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八章 记得把门带上
第一六八章 记得把门带上
话分两头,各表一枝。
半个时辰之前,南楚皇宫,祈天殿。
跟昨日在朝见堂会见大梁使团不同,今日早朝地点定在祈天殿。
董洪新见状,心中微动,等他看到龙椅之上的明武帝后,心中更是明了。
看了旁边护着锁龙骨铁匣的宁莞言一眼,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既然明武帝露面了,那把锁龙骨交给他,省得夜长梦多,今晚便是中秋诗会,宁国韬拿下诗会头名后,他们明日一早就启程,免得夜长梦多。
一念至此,董洪新安稳许多。早朝开始,明武帝用了许多时间,宣读南楚跟大梁之间结交的益处,并未提及其他,董洪新都有些着急了。
而辰时刚到,内阁首辅祝永利突然站出,说身体不适,随后明武帝便准许他提前退朝。
大梁使团成员心中疑惑:这些南楚大臣的身体就如此脆弱吗?昨天明武帝抱恙,随后一众大臣也抱恙退朝。今日明武帝倒没事,内阁首辅又病了。
这早朝有些儿戏啊!
只有宁莞言微微眯眼,心中了然。
昨天秦亦跟她聊了很久,对于今天会发生的诸多可能,也分析了,所以祝永利此时的动作,宁莞言并不意外。
待祝永利离开,明武帝开始跟董洪新交谈。
“楚国陛下,此次使团奉我们大梁天子之命前来昌隆,一来是送回锁龙骨,二来则是跟楚国陛下说明,和亲之事,不能成行。”
董洪新出列,不卑不亢道。
明武帝视线扫过大梁使团,最后落在宁莞言抱着的铁匣上,笑道:“和亲之事,是为了促成楚梁二国源远流长,友谊常青。而上次楚国使团携带锁龙骨出使大梁,便可看到我们的诚意。”
董洪新躬身:“楚国之诚意,大梁钦佩。只是大梁只有一位公主,陛下对其疼爱有加,实在不忍心看她远嫁他国,骨肉分离。若是楚国想与大梁永世同好,结成友谊之邦,没必要非走和亲之路。”
明武帝闻言,脸上划过一抹冷笑。
随后他便说道:“大梁天子爱女心切,朕倒也能理解,既然如此,朕不会强求。”
突然他话锋一转,看向宁莞言:“和亲不成,那便把锁龙骨呈上来吧!”
“……”董洪新跟宁莞言对视一眼,随即便让后者把锁龙骨铁匣送了出来。
一位宦官从宁莞言手中接过铁匣,然后送至明武帝面前。
在明武帝的授意下,宦官打开了铁匣。
祈天殿内,满朝文武皆伸长了脖子。
虽然他们见多识广,但见过锁龙骨的,除了明武帝之外,也就是祝永利了,即使是贵为皇子的平王和楚王,也没见过。
明武帝同样从龙椅上站起,紧紧盯着打开的铁匣,幻想着里面存放着假锁龙骨,他直接扔到大梁使团面前,看他们作何反应!
可是当铁匣被完全打开,看到里面的森森白骨后,明武帝愣了!
因为这块白骨,他可太熟了!
这不就是他之前放进去的锁龙骨?可真的锁龙骨不是被祝君山抢回来了?
那这块又是怎么回事?
明武帝有点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幕,马上拿起锁龙骨仔细观察,看看是不是大梁使团故意仿做了一块锁龙骨,但最后他却悲哀的发现,此块锁龙骨是真的,因为上面有他做的细微标记!
倘若真是仿的,标记是仿不了的!
明武帝的脑子瞬间乱了。
董洪新不明所以,问道:“楚国陛下,锁龙骨已经归还楚国,陛下也已答应放弃和亲之事,那等今晚宁员外郎参加完中秋诗会后,明日一早,我等便准备返回大梁了!”
“……”
明武帝脸上阴晴不定,因为他到现在还没有想明白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不过既然董洪新都这么说了,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他必须回应才行。于是说道:“大梁使团刚来昌隆三日,等诗会结束,何不再多待几天?到时候朕命礼部官员,陪大梁使团在城内走走看看。”
董洪新回以一礼道:“多谢楚国陛下好意!只是我等离开京都已有一段时日,思乡心切。再加上我们陛下对于和亲之事能否成行,特别关注。既然事情已经办完了,我等还是希望早日回国。”
明武帝点了点头道:“恰逢中秋佳节,诸位使臣却远离故土,思乡心切,朕也可以理解。既然如此的话,那朕也不多留你们了!”
随后,早朝结束,大梁使团从未感到像今日这般轻松,面带笑意,离开祈天殿。
南楚文武百官也尽数散去,唯独平王在明武帝的要求下,单独留下。
楚王走到祈天殿门口,回头看了一眼大殿正中间的龙椅,眼神中划过一抹轻蔑和贪婪。朱彦锡跟随明武帝来到寝宫,一脸忧郁。
“父皇,那锁龙骨是真的?”
明武帝扫他一眼:“你觉得朕能看错?”
朱彦锡一时语噎,又不太甘心道:“可祝首辅不是让祝君山抢回了锁龙骨?难不成,是祝君山在骗父皇?还是祝首辅…”
明武帝思索片刻,摇头道:“祝首辅不能…也没有任何理由骗朕,况且若是和亲不成,他才是最头痛之人…”
朱彦锡沉声道:“父皇,皇兄一直对祝家二小姐存有心思,祝首辅确实是最希望和亲之人。但这又何尝不是一种障眼法?因为锁龙骨之事,和亲不能成行,祝家二小姐成为楚王府就再无阻力,是楚王妃好还是太子妃好,祝首辅就没有二心?”
“……”
此话一出,明武帝久久无言。帝王多疑,哪怕是跟了自己三十多年的心腹祝永利,在这一刻,明武帝也开始不信任起来。
随即他便吩咐道:“找他,让他联系擒龙闕把锁龙骨送到皇宫!”
“是,父皇!”
朱彦锡答应一声,随即离开。
明武帝盯着悬挂于窗前的天子剑,一脸阴沉。
……
秦亦从祝家书房出来,便看到祝永利在祝想华的搀扶下,匆匆而去。
虽然人在内阁府,但秦亦却大概能猜到南楚皇宫内发生的事情。
这时,祝家姐妹迎了上来,看到秦亦手中的铁盒,祝想容道:“我爹终于还是跟你赌了,看来你那首诗,确实不错。”秦亦笑笑:“各取所取罢了。”
祝想颜则好奇道:“你的诗有问题吗?我爹为何跑出去了?”
秦亦立马摇手:“我的诗没问题,或许祝将军找祝首辅有什么急事,所以祝首辅才跑出去吧…”
祝想容微微皱眉,拉着祝想颜要走,祝想颜还想问问秦亦他的诗到底如何,但被祝想容拉着,最终只能悻悻离去。
秦亦也不多待,抱着铁盒便出了内阁府。
街道之上,节日氛围浓烈。
不过秦亦无暇欣赏,抱着木盒,快速回到了鸿胪寺中。
此时,鸿胪寺中也洋溢着欢快的气氛,正如董洪新所说,大梁使团不远万里来到南楚,可没有一点心思在此地多待。
眼看着任务完成的如此顺利,再加上中秋节的到来,他们只觉归心似箭,好在明日一早就能启程离开,自然开心无比。
看到秦亦回来,宁莞言把他拉进房间。
“怎么样?”
一进屋,宁莞言关切问道。
今日退朝后,宁莞言心情复杂,一来是为了使团能这么快离开南楚而高兴,另外就是为了秦亦能不能顺利拿到锁龙骨而担忧。
“莞言姐,你看!”
秦亦举了举手中的木盒,笑道。
“真拿到了?”
宁莞言的眼睛眯成了月牙,在得到秦亦的肯定答复后,激动到无以复加,直接抱住了秦亦,秦亦也非常自然的挽住宁莞言的腰肢。
“事情都办好了,咱们能回家了。”
宁莞言如小鸡啄米一样点头。“嗯,咱们明天就回家!”
两人互相抱着对方,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
“姐夫…”
这时,不合时宜的声音从门口响起,宁国韬听说秦亦回来了,立马跑了过来。
可是他刚进门,人就愣住了。
他口中的姐夫和姐姐此时正搂在一起,即使听到他的声音,他们也没有松手的打算,反而非常默契的扭头看来,眼神并不怎么友好。
“我是不是…来的时间不对?”
宁国韬摸了摸头,有些不确定道。
“既然知道,你还不走?”
宁莞言瞪他一眼,又道:“记得把门带上。”
“哦,好…”宁国韬从屋里出来,脑袋还嗡嗡的,有点不相信刚才看到的一切,像是做梦一样,他想再进去确认一下,犹豫半天,最终还是没敢。
不知道过了多久,宁莞言离开秦亦的怀抱,脸颊红的诱人。
“你在铁匣里装的暗器,为何到现在还没有任何动静?”
宁莞言整理下衣服,问道。
秦亦笑道:“我本以为那个铁匣放在内阁府,不过看刚才祝永利的反应,应该不是。而且铁匣肯定也没被打开过,不然不会如此风平浪静。
他们太自信了,觉得祝君山不可能抢回一个假的锁龙骨,现在他们应该着急了,估计很快就会有人打开铁匣,到时候,南楚恐怕会乱。”
“……”
————
(https://www.24kkxs.cc/book/4244/4244555/2242567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