4244555/2242568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