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八章 临终托孤
第一七八章 临终托孤
明武帝驾崩,属于南楚机密。
能够得知此消息之人,皆是能够进入南楚朝堂的王公权贵和忠臣良将,寻常百姓自然不知。
所以即使祈天殿内风起云涌,但昌隆城内依旧是一副歌舞升平的热闹景象。
当画舫上的众位昌隆才子问起秦亦之名,宁莞言替他答了出来。
或许她觉得,自己的男人不该寂寂无名,起码他在写了那么多中秋佳作后,不应该被这些无知的南楚书生轻视。
而她报出秦亦名号后,画舫上瞬间炸了锅。
“秦亦…为何这个名字如何耳熟?”“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这词不就是大梁秦亦所写吗?”
“原来是他!怪不得呢!”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凭借此词,秦亦便可流芳千古,可谓词仙啊!”
“……”
船上纷纷嚷嚷,秦亦和宁莞言并不知晓。
两人下船之后,牵手漫步于昌隆街道上。
值此佳节,大部分昌隆百姓都去了听风苑或者城内各处码头,因此街上并没有多少行人。
秦亦和宁莞言走在安静的大街上,明亮的圆月将他们的影子拉的很长。
“莞言姐,为何要说出我的名字?”
秦亦调侃宁莞言道:“你没看到,刚才船上有那么多姑娘都在对我暗送秋波?现在她们知道了我的名字,你不担心?”宁莞言下意识的提起右手,这才反应过来,今日穿的是一身淑女装,长枪自然放在鸿胪寺。
随后说道:“为何要怕?怕也是她们怕!她们想进门,要问过我手中的枪才行!”
“……”
秦亦退后一步,朝宁莞言拱了拱手:“女侠,日后你可要手下留情才好!”
宁莞言眼珠转了转,撇嘴道:“我嘛…大多数时间都在北疆,哪有那么多时间管这些,就算不让我手下留情,我也没有办法。”
不等秦亦开口,宁莞言又道:“不过你也不要开心太早了,我不管,不代表别人不管,古月容不像是眼里能揉沙子的人,她肯定不会手下留情!”
“……”
秦亦表情一滞,有些诧异。
在来的路上,他跟宁莞言的关系突飞猛进,还曾考虑过,跟古月容的婚约还在,以后如何跟两个女人解释彼此的关系。
没想到,宁莞言自己就给他开了绿灯,听她那话的意思,明显是把古月容计算在内,只不过一人是大妇一人是小而已。
秦亦不想在这个问题上过多纠结,遂问道:“莞言姐,你什么时候才能不去北疆?”
宁莞言思索片刻道:“虽然大梁跟北疆在边境上没有太大的战事,但北疆气候恶劣,尤其到了入冬以后,天寒地冻,庄稼颗粒无收,这个时候,他们就会频繁的骚扰大梁边境,企图通过打仗来索要大梁的粮食。”
说到这,宁莞言叹了口气:“现在已经入秋,北疆的天气也愈发冷了,相信他们早已蠢蠢欲动,等我回到京都,就要马不停蹄的赶回北疆。”
“什么时候不去北疆?那得看北疆什么时候能够不缺衣短食,你觉得会吗?”北疆气候恶劣,而且属于游牧民族,夏天的时候还能有些粮食,再加上吃牛羊肉度日,可是到了冬季,他们缺少食物的现状会愈发明显。
想让他们不缺衣短食,短时间内怕是做不到。
那宁莞言就要一直呆在北疆?
日后两人聚少离多,搞异地恋?
怪不得刚才宁莞言听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时候会如此动容,原来她是触景生情啊!
不过,秦亦想到另一个解决办法:“莞言姐,倘若有人把北疆打服,不就不用天天驻扎在那里了?”
宁莞言看他一眼,摇头道:“你这么说,是因为你根本不了解北疆军队的实力。别看北疆经常受粮食短缺所困,但他们常年生活在极寒之地,而且以牛羊肉为主食,身体强壮,民风彪悍,尤其是他们的重甲骑兵,是以牦牛为骑,比起南楚的锁甲骑兵都不遑多让,寻常箭矢很难对其造成伤害。
而大梁目前真正有战斗力的军队,只有我的云骑卫和定国公长子魏宏平的平溪卫,现在云骑卫都不能将北疆打服,谁还能做到?”
“我能做到。”
“你…”
宁莞言愣了一下,刚要反驳,突然便想到了他的暗器,笑道:“你的暗器确实霸道,打穿北疆重甲骑兵也不在话下。可重甲骑兵有千千万,只有你一人有暗器又如何能应付得过来?”
“莞言姐,倘若我给云骑卫都配备上暗器呢?”
“这暗器不是你们祖传的,不会对外吗?”
宁莞言有些诧异道。
“那是老规矩,可是为了能跟我娘子长相厮守,我宁愿不守规矩。”
“……”
听到这话,宁莞言的眸子立马水润欲滴,身子也不自觉软了下来,靠在秦亦怀中:“倘若云骑卫都配备上暗器…不用整个云骑卫,单独挑出上千人的军队配上暗器,云骑卫就可所向披靡,哪怕是北疆重甲骑兵,也挡不住云骑卫的进攻!”
秦亦搂着宁莞言,感受着她柔软的身体贴在在自己胸膛上,无比惬意和满足。
“好啊,等回到京都后,咱们好好商议此事!”
宁莞言轻轻“嗯”了一声,看着天上的圆月,只觉以后的日子都更有奔头了。
……
两人走在空旷的街道上,突然停了下来。
因为街道前方出现了三道熟悉的人影。正是刚才先他们一步离开的祝家姐妹和她们的哥哥祝想华,马车不知去向,他们三人面色凝重的站在前方,仿佛在等他们二人一样。
“祝将军,你们这是…”
秦亦率先开口道。
“秦公子,兵不见血刃,在下佩服!”
“……”
秦亦被祝想华这突兀的一句给说懵了。
随后祝想华把他单独叫到一边,小声道:“你们将锁龙骨替换成了杀人暗器,无论是谁打开铁匣都会瞬间毙命,却很少有人会怀疑到你们身上!实在太狠了!”
“……”
看着祝想华一脸悲怆的表情,秦亦大概猜到了什么:祝永利被炸死了?
对于这个结果,秦亦高兴不起来,其实若是让他选择的话,最好把明武帝或者楚王、平王这样的关键人物炸死,南楚必将国力大衰,以后大梁南境也能享受到多年的和平。
随后秦亦摇头道:“祝将军,不是我们狠,而是我们别无办法!锁龙骨在我们身上,无论谁抢,他对我们来说都是敌人!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所以我们在里面放暗器,这无可厚非。”
“……”
祝想华沉默不语,因为秦亦说的没毛病,毕竟是他们派人去抢锁龙骨,失礼在先,而秦亦他们不过是在惩罚抢夺者而已。
或许觉得说的太狠了,秦亦问道:“祝首辅…”
“我爹还在宫中。”
秦亦一惊:“那是谁打开的铁匣?”
既然祝永利在宫中,说明他没死,也不可能是他打开的铁匣,因为他放了一箱手雷,无论是谁打开铁匣,肯定会当场送命,没有生还可能。
“陛下…当场殒命!”
“……”
秦亦和宁莞言对视一眼,皆是沉默。
祝想华又道:“父亲也身受重伤,但是他却执意留在宫中,现在生死未卜,而我逃出皇宫,只是想求秦公子一事,还望秦公子答应!”
秦亦目光沉凝:“什么事?”
“带我两个妹妹离开昌隆,好好照顾她们。”
“……”
这话有点临终托孤的意思,秦亦默然。
祝想华见状又道:“陛下被你们调包的铁匣所害之事,现在只有父亲和我知道。父亲自然是不会对外透露此事的,只要秦公子答应我的条件,我也会守口如瓶,没人会怪罪到大梁使团头上!”
“……”
明武帝被炸死,对于南楚来说,现在最紧要的事情就是推举新帝登基。
楚王,还是平王?
秦亦对于南楚局势并非了解透彻,问道:“祝将军,楚国境内,谁最有可能登基大宝?”
祝想华沉声道:“楚王。因为守护在昌隆城内的擒龙大营和伏虎大营都在其控制下,而擒龙闕也是楚王在掌控。支持平王的除了先帝和父亲外,便只是一些文官和言官,关键时刻并靠不住。或许,楚王现在已经登基了…”
听到这个答案,秦亦瞬间明了。
楚王登基,祝家首当其冲。
因为明武帝被炸死时,只有祝永利在场,跟他有没有关系,最后都必须有关系。再加上祝永利支持平王,所以他必死无疑。
而楚王一直追祝想颜而不得,他登上帝位,而祝家又有谋杀先帝之嫌,所以祝家乃至祝想颜的命运都捏在了楚王手中,若是她继续待在昌隆,日后怕是会很难过。
看了一眼眼眶红肿的祝家姐妹,秦亦又去看宁莞言,便见她对自己点了点头。
秦亦会意,对祝想华道:“祝将军,我答应。”
“多谢秦公子!”
祝想华对着秦亦深深鞠了一躬,随后走回祝家姐妹身边,低语几句,快速消失在街道中。
————
(https://www.24kkxs.cc/book/4244/4244555/2242566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